桂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摘要:随着中国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水平日益提升,然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中,后浇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房屋工程的运行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防止混凝土结构变形,同时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必须加强房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后浇带工程质量水平。
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建施工;应用
引言
后浇带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它主要是在建筑物的设计中预留出一定的施工缝,即后浇带,待到施工后期再将这些缝隙用混凝土浇筑填充,以达到整体结构稳定和功能要求。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质量、降低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后浇带技术概述
建筑后浇带是为了避免现浇混凝土可能出现的沉降不均或开裂现象,而预留出的开槽,形成带状结构。目前常见的建筑后浇带类型可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沉降后浇带。它主要用于避免建筑主体出现沉降不均的问题,确保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无收缩混凝土,以避免混凝土收缩导致与建筑主体之间产生缝隙,从而影响结构的完整性。其次是温度后浇带。它主要用于避免施工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而导致的主体开裂等问题。由于混凝土在自然状态下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而热胀冷缩会导致不同密度物质体积的变化,从而产生裂缝,进而影响主体建筑的安全。建筑后浇技术通过设置后浇带,降低温度变化对结构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开裂的风险,确保主体建筑的施工质量。最后是伸缩后浇带。它主要用于避免混凝土胀缩对钢筋的影响,进而影响主体建筑的强度和稳定性。通常在面积较大的位置设置伸缩后浇带,以确保建筑的平整性和稳定性。选择何种后浇带形式应综合考虑工程建筑情况、当地气候条件和现浇混凝土下的裂缝情况后确定。后浇带的设置旨在确保建筑主体的安全,有效遏制结构裂缝的发生,以使建筑施工符合安全标准。
2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的作用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后浇带主要是指在建筑物的梁、板、墙等结构部位,根据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留设的临时施工缝。这种施工缝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裂缝产生:混凝土在浇筑后会出现收缩,而不同部位的收缩程度可能不一致,容易产生裂缝。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让混凝土在收缩过程中有足够的伸缩空间,从而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2)调整结构应力:建筑物的不同部位可能会受到不同的荷载作用,产生不同的应力。后浇带的存在可以使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得到一定的调整,有利于缓解和分散应力,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结构稳定性。(3)适应基础不均匀沉降:建筑物的基础可能会出现不均匀沉降,这会对建筑物的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后浇带可以有效地适应基础不均匀沉降,减小沉降差对结构的影响,保证建筑物的均匀性和安全性。(4)方便施工操作:后浇带的存在为施工提供了便利,例如在浇筑混凝土时,可以分段进行,有利于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后浇带还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房屋建筑后浇带的设置原则
3.1结构安全性原则
后浇带的设置应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避免因温度、收缩等原因产生的有害裂缝,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在设置后浇带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使用功能,确保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合理。
3.2功能性原则
后浇带的设置应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需求,考虑建筑物内部的布局和空间划分。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应与建筑物的内部空间相协调,避免对室内空间的使用产生不利影响。
3.3经济性原则
在保证结构安全和功能性的前提下,后浇带的设置应考虑经济性。合理选择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避免不必要的工程量和材料消耗,降低建筑成本。
3.4施工可行性原则
后浇带的设置应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后浇带的位置和尺寸应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减少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
3.5环境适应性原则
后浇带的设置应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土壤条件等。合理设置后浇带,以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对建筑物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4房屋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要求
4.1混凝土等级合格
后浇带主要是混凝土结构形式,目前以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材料为主,在浇筑工作开始之前,需要对隐蔽工程的结构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浇筑施工。其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混凝土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并采用无收缩微膨胀抗渗混凝土,浇筑前还要进行技术交底和各项准备工作,使用合格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设备,确保不会存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产生质量隐患问题。
4.2选择合适浇筑时间
如果后浇带结构在浇筑施工的环节,施工的类型不同,浇筑施工时间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时间。通常来说,伸缩后浇带先浇筑的部分已经完成收缩,可以在45d后进行后浇带施工,通常都是在混凝土结构基本沉降量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开展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4.3加强成品保护
在后浇带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后,应该对后浇带结构的混凝土表面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一般在顶部覆盖薄膜或者养护混凝土专用的棉被后,再进行浇水养护,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的状态,养护时间不少于14d,地下室后浇带混凝土结构不少于28d,并在其上面覆盖平整的木板,覆盖宽度两边比后浇带宽出500mm以上,做好防护措施,楼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底模板及梁板支撑不得拆除。
4.4确定合适施工位置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混凝土结构两侧沉降量的因素,确定最佳后浇带设计方案,现场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因此,在设计时,要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确定合适的后浇带施工位置是后浇带设计的关键;同时加强现场施工的管控保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5混凝土浇筑要求
后浇带结构在浇筑时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低温入模,并保证后浇带内干净无杂物,在施工过程中用震动棒充分振捣,采用快插慢拔,振点间距不大于50cm,靠近模板振捣距离不得大于30cm,当混凝土表面不再返浆和气泡上浮时停止振捣,使新旧混凝土面密实结合,保证后浇带的整体性能达标。
5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5.1后浇带设置
后浇带设置需要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考虑。首先,在设计方面。应当依据主体结构准确科学的对位置进行确认,同时需要标明精确尺寸。其次,在方案编制方面。要统筹各方因素,既要在科学严谨的基础上,对工艺参数进行明确说明,又要考虑相关潜在风险和影响因素,进行标注说明。
5.2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依据相关数据参数和施工要求,提前进行模板安装,以避免在施工中产生混凝土漏浆等问题。其次,模板安装时,应当使侧面模板和底部模板安装同时进行,以避免出现缝隙。当混凝土浇筑量过大时,应当在模板外利用铁丝和木板进行支撑,以提升其承压能力,确保其稳定性。第三,做好安装前的检查工作和安装后的复查工作。首先是确保模板本身不出质量问题,其次是确认模板安装后,不出现漏浆、连接不紧密等工程质量问题。
5.3后浇带成型施工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做好模板的保护工作,确保模板不发生位移。浇筑完成后,应当进行至少28d以上的养护工作。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符合既定标准之后,应当进行拆模工作。拆模时,应先进行侧面拆除,再进行底部拆除。为保持混凝土的平整度,严禁使用暴力进行拆除。拆模完成后,应对混凝土表面平整度进行观察。如出现裂缝、麻点等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以确保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平整。
5.4清理后浇带
在后浇带浇筑前,应对后浇带进行仔细清理。由于主体结构施工与后浇带施工存在先后顺序,为了避免两批混凝土之间出现连接问题,因此需要对后浇带两侧断面进行仔细清理,并冲刷干净。当后浇带内部条件符合施工作业要求时,再进行后浇带浇筑作业工作。浇筑时还应确保钢筋的质量,确保无锈蚀和断裂。彻底清理完成后,可以进行底模安装,以保证浇筑质量。
5.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
浇筑是后浇带施工作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相关作业人员强化责任意识,严格把控浇筑技术,确保不出质量问题。在后浇带浇筑前,应当确保其两侧的混凝土浇筑后的沉降量超过50%,而后再进行浇筑。如未达到浇筑标准,则需延长养护时间。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应当使用无收缩混凝土,在保证模板钢筋质量符合要求的情况下,确保后浇带混凝土强度高于两侧混凝土强度。在浇筑方式的选择上应当注意:厚度在500mm以内的,应采用连续浇筑,即不中断浇筑,一次性浇筑完成;厚度在500mm以上的,应采用分层浇筑,以200mm为限,每200mm进行振捣作业,以确保混凝土强度。
5.6混凝土养护与拆模
因两批混凝土浇筑存在时间差,因而其交接位置容易产生裂缝,这时就需要开展必要的养护工作,以降低开裂风险,避免产生连接不紧密的情况。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应至少维持在28d以上,且在养护中,应当依据不同的客观环境,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例如,在低温环境下,应当做好混凝土表面的覆盖,防止发生因低温产生的混凝土冻裂;在高温环境下,则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降温,以预防因高温导致的混凝土干裂。为避免积水对后浇带造成影响,还应当在后浇带两侧建立厚度约10cm的挡水台。在模板拆除工作中,应当确保混凝土强度完全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后,再进行拆模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后浇带上等距选择检测点,同时进行检测,取其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其最终强度。
6后浇带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6.1材料管理
在后浇带施工中,加强施工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每个材料都必须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检验合格后才能投入到工程中使用。对于后浇带结构施工来说,钢筋是极为重要的施工材料,施工前要进行复试,尤其是抗拉、抗弯性能的测试,达到规范要求的力学性能,才能投入使用。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的绑扎及分布设计非常关键,执行图纸设计的要求,不能影响后浇带结构的总体性能。
6.2构建完善合理的监管体系
构建完善合理的监管体系,将后浇带施工全流程置于监管体系下,以完善的监管指导工程建设。不断对施工细节进行优化,对施工重点进行把控。对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建立相应的流程计划、施工计划和监管计划。同时组建相应的质量监管团队落实责任制明确监管责任。采用定期巡检与不定期巡检相结合事中监督与事后监管相结合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质量安全。
6.3模板质量管理
模板施工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模板施工的管理,保证模板结构质量合格,并且安装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通常来说,后浇带模板施工时要采取支撑和加固的措施,保证连接性能和独立性,不能给后浇带的浇筑施工作业造成任何的影响。
6.4混凝土质量管控
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后浇带结构施工来说,混凝土是重要的施工材料,所以需要加强混凝土生产制作环节的全面管控,保证混凝土结构性能合格。在混凝土制作的环节,加强材料配合比的设计,保证材料的性能完全符合工程的标准。现场浇筑过程中,避免因环境因素而造成混凝土结构质量隐患。加强现场混凝土材料施工温度的控制,避免超出规定的范围,确保新旧混凝土结构连接性能达到工程的标准。
6.5施工现场合理布置后浇带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后浇带结构设置中,间隔距离、宽度及后浇带位置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对于整个后浇带施工质量和效果非常的重要。施工人员执行施工方案要求,进行现场布置,间隔距离合理,保证后浇带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合格。后浇带设置在混凝土结构部件受力最小的部位,一般在梁和板的反弯点附近是设置后浇带的最佳位置,有效的预防因弯矩和剪力过大而出现结构的损坏问题。
7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7.1技术创新
在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一直是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设备不断涌现,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例如,自密实混凝土、高强度钢筋、预应力技术等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使得后浇带施工更加高效、安全、环保。
7.2绿色环保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后浇带施工技术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例如,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7.3智能化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成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后浇带施工技术也将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例如,利用无人机进行施工现场监测,实时掌握施工进度和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的后浇带结构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整个工程的运行效果和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加强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必要技术措施。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和控制,发挥先进设计方案的优势,切实提升后浇带施工水平,满足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使用需要,带动房屋建筑工程领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国强.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J].江西建材,2020(8):313-315.
[2]李大伟.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20(12):127-129.
[3]李凡.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关键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7):157-158.
[4]董明宣.后浇带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居业,2019(7):164+166.
[5]林曦.高层建筑工程上部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9(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