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市华丰初级中学校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高效课堂角度进行改革与优化,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全面、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能够锻炼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学校教育当中的课堂教学是主要阵地,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维、科学合理开展教学、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环节,能够在课堂这一特定时空中顺利完成。高效课堂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时间里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初中数学体系中数学作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严谨认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首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优质教学的目的。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如何构建高效率、有价值的课堂是所有教师需要探索的课题。尤其是数学学科,构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还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实现教学相长。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教学,让课堂变得更加民主。此外,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其次,有利于创新教学方式,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基本上采用讲解式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一一讲解,并配合题海战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短时间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效果显著,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就会遗忘知识,再加上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而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式,根据实际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同时,教师可以将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2.1采用导学案教学法
初中数学和语文、政治等文化学科对比,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一定的数学课堂教学时间里,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还需要探索数学公式定理,灵活运用数学性质定理,整个学习过程较为紧张。如果学生完全依赖课堂当中进行知识学习,不做任何的课前预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就会变得越发被动,稍有不注意将会错失关键点,将会直接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影响。因而,初中数学教师要带着学生综合导学案来进行课前预习工作,进而为建立起高效课堂提供良好的保证。如教师在讲解“因式分解”的导学案当中,教师要带着学生综合实际的数学练习题目以及数学教材,深入对因式分解的定义展开理解,带着学生推出分解因式和整式乘法的相关关系。在导学案当中,教师要带着学生按照实际的因式分解题目,归纳“提公因式方法”的具体过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公因式、提公因式法的含义。在实际的导学案当中,教师要为学生呈现出实际的练习题,比如“判断哪些数学式子为整式乘法,哪些数学式子为因式分解”等,帮助学生采用提公因式的方法来对因式进行分解。一旦学生在练习题目当中出现疑问,那么学生将会再次对教材展开学习,探索例题,学生还会总结出自己不能够解决的疑难问题。
2.2基于生活联系构建高效课堂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入手,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真谛,让生活情境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媒介,从生活视角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数学学习水平。例如,在教学苏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九年级下册“统计和概率的简单应用”这一章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统计和概率的内涵。这些概念较为抽象,需要有更为直观的数学实例作为支撑,将抽象、复杂的数学概念转化为更容易被学生领会和掌握的内容。统计和概率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很多生活情境都与上述知识相关。在教学中,教师不必急于向学生讲解相关的概念,而是可以从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案例入手,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对于统计知识,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分小组测量身高,将测量的身高数据进行汇总、排列,并基于一个范畴来回答相关的问题。教师可以提问:“班级里身高超过160cm的学生有多少人?其中女生有多少人?”通过对数据的排列,学生能够回答出结果。借此契机,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统计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内涵,从而让学生以简单易懂的方式掌握数学教学内容。
2.3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
通过建立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帮助,通过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弥补课堂上教师只能向有限学生提问的弊端。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习氛围比较轻松,学生能够自由发表看法,从而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如果出现错误,可以第一时间在合作学习小组内解决,必要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指导。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这一章时,教师在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后,可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积极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组员之间可以进行评价分析,将讨论结果在课堂上呈现出来。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较好理解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但是在具体问题中,由于轴对称图形形态较多,学生容易疏漏,如在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时出现错误,或者误判了轴对称图形等。在合作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绘制轴对称图形,尤其要重点标记对称轴。当学生将自己的答案相互对比时,就会发现一些不足。有的学生能够想到的轴对称图形非常有限,这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薄弱有关。受到其他组员的启发,可以及时进行知识完善和技能锻炼。当教师给出具体的轴对称图形题目后,也可以让学生基于合作学习形式对轴对称图形进行分析。通过不断地积累解题经验,并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进行共享,提高了数学课堂学习效率。
结语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好的课堂引入是一堂好数学课的重要指标;好的课堂引入是一堂好数学课的成功关键;好的课堂引入是课堂学习事半功倍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鱼文文.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J].科普童话,2020(27):149.
[2]朱映兰.基于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J].新课程,2020(23):178.
[3]王立苹.浅谈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J].科普童话,2020(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