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64
摘要: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的思路。在城市建设中,需要通过规划将城市建设的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基于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通过利用其原始地形地貌实现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和渗透作用,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利用、水质的自然净化等,让一座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关键词:居住建筑;景观设计;海绵城市
引言
随着城市化的加快,给城市带来的各种问题日益严重,排水系统压力增大,城市热岛效应加剧,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的退化。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对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看作为升级版的“五水共治”工程,以低影响开发为指导思想,通过分散式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建设,削减因雨水径流导致的面源污染负荷,可有效改善嘉兴水环境,控制径流污染,减轻防洪排涝压力,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它能够吸收大量的水,而海绵城市的提出就是由海绵的原理而来,它主要是为了解决城市内的水资源循环问题。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内部的植被大量的利用,而城市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少,针对这个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利用海绵理念能够对周围的水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并且得到净化,同时还能够存储有效的水资源,进而能够匹配相应的设施。海绵城市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的保护相关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它能够改善城市水资源利用问题,进而能够保证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城市已经利用了海绵城市理论来进行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相应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对于城市的滨水景观设计也进行了不同的水资源调控。
2、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住宅小区是海绵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中心城区现状居住用地为952.6ha,占建设用地的30.6%,人均居住用地为38.88m2,略高于国标。其中一类居住用地达 18.6ha,占总用地的 0.6%;二类居住用地达 612.0ha,占总用地的19.7%;三类居住用地达322.1ha,占总用地的10.3%。目前中心城区部分公共建筑已开展了低影响开发设施建设,可为未来规划建设公共建筑提供借鉴。公共建筑由于其公共属性,海绵建设需求较大,比较容易提升改造。例如建筑外建设了3~5m的绿化带,可实现初期雨水的净化与渗滞,提升雨水的下渗量,回补地下水。同时新校区内建设了人工湖和湖岸绿化带,既营造了生态化的景观效果,同时也实现了雨水净化、渗滞和调蓄。工业用地内现状主要为大规模的硬质化地面,单体面积大,采用传统的排水方式,雨水回用潜力大。
3、居住建筑景观设计与海绵城市理念融合措施
3.1、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
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将海绵城市建设有机融合,可以更加高效,智慧地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管理。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一次性的将原来很难收集和整理的城市防洪和水质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也方便之后的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使得提升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雨水的收集和重复利用等方面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进行,更好的进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建设发展。从居民生活舒适度方面来讲,居民在生活智能化体验的同时,也可以通过 APP了解分布在城市各处的能源以及绿色设施设备,在生态环境得到优化的基础上,居民通过对本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了解以及去相应绿色点散心使得身心也能够得到释放与缓解[2]。
3.2、雨水设计
雨水收集和利用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组成部分,目的是利用和优化自然雨水资源,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同时提供一种可持续的水资源供应方式。具体来说,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存储、利用和排放等环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实现雨水收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及优缺点,在实施雨水收集与利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设计需求、经济预算等因素,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同时,还需要注意雨水收集与利用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维护,以确保其长期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雨水过滤与净化过程,通过模拟自然的水循环和土壤过滤机制,能减少城市雨水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促进雨水的再利用。城市景观设计中几种主要的雨水过滤与净化方式,每一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实际的城市景观设计中,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和需求,对这些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合。
3.3、调蓄容积
海绵设施的贮存容积调节计算方式和方法已基本成熟,但在实际设计中往往会出现凹陷的绿地、雨水花园的调蓄容积与汇水面积不相匹配等问题,设计单位通常在总平图上先根据绿地的位置圈出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面积,再按照下凹式绿地15 cm、雨水花园25 cm进行计算。在布置低影响开发设施时,应优先根据所在汇水分区的调蓄容积进行平面布置,调蓄容积需求大的区域,海绵设施可在绿地内尽量布满,否则宜结合景观需求进行布置,下凹深度则需根据调蓄需求容积进行反算确定。
3.4、雨水花园设计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花园具有高效建设的作用,在建设过程中起到绿化整个水边景观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利用雨水,并且将地表的径流收集起来,通过植物以及砂土分层结构起到过滤净化水体的功能。通过雨水花园对水体进行过滤,能够利用自然环境对土壤来进行水分的补充,同时还能够收集景观用水,而且在滨水城市景观内的城市用水及厕所用水等都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同时,在雨水花园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土壤情况、地形地貌和排水情况,需要根据污染源的类型来选择相应的优化植被和整体的植物配置结构。在建设临近道路侧有较多扬尘时,则需要挑选耐受性较强且有吸附扬尘作用的植物来进行绿化。其次,在雨水花园外边还可以添加一些隔离的措施来防止污染进入到雨水花园中。为防止雨水灾害,还需要充分考虑到雨水量对于花园的影响,预留足够的流量来设计水路和排水渠能够使得雨水充分的溢出,能够从水道顺利排出,同时还能够使得雨水被循环利用,进而高效利用雨水资源。此外,雨水花园需要做好植物选择工作,优先选择本地植物,以既可耐涝又有一定抗旱能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为主[3]。
结束语
对建筑和住宅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有较大铺路路的空间进行整体低影响开发和改造,构建各自的水质生态体系。规划从源头调整常规的下垫面结构,增加源头雨水的渗透与调蓄,减轻管网系统的排涝压力,增加雨水的调蓄空间,实现下垫面空间的绿色化。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巨大潜力和前景,为在未来研究和实践中,应进一步深入理解海绵城市理念,探索和实践更多的设计和规划方法,以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伟.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居住区雨水花园景观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2]向旋.海绵城市在住宅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花卉,2019,(0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