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畴县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 文山 663500
摘要:医联体和医共体建设是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目前,我国多个县在多样化政策环境下积极探索以县为单位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简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不同实践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解决了医疗卫生资源供求失衡、服务碎片化等难题。但同时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管理为切入点,就当前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管理难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优化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积极作用,切实满足人们的看病需求。
关键词:县域;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财务管理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稳健发展,必须以科学严谨的财务管理为基石。通过高质量的财务管理,能够确保医共体的财务信息准确无误,全面反映医院的运营状况,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是推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实现其总体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1]。为了促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进一步壮大,提升其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必须认真审视其在当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短板与挑战,并尽快构建一种新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与协同。
一、以县为单位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概述
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构建是县域医疗卫生体系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构建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三级联动、紧密配合的机制,可推动县域内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优化配置。
根据国务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应与共同体内部机构携手,共同探索和实施新的财务统一管理模式[2]。这要求医共体内的所有医疗机构持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方式,同时构建一套健全、高效的医疗服务管理体系,以确保医疗事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以县为单位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主体存在局限性
当前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主要采纳“多元法人,统一管理”的法人产权架构。在此架构下,各成员单位的法人代表统一由牵头医院担任,同时各单位保持其独立法人地位不变。这相较于“单一法人,统一管理”的传统模式,更具操作性和灵活性[3]。但同时也阻碍了“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利益共同体目标的实现。各成员单位作为独立的法人实体,财务核算、业绩评估等财务管理工作均独立进行,这种分散的财务决策机制可能引发紧密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从而难以确保财务工作的公平性和高效性。
(二)财务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落后
为了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一体化管理建设,必须构建一个一体化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的高效互联互通。鉴于医共体成员单位数量众多,业务范围广泛,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空间,必须运用全面而完善的信息系统,以确保数据的有效交换、传递和共享。
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性。各单位的信息系统大多是独立且缺乏统一标准,导致数据分散,获取困难。这种“信息孤岛”现象严重影响了数据获取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这不仅不利于对医共体的整体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更无法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科学依据。
(三)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目前,我国多数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在财务一体化管理方面尚未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现如下:一是形式上实现了统一管理,但实际上各单位在诸多方面依然保持独立运营;二是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虽建立了相关制度,但并未得到切实执行。
三、以县为单位的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财务管理优化建议
(一)明确财务管理主体,加强医共体财务管理体系建设
为了实现紧密型医共体的构建,确保“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的形成,以及有效实施财务一体化管理,就必须对法人主体结构进行彻底的改革,打破各单位间的传统界限,实施“单一法人,统一治理”的组织架构。对此,可将原先独立的多个法人实体整合为医共体的单一法人实体,使所有成员单位成为核心单位的附属医院或分支机构,从而达到组织架构的统一。同时,可实施统一的银行账户管理、核算规则及流程,以消除多头管理的混乱,确保整个医共体的高效运作[4]。
此外,为了保障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部的有效实施,必须构建健全的医共体财务管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部的成员单位应当从组织架构的优化、技术支持的加强以及人员配置的完善三个核心方面着手,共同营造出一个有利于财务管理模式顺利运行的基础环境。
首先,成立总医院财务管理中心,以县级医院为主导,实行统一的财务管理与集中核算,确保各成员单位财务独立核算。其次,为了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各成员单位,特别是县级医院,应积极采纳尖端信息技术,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实现县域医疗共同体财务工作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管理
[5]。最后,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应高度关注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在普及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之余,加强财务人员的基础财务技能与信息服务技能培训,以确保其能迅速融入并胜任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整合信息系统,落实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财务信息一体化管理
构建一个集中化且完善的财务数据信息平台,以确保信息数据的即时共享与高效整合。借助此一体化的财务数据信息平台,实时展现医共体的财务运作状况、业务相关指标以及收支情况等,对财务预算执行、成本使用、资源配置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进一步推动财务与业务的紧密结合,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分析,从而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精准和高效的数据信息支持。
(三)加强内控体系和监督机制建设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在发展过程中,务必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首先,在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应重视内部审计监督的作用,积极构建一套科学、严谨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全面加强对经济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以此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提高管理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其次,为实现内部审计监督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应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审计队伍,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审计,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问题整改机制,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内部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
最后,落实内部审计“回头看”机制。通过定期对审计成果进行回顾和总结,将审计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防范管理运行风险,推动医共体的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在财务管理方面尚面临若干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整体工作成效产生了不良影响。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当从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推进等方面入手,明确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财务管理主体,落实财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继而全面提高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资金使用效率,为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深入发展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积极效能的全面发挥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叶红. 紧密型医共体财务管理中心运行模式探索[J]. 中国经贸导刊,2021(33):60-61.
[2] 彭蕾.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下财务管理的思考[J]. 财经界,2022(30):96-98.
[3] 黄暖凤.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下财务管理的思考[J]. 财会学习,2020(32):68-69.
[4] 李燕琳. 紧密型医共体财务一体化管理问题与改进措施[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3(14):84-86.
[5] 马小花,马雪,马洁,等.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财务统一管理模式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22,37(32):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