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农业学校 河南省驻马店市 463000
摘要:在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中小城镇社区教育也应该改革以往的运营模式,顺应新时代环境变化与教育领域发展要求,积极进行高效科学的教育活动,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教育模式,沿用最适宜、最高效的教育方式,以此保障社区教育向着新颖、优化的趋向前进。本文也对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社区教育模式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在笔者的探索下,更好地为相关人员提供建议。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社区教育;教育模式
引言
小城镇社区不论在经济、人口等方面来分析研究,都可以看出小城镇不但与农村社区具有协调同步特点,也与周边农村之间保持着紧密联系。小城镇社区教育作为新时代环境下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具有一定复杂性与局困性,为了保障小城镇社区教育的高质高效,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就需要积极研究新颖的教育方法,将教育活动与社区发展相互联结,切实提高教育改革力度。本文也将对小城镇社区教育模式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研讨,为社会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做出贡献。
1、政府主导模式
如若教育模式是将政府为核心与主导,那么该模式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不可全面深化落实,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社区教育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与服务性特点,其主要价值就是社会效益,教育人员自身获取的直接受益是比较少的。其次,公办教育组织属于社区教育的核心与重点,需要政府部门资金支持才可以高效落实。最后,为了规避非公办教育组织将运营重点放在经济盈利这一方面,就需要确定并提高政府在社区教育发展进程中所具备的政治职能,这样才可以保障人们可以受到公正、透明的教育权,得到应有的教育关怀[1]。
而政府主导模式所具备的主要特性为:首先,具有良好权威性,因为社区领导直接加入到教育工作中的决策、设计环节,因此有着较强权威性与号召能力。其次,有着良好统筹性,其在教育工作开展进程中,主要是将行政区作为划分边界,这样一来就有益于教育资源的统一开发与科学配置,从而更好地为教育活动的进行打造优异的外部环境与氛围。再次,具有较强的覆盖范围广特点。因为可以涉及到社区的每一个方面与内容,便于组织与发动,这样一来就高效体现出了将社会为基础的大教育观。最后为社会参与。发动全员加入到社区教育工作中,可以提高社会各界所具备的资源价值,力求达成共享、协作的局面。该模式有利于发挥出街道办事处的主导价值,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中激活社区所具备的资源,但是也容易流于表面[2]。
2、将中小学为中心的模式
通过笔者调查分析发现,普通的中小校园,属于现阶段社区教育的核心力量,具备进行社区教育的特殊优点。首先,在师资力量方面来分析,中小学属于社区知识分子的聚集地,不论在知识群体规模,亦或是在具备的知识层次等多角度来研究,都可以看出教师属于进行社区教育的核心与主体。其次,在设施这一方面来分析,中小学校属于小城镇教育的重点,也是社区文化发展的主阵地,其有能力将社区教育抓起来,促使校园成为当地地区科普知识、展示技术的中心,打造将校园为核心的学习基地,其运转模式为:(1)将校园为中心,开展本学校亦或是社区中学生加入到多种类型的课外活动[3]。(2)由校方带领创设教育委员会,定时分析与探索校外教育工作,加入到校外活动管控组织中,同时向社区中广大群众开放活动设施,该模式具有十分显著的校外补偿作用。
中小学为主导的模式特点为:首先,校方为中心。中小学作为社区教育的领头单位,主要开展将在校学生为对象的社区教育活动。其次为资源共享。将社区中广大群众请入学校中,共享校园中具有的文体设施成果。该模式可以全面有效地利用校园办学资源,教育行为也十分合理科学。最后为社会参与。可以邀请社会中各主体加入到学校中或者学校外举行的活动中。但是校方在调动社区资源的进程中暴露出了组织层面的缺陷与不足,社区资源整合的价值效用较弱。社区中群众通常会将学校的名义进行的教育活动定位于保育亦或是课外活动这一层面,无法切实发挥出社区教育的价值意义。因为中小学自身就承担了教育重任,在职教、成人教育等方面具有的作用受到影响[4]。
3、学校——社区互动模式
纵观小城镇教育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不同程度上存有校园教育与社区相互脱节等问题。校方无法全方位利用社区中具有的资源,如场地、设施等进行教育活动,同时学校也没有切实加入到相应社区的经济建设进程中,为其提供有效服务,更加无法为社区的精神建设、人民素养提升提供助益。在原本实施的教管体系与办学模式影响下,教育与经济、社会建设产生脱节情况,素质教育无法在根源处得以优化改善。再加上最近几年以来就学人口数量锐减,使得学校资源面对着过剩的问题,全面发挥出这些资源的价值作用,学校就需要积极与所处地区的社区协同合作。
学校——社区模式的核心与重点为校方与社区在互动进程中的综合性与协调性发展。校方与社区之间的互动不是随意的、无头绪等,而是借助互动协作,一来强化学校教育成效与学术交流质量。二来推进社区建设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素养与生活质量。学校与社区的协同互动还需要将重点放在社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将校方与社区相互动的方式归入至社区未来的发展体系中,这样对于强化互动成效有着积极作用。政府部门对整个社区教育的管控、资金支持等属于外部条件。而校园师资力量的投入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社区教育活动可以有序推进。不但规避了因为办事处只负责牵头、流于形势的问题发生,还规避了社区教育只局困于学校名义的保育层面,无法全面发挥出社区教育的价值效用。
在这一方面上来看,学校——社区模式具有良好的实效性,在实际落实这一模式的进程中,校方可以向社区群众开放相应设施与场所,还可以成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各类多元活动,提高社区群众的综合素养。二来,社区可以融入至学校中,一同参与育人活动,改善教育环境,借助社区中具有的各类设施为学生们创设优质的活动机会,实现二者双赢。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城镇属于新时代环境下不可忽略的重要主体,也是新经济建设下的基础构成部分,在对小城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社区教育是重要一环,也是不可忽略的资源。但是纵观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在小城镇社区教育改革进程中,经常容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从而使得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不顺利。在新经济背景下,必须改革教育模式,选择最为适宜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成效,应用最恰当的教育与方法,以此确保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志荣. 常州市中小城镇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以常州市薛家镇为例 [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2, 40 (04): 134-137.
[2]马春芳. 我国小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完善对策——以沂水县杨庄镇社区为例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21 (21): 183-184.
[3]张界玲. 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社区文化建设构想——以朔州市朔城区南城街道办事处为例 [J]. 艺术科技, 2014, 27 (03): 138.
[4]夏良玉,沈光辉. 实现社区教育从“学校—行政型”向“社区—社会型”转变——小城镇建设中社区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J].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3, (01): 78-81.
本文是2023年度河南省终身教育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豫教(20231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