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影响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2
/ 2

连续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影响评价

王丽 李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

【摘要】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接受连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手术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92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包括46例病患,采取的护理措施分别是常规护理和连续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均是短于对照组的(P<0.05);对照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连续护理干预运用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上更有利于促进其术后身体机能的快速康复,同时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连续护理干预;下床活动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损伤类型,会损害患者的脊髓结构和脊髓功能,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和运动障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造成患者瘫痪。目前,手术是常见且颇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经实施手术治疗能够及时改善病症,但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1-2]。连续护理干预建立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体现出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特征。本文选择92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旨在分析和评价连续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汇总报道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共计92例,研究时间段是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采取随机数表法的分组方法,观察组46例包括男女病患各26例、20例;年龄最小与最大分别是34岁、52岁,计算平均值是(44.91±2.88)岁。对照组46例中男女患者的比例是27:19;平均年龄是(44.98±2.93)岁,年龄取值范围是32-53岁。经统计分析2组的各项资料,统计结果是P>0.05,此项结果是两组并无统计学上的意义,是有可比性的。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简单宣教,做好各项术前常规准备工作。手术后,持续监测体征变化,为患者提供基础的用药指导与生活和饮食指导。

观察组(连续护理干预):①术前护理:手术前,护理人员收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疾病相关资料,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态,运用专业的软件对患者进行系统评估,根据患者的情绪和心态的反馈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耐心的劝慰、开导患者,让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同时,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与理解能力,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介绍手术相关知识,以及围手术期的一些注意事项等等,减轻患者的担忧与顾虑。②术中护理: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各类器械与物品的用处,减轻患者的陌生感与恐惧感。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术中做好保温护理,并持续监测患者体征的变化。③术后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训练与指导,包括被动和主动两种训练形式,被动训练主要是对患者的腰椎和四肢肌肉进行按摩,让其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主动训练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同时强化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练习。④出院后随访:出院后成立护理小组,由护理人员继续为患者提供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包括电话、微信和上门随访三种形式,并记录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为其提供康复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2项指标,其一是术后康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与住院时间,用以评估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速度。其二是术后并发症,本研究中患者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腹胀,计算发生率,并将计算结果进行组间对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7.0作为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计数型指标和计量型指标分别表示为例数/百分率、均数±标准差,检验分别用卡方和t。以统计值P的最终获取值作为判定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当P值<0.05,提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时间指标

对比时间指标,观察组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更短,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的时间指标(±s,d)

组别

例数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46

3.21±0.18

12.34±1.07

对照组

46

5.58±0.62

15.84±1.88

t

/

24.897

10.974

P

/

<0.001

<0.001

2.2术后并发症

统计并发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对比2组的并发症[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切口感染

腹胀

发生率

观察组

46

0(0.00)

1(2.17)

0(0.00)

1(2.17)

对照组

46

2(4.35)

3(6.52)

1(2.17)

6(13.04)

χ2

/

/

/

/

3.865

P

/

/

/

/

0.049

3讨论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而在手术期提供的护理措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康复进程与康复效果。传统的常规护理更加倾向于“护理为手术提供服务”的理念,各项护理内容的制定与实施均以疾病和手术作为中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患者存在的重要意义

[3]。连续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措施并未受到较多的约束和定义,但临床上普遍认为连续护理干预是在不同场景和不同时间点下为患者提供系统的、全面的护理服务,以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4]。此次研究显示,经连续护理干预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而且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是相对较短的。连续护理干预包括了术前、术中、术后和出院后共四个时间点,在不同阶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的改善,加快其病情的康复速度,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能够获得较好的干预效果,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孙琳.基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护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功能康复及心理状况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10):111-114.

[2]蔡琴芳.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对平均住院时间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3):15-17.

[3]徐丽娜.系统化干预在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9):58-59.

[4]谢琳卉.连续护理干预模式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