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耕地保护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0
/ 2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耕地保护研究

万华兵

肥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316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进行研究,探讨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耕地保护、政策、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耕地保护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大量的土地开发和建设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土地资源浪费和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现状分析

1.1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呈现出一系列特点。首先,城市扩张导致大量农村土地被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其次,城市内部土地利用效率存在差异,一些城市出现土地闲置和低效利用的现象。另外,城市土地的碎片化利用和土地扩张趋势加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此外,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对农用地之间的转化缺乏制度性约束,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比例失衡,导致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面临压力。

1.2 土地资源浪费和低效利用的问题

批而未供、土地资源闲置和低效利用是当前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城市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闲置土地,未能将有限的土地资源有效利用起来,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部分地区存在大量低密度、低层次的建设,造成土地利用效益低下。同时,一些城市缺乏土地集约利用的技术和手段,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二、耕地保护的现状分析

2.1 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与影响

尽管我国采取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制定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加大保护力度,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耕地保护数量、质量与生态保护效果并不乐观。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主要受到城市扩张、工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将耕地转化为林地、草地、园地等用途的影响。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农用地被转为建设用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此外,大量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也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对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2 耕地保护政策与措施

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委员时指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地方党委集合政府耕地保护责任,中央要和各地签订耕地保护“军令状”,严格考核、终身追责。为保护耕地资源指明方向。首先,建立了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了耕地保护的原则和目标。其次,加强了国土空间规划和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管理。此外,推行了耕地“占补平衡”、“进出平衡”和粮食安全保障制度,确保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同时,加强了耕地的综合整治和水土保持工作,提高了耕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能力。以上是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现状的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和参考。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的持续保护。

三、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政策与措施

3.1 政府角色与政策支持

政府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提供政策支持。土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土地利用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确保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首先,政府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和监管,通过建立土地管理部门和土地监测体系,加强对土地利用情况的监测和评估。我国采取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切实保护耕地,明确不同类型土地的用途和限制,避免乱占耕地、盲目扩展建设用地等行为。政府可以落实“多规合一”,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和功能,确保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其次,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土地利用项目的审批和监督,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大规模占用耕地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政府还可以通过土地整治和再利用项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益。土地整治包括土地平整、改良、复垦等措施,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土地再利用则是指对废弃土地或不适宜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最后,政府应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的意识。政府可以开展土地利用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限制,倡导绿色、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理念。政府还可以鼓励各界参与土地管理和保护,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2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和管理体系对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至关重要。这样的体系可以有效引导和规范土地利用行为,确保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和协调性。通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明确土地利用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国土空间规划考虑了整个国家的土地利用需求和资源分布,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安排好对各类国土空间的开发、利用、保护、整治和修复工作,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土地利用的目标和方向。这样的规划可以确保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政府应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评估、监测和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土地利用情况,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评估可以定期评估土地利用的效果和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利用监测可以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时监测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时发现违法占地、超标开发等问题。土地利用评价可以对土地利用项目进行评价,确保项目的合规性和可持续性。通过这些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政府应加强土地利用信息的收集、整合和共享,建立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土地利用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土地利用信息化还可以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提高土地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3 推动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在推动土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方法,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保护耕地、减少土地污染,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土地利用。首先,发展智慧城市和智慧农业技术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土地利用的精细化管理和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例如,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和作物生长状态等数据,精确调控灌溉水量和施肥量,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智慧农业技术还可以提供决策支持和预警系统,帮助农民合理安排种植和管理活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其次,推动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是重要举措。例如,发展土地污染修复技术,可以有效清除土壤中的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功能。废弃土地再利用技术可以将废弃的工业用地或废弃矿区进行改造和开发,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经济的转型。此外,还可以开发和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等,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益,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压力。

四、结语: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政府的角色和政策支持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体系,推动土地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技术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的持续保护。通过综合运用政策、管理和技术手段,实现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可持续城市化进程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宁, 李文娟.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J]. 资源科学, 2019, 41(1): 1-8.

[2]李建华, 张文忠, 王宇超.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耕地保护政策研究[J]. 土壤学报, 2020, 57(1): 9-17.

[3]邵东升, 黄维. 城市化背景下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J]. 地理科学, 2020, 40(3): 386-396.

[4]刘玉明, 姚景源. 中国耕地保护政策与措施研究进展[J]. 土壤, 2018, 50(5): 87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