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阳坊镇阳坊村中心北街3号院 邮编:102205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建设与发展,市政公路总里程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为区域间的交流互动创造了良好条件。不同于常规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公路工程具有地质结构复杂、潜在危险因素多、施工难度大、事故风险高等特点,对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建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将“生命至上”放在首位,对于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市政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控制
引言
建设交通强国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足人民对安全、便捷、文明、绿色、智慧等的出行需求。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部分,加快市政公路交通的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对市政公路安全性的要求更高。因此,本文基于研究学者的理论经验和施工现场的实践经验,从市政公路施工安全方面,分析梳理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进一步保障市政公路施工工程的安全。
1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1复杂性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市政公路工程通常需要经过勘测、设计、施工等多个阶段,涉及多个专业,如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等。而且,市政公路工程的结构复杂,需要满足不同的交通、地质、水文等条件,因此施工难度大。二是施工周期较长。市政公路工程施工通常需要经过多个阶段,包括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每个阶段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程序,因此施工周期较长。三是技术要求高。市政公路工程施工需要满足交通安全、畅通、环保等多个方面的要求,技术要求高,对施工队伍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较高。
1.2季节性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季节性也较为明显。由于市政公路施工通常需要在高温、寒冷、雨水、冬季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进行,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天气因素对施工的影响,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施工步骤。
1.3专业性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市政公路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如道路、桥梁、隧道、排水等,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类型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因此,市政公路工程施工需要由专业的施工队伍来完成。
2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存在的风险
2.1风险评估模糊不清
风险评估模糊不清往往源于多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对施工现场潜在危险因素的辨识不全面,这通常是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不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分析。二是评估方法不科学,传统的定性评估方法难以准确量化风险,使评估结果主观性较强,缺乏客观和统一的衡量标准。三是风险评估过程中信息的不透明和数据不准确,这也会严重影响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评估过程往往忽视了参与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经验差异,没有形成集思广益的评估机制,单一的视角和思路易导致评估盲点。四是现行风险评估模型对新兴技术和工艺变化缺乏适应性,未能及时更新评估工具和方法,使风险评估在动态适应性上存在明显短板。
2.2培训机制落后现实
培训机制落后现实反映的是现有培训体系与施工现场快速发展的技术和管理要求之间不匹配。首先,培训内容过于陈旧,不少培训课程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施工现场实际操作技能的教授。其次,培训方式单一,大多数培训仍采用传统的面授形式,缺乏交互性和参与感,不利于知识技能的内化。再次,培训评估滞后,培训效果的评价大多数停留在课后考试和满意度调查上,未能深入分析培训后的行为变化和实际效果。最后,培训的周期性和系统性不足,不能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导致员工的知识更新不能跟上施工技术的发展步伐。忽视个体差异性的培训设计,未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员的积极性,降低了培训的实效性。
2.3应急措施响应迟缓
应急措施响应迟缓是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其根源在于多方面影响,具体如下:应急预案的制订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导致现场人员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无法迅速有效响应。应急演练的频率和质量不足,未能有效提升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信息沟通和指令传达机制不畅也是响应迟缓的关键因素,关键信息无法在第一时间准确传递,影响了决策速度和执行效率。应急物资和资源配置的不充分也严重制约了应急响应的时效性,相关物资和设备无法在第一时间被调配和使用。同时,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不足,也影响了个体和团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
3市政市政公路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3.1建立动态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责任体系
建立动态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责任体系,首先需要结合合同要求及项目实际,确立安全生产目标,依据目标做好健全组织架构,明确岗位职责的安全生产管理基础性工作,否则安全生产管理就无从谈起。同时,应当将安全生产综合目标以及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具体部门的阶段性安全生产目标。通过考核、奖惩等手段建立起职权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使施工现场的所有部门、每个岗位都具有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划分清晰,不漏项,责任追究明确到个人。通过责任交底、利益挂钩、监督考核等一系列具体环节和措施,建立标准化的责任体系,促使各项安全生产责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形成集检查、反馈、调整于一体的标准化动态管理机制,夯实进行标准化安全生产的基础。
3.2改善安全管理条件
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环境较为复杂,实际施工条件较为艰苦,为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需要优先改善安全管理条件。例如施工作业环境的改善,日常施工需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还需要尽可能减少施工环境中的不稳定因素。公路改建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交通情况以及周边建筑等有所了解,合理制定公路改建方案,尽可能减少对原有交通的干扰,降低对周边建筑的破坏性。针对功能区域的划分,依据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安全间距,布设人、车分离线路。另外,安全管理条件的改善还应该包括人员素质的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综合素养以及安全管理经验等,能够做到预防安全风险的同时,合理化构建安全管理和谐环境。
3.3强化安全风险管理
市政公路工程的施工存在安全风险,而对于安全风险的管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建设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参与人员具有移动性、危险性以及突发性等特点,为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人员施工及管理效率,建设企业需要加强对人员安全风险的管理。一方面,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网巡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24h的监管,有助于管理人员安全巡检工作的开展,且可以提高安全风险管理效率,网巡监管室内需要工作人员轮流值班,以便于实时观察施工动向。另一方面,创建与完善安全风险监管机制,并在建设企业内部成立专项安全监管小组,监管人员可以通过登录网巡系统的方式对网巡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防止出现安全风险管理漏洞。
3.4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
为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应加强思想教育培训,并定期考察,做到真正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互相监督,做到时刻提醒和安全检查常态化。对于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并加大安全监管。同时,也要进行不定期的教育培训和考察,进一步强化安全、法律意识。相关政府部门对市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职能要求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安全费用,要有详细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不滥用,有资金使用台账。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潜在的安全风险问题,需编制应急救援预案。施工单位通过设立安全体验馆、制定安全教育活动开展计划,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增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来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活动的开展,要保证人员施工前先进行现场安全演练,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3.5强化技术管理
基于现代化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BIM、智慧工地等技术慢慢被应用到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通过跟踪BIM技术应用,把握工程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同时利用BIM技术特点,对工程中的危险位置进行安全排查。应提炼示范工程经验,总结优化建设管理组织和安全流程。智慧工地基于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全面感知工地各环节信息,并建立以项目总控平台为支撑,集投资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安全管理、环境管理、人机料管理、OA办公为一体的智慧化管控平台,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全要素、可视化管控。其中,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危险源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安全视频监控、特种设备安全监测、安全回车、VR安全体验和安全教育等内容,用于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如采用信息化隐患排查系统,可完善隐患治理,做好隐患治理清单化、信息化。
3.6优化应急预案流程
通过合理建立并优化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首先,应建立全面而精细的应急预案体系。这一体系应涵盖不同类型的应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事件、施工意外等多种情境,以有效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应急预案体系应考虑不同施工阶段和施工环境下的特殊情况,具备针对性和全面性。应明确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更新程序。成立专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团队,包括工程安全专家、法律顾问、卫生环保专家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员,以确保应急预案的综合性和专业性。应明确编制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风险评估、事件分类、应急措施、责任分工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要制订明确的更新计划和周期,确保应急预案与施工实际情况保持一致。建立有效的应急演练机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应急情况,测试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演练应包括各种救援和应急处置措施的实际操作,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以及多渠道、高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确保各方及时了解应急情况并协同合作。此外,明确的沟通流程和责任分工也是确保应急预案流程有效运行的关键。通过建立全面的应急预案体系,明确编制和更新程序,建立有效的应急演练机制及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应急响应能力,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3.7市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评价
市政公路施工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许多安全事故和事故后果。因此,市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选择和实施非常重要,也需要进行不断评价。其一,管理模式的适用性。安全管理模式应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施工条件和不同工程性质,结合实际制定出具体的管理措施,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在不同情况下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其二,管理模式的全面性。市政公路施工涉及到的方面很多,例如人员、技术、设备、资金、材料等,因此,管理模式需要覆盖到这些方面,才能有效地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其三,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市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技术活动,需要结合相关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预测和处理,以确保市政公路施工的安全有序运行。其四,管理模式的实效性。市政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模式的实际效果是衡量模式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素市场情况的变化,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管理模式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管理模式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评价。
结语
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现场安全问题复杂多样,需要各参建单位和施工人员高度重视,加强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落实安全措施,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才能确保市政公路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市政公路基础设施。同时,我们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技术,以适应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为市政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秦清华.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分析与安全措施优化[J].运输经理世界,2023(04):113-115.
[2]曾磊,向崎,范东,等.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双重预防体系与系统设计研究[J].中外公路,2021,41(03):398-403.
[3]刘光明.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实效性的提升对策分析[J].北方建筑,2021,3(04):78-80.
[4]孔大喜.试析公路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2(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