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的优化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1
/ 2

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的优化途径

朱庆明

何官镇党群服务中心

摘要:新常态时期下,突发事件风险加剧,公共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应急管理难度升级。为有效应对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应急预案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网络舆情引导主动性与权威性欠缺、应急决策科学化水平较低等挑战,切实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本文利用分析法与综合法,综合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适宜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推动应急管理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新常态时期;应急管理;优化途径

引言:迈入新常态时期,引发突出事件的不确定难料因素增多,各种常规与非常规安全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对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加快构建高效、全面、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切实保障公共安全。鉴于此,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研究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及优化途径。

一、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主要面临四方面挑战,一是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在以往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重治理轻防范现象,导致风险隐患的排查与预测预警不及时,且现有应急管理体系在操作层面还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现代化水平不高、社会群众参与层次低等问题。二是应急预案科学性与有效性不足,应急预案的编制仍需进一步完善。现有应急预案还不够全面,各地方、行业领域应急预案存在同质化问题,地方行业特色不突出,预案可操作性较低。同时,应急管理部门的职能边界较为模糊,职责范围划分和责任归属并不清晰、明确,导致相关工作的分工不合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应急合力,工作效率低下。此外,部分企业在实际管理中并不重视应急预案演练,所编制的应急预案往往只借鉴了以往应急管理经验与危机教训,没有通过实际的模拟演练去检验与优化应急预案。三是现有应急管理工作中对网络舆情的引导缺乏主动性与权威性,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四是应急决策制定上还需进一步提高科学化水平,以往应急决策的制定没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决策的制定往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人力成本[1]

二、新常态时期我国应急管理的优化途径探究

(一)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一是要增强忧患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思维,加强对各类风险源的精准识别与排查,将风险排查与防治作为应急管理重点工作内容,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源管控对策,减少风险隐患。二是要构建系统化、标准化、现代化、常态化的风险管理机制,联动政府、专家、社会群众,充分发挥三方合力全面做好基层风险排查、控制、分析、评估及处理工作。三是要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推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以及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整合与统筹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处理好“统”、“分”、“防”、“救”关系,用以充分应对突发事件[2]。四是要利用大数据、数据库、物联网等数字技术搭建风险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共享服务,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区域的风险管理,并建立风险源管控数据库,为风险管理提供长期、全面数据参考依据。五是要强化风险感知,通过网格化治理体系、微信公众号、政务服务热线等,充分发挥社会群众对风险最先感知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神经网络等技术,构建大数据分析合作机制,深入挖掘与分析数据信息,强化风险预测预警的精准性。

(二)持续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应急预案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直接关乎突发事件的响应速度与处理效果。应急预案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要坚持系统和全局观念,不断完善各行业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定期做好总体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并重视各级、各类相关应急预案之间的衔接。二是要强化因地制宜理念,关注地方与行业特色,参照以往突发事件经验,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三是要明确责任落实,合理划分职责范围,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建立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部门协同处理能力。四是要重视预案演练,要不定期、经常性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通过模拟演练,检查应急预案的不足之处,进而及时完善应急预案内容,保证应急预案的合理性。

(三)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性与权威性

首先,构建专业的信息处理团队。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之一便是数据信息体量庞大,为此需要通过专业的信息处理团队针对性构建标准、规范、常态、专业的信息发布机制,同时加强对网络环境中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力度,为预测舆情发展、媒体消息等相关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其次,深化责任追踪机制。贯彻“谁负责、谁发声”原则,建立系统化、合理化的信息采集、汇总以及发布制度,同时保证信息内容的权威性与可靠性;再者,提升群众信赖度。在此方面需要工作人员以务实、坦诚的态度积极面对公众与各方媒体,缩短对社会重大事故的响应时间。同时,落实线上、线下同步发布信息原则,确保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可靠性、引导性,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以起到引导舆情、控制舆情的效果;最后,对网络信息进行正确“分类”。在处理网络信息过程中会遇到诸多负面信息、谣言以及诤言,需要合理、精准地剔除负面内容,保留客观、理性内容,以此为后续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依据和建议,及时改正不足之处

[3]

(四)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其一,基于现代化技术打造数字化智库。现代化技术能够大幅减少信息处理方面所需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对加快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有着巨大助力。同时,也需要围绕智库打造专家咨询系统,整合我国历年来所发生的各类重大事故、突发事故及其解决方案,不断健全专家咨询系统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其不仅能顾在发生突发事故后第一时间形成相应的控制方案,同时也可以针对该类型突发事故制定有效的预防、预警策略;其二,健全干部培训体系,持续性提升领导干部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在此方面,需要围绕我国国情及各类突发事件内容,针对性制定培训内容。同时,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对领导干部在政治素养培养,使其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提升政治素养与综合素质,突发事故培训内容应当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如协同配合、舆情引导、应急指挥、依法应急、应急沟通、风险管理等;其三,加强数字化建设,为应急管理赋能智慧。在互联网时代中,需要合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技术,推动应急管理从传统的人海战术转变为人机战术,基于操控智慧设备、智慧软件、智慧技术,如监控设备、计算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构建以应急管理体系为中心、以协同保障体系、现场处置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等为辅助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应急管理平台,以实现应急管理工作全覆盖国家、省、市、县区、镇街等不同层级的效果[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常态时期下,我国应急管理的优化必须建立在正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应急管理特点之上,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转变思路,理清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思路。同时,要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强化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性与权威性,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从而推动应急管理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申霞. 我国应急管理的四大转变[J]. 人民论坛,2020(4):64-65.

[2] 王亮亮. 努力实现我国应急管理研究的蝶变和创新[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3,18(11):22-23.

[3] 陈泽源,谢建林,李兴莉,等.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演变历程现存问题及优化路径[J]. 现代职业安全,2024(1):36-41.

[4]刘文婷. 建言数字化赋能加快我国应急管理创新[J]. 劳动保护,2023(9):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