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7
/ 2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探究

江岳倩

四川省大竹县文星中学    635105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本文探讨了生活化教学、教学方式革新、分层作业设计以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等关键方面的实践与应用。以期给各位同仁带来点滴启发。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程;多元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生活化教学

数学,这门充满奥秘的学科,其实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源自生活,又深深植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在新课程的指引下,我们尝试将生活实践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让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化的理解,使数学真正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金钥匙。

在推进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妨从生活中汲取灵感,选取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素材。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还能在创新的教学形式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时,生活化数学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以“勾股定理”为例,这一被誉为“几何学的基石”的重要理论,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抽象且复杂。然而,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理论。想象一下,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的操场上。我们的任务是测量旗杆的高度。这时,一位学生发现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地面后还多出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绳子刚好与地面接触。于是,这位学生灵机一动,将旗杆与地面看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而绳子则是斜边。他利用勾股定理,通过设立方程,成功地求出了旗杆的高度。

在这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学生不仅亲身体验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过程,还通过动手操作、构造图形的方式深化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在实践中探索数学的奥秘,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发展了形象思维。

、新课程引领下教学方式革新

为了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锻炼思维的殿堂。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主探讨、交流合作,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合作意识,还能在交流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逻辑推理和科学分析能力的提高。以“对称图形——圆”中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三种位置关系,教师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思考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太阳升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平线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变化,进而猜想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在预设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讨论并寻找答案。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见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讨论难题给予适当的指导。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学环境,还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分享想法、汲取他人的优势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经过学生的讨论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总结出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并鼓励他们动手画出这三种关系的图形。通过实际图像表现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让每位同学分享自己的思路和创作过程,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还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一个现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能力存在显著的差异。新课程理念强调,教育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适切的学习体验。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有价值的数学,都能掌握必要的数学,并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策略,特别是在作业设计上的分层,显得尤为重要。

分层作业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因材施教,即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层次的作业。这种设计方式旨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对数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提升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以“反比例函数”这一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分层作业设计的实际应用。由于反比例函数涉及抽象思维和逻辑运算,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教师需要精心考虑不同学生的需求和能力。

对于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高阶的挑战性题目,如参数解法在反比例函数中的应用。这类题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应用,锻炼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对于基础较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则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图像分析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来掌握其基本性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通过直观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数学直觉和兴趣。

、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数学,这门充满抽象魅力的学科,往往让部分学生感到畏惧,从而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沉闷。然而,我们深知,数学教学和学习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主动探索的过程。作为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从而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为例,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更生动、更互动的教学方式。课程开始时,邀请几位学生用列和排来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随着学生们的积极回应,如“第二列第三排”、“第五列第六排”等,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教师趁机提问:“第一个发言的同学和第三个发言的同学位置一样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一样!”教师接着引导:“那么,要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我们需要知道几个条件呢?”学生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得出答案:“需要两个条件!”此时,顺势引入坐标的概念,用(2,3)表示第一个同学的位置,并鼓励学生们自行分析并表示出后面两个同学的位置坐标。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学生们成功地得出了(5,6)和(3,2)这两个坐标。

在这个基础上,开始向学生们介绍坐标轴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教师解释道:“就像我们刚才用坐标来表示同学们的位置一样,在平面内,任何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通过两条相互垂直的数轴的交点来确定。这就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原理。”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绘制坐标图、标注点的坐标等。

总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学方法、内容和形式更新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立足于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育人价值,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文汉.优化教学设计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J].江苏教育研究,2019(Z1):103-106.

[2]高景秀.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方式分析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高考版,2019(3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