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揭阳市揭西县上砂镇新东小学
邮编:515421
摘要:现代化教育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发自内心的接受素质教育理念,教学实践中从传统只关注学生应试成绩的误区中有所转变,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作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德育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贯彻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小学班主任教师如何从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分析当下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实践;班级管理
引言:小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开展的黄金时期,如能从此时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能够使其受益终身。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务必主动强化班集体思想建设,重视德育教育,才能为学生创建适合其快乐生活的集体氛围,从而开创全新的德育工作局面,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心理处于特殊的发展阶段,如若教师家长未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三观,很容易导致学生受到社会中各种歪风邪气的污染。因此,班主任教师通过班级管理工作渗透德育十分关键。以笔者任教的小学四年级为例:小学中段的学生,已经开始形成一定的自我意识,期待来自他人特别是成年人的关注与肯定。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传统德育教育中的枯燥晦涩的理论讲授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德育的抵触心理、一部分班干部甚至已经学会利用手中微小的权力攫取利益。造成类似现象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德育的缺失,导致学生未能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正确的道德观念面对生活[1]。
许多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对德育内容也会泛泛而谈,与学生的日常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德育活动不仅未能带给学生智慧启迪,反而导致其产生抵触心理,难以取得良好的德育收益。
二、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的渗透路径
(一)从自身做起,为学生作出表率
榜样是人类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之一,学习的动力也可以源自榜样。从小学生角度出发而言,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并不成熟,遇到新鲜事物时,往往会采用模仿他人应对方式的策略,主要的模仿来源正是日常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教师。作为班集体的核心,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无疑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影响班集体的整体精神风貌。基于此,班主任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为人师表工作的重大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其学习消防的榜样,促进其道德修养不断提升。班主任教师应当关注自身的仪容仪态,以干净整洁的外表带给大家清爽的视觉冲击,从而赢得来自学生的喜爱。更要时刻提醒自己为人师表的工作特性,规范约束自身的言行举止,避免使用脏话等低素质语言[2]。还要主动形成自我强化、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习惯,及时反省自身日常的言行举止,从而充分展现人格魅力,赢得来自学生发自内心的信服。当学生被班主任教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能够主动跟随教师的道德引导塑造,不断完善自我。例如:许多班主任教师只会安排学生去完成班级内的卫生清洁工作,然而,自己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却并不愿意参与其中,这就导致学生认为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认为教师只会发号施令,导致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师为学生树立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教师有必要参与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与学生共同维护班级环境的干净整洁。不仅能够快速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隔阂,也能为学生示范,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同时也能树立起教师的形象,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教师,主动对教师敞开心扉,更加愿意服从教师的安排,听从教师的指导,为日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德育渗透奠定良好基础[3]。
(二)积极耐心引导,正面强化学生修养
小学生大多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表现欲,十分渴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赞美,特别是来自教师家长等成年人的关注和赞美。结合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班主任教师可以从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时,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满足表现欲,建立正面的学习和德育体验。学生能够从正面的激励体验下,产生一系列的正面反应。赞美与鼓励作为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渗透德育的有效方式之一,班主任落实实践时,应当形成UI赢得主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包括学习行为习惯,也包括日常生活中能够彰显个人素养的道德行为习惯。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赞美鼓励带给学生的强大精神力量。小学生相对而言年龄较小,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较差,许多小学生从之前别人的讽刺挖苦之中,逐渐形成自卑心理,渴望来自他人的鼓励和关爱。来自教师的认可能够使学生形成强大积极的精神力量,学会自尊自爱,长期从中收益。受益于此,班主任教师应当对小学生始终保持平和耐心的态度,逐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应对一些喜欢打闹,不尊重课堂秩序的学生,班主任一味地采用恐吓和批评策略,他们已经习惯来自他人的恐吓批评,只是置若罔闻。如若尝试耐心的鼓地和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则会带给学生温暖的精神力量,帮助学生主动纠正自身生活中的错误行为,一旦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发展后,教师应当及时给予相应的表扬与鼓励,从而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发展方向,使学生的道德观念始终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结合现代技术,实现家校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带给学生的影响比班主任教师更加深远。对于班主任教师而言,不论是班级管理工作,还是德育工作,都需要取得来自家长的积极配合。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想办法与家长进行高效的沟通交流。如今的信息技术化时代,人们之间的通讯方式也越发便利,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家校联合提供相应的便利。教师应当善于利用各种现代通讯技术,深化家校之间的配合程度,有效渗透德育。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利用各种通信软件对口衔接交流,及时相互反馈学生的在校或在家的学习情况。将各种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传递给家长,共同塑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道德素养提升的大环境。面对家长日常辅导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从而帮助亲子之间形成和谐互助的良好关系。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与学生、家长之间构筑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和家长传递必要的知识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利用各种碎片化时间,自主搜寻感兴趣的知识内容,尝试学习掌握,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终身进步的良好习惯,落实德育促进发展。
结语:总而言之,小学班主任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是渗透德育,不仅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人发展成长的自发需求,班主任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长期意识,将德育渗透贯穿于日常生活和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张启燕.小学班级管理德育渗透策略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3,(21):111-112.
[2]牟永柱.德育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名师在线,2023,(19):94-96.
[3]张立源.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渗透策略初探[N].山西科技报,2023-05-15(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