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角下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三全育人”视角下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

马婉茹

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大学新生入学后,由于自身、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适应性问题,若不及时纠偏,则有演化为心理问题的趋势。因此,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对新生适应性教育进行探析,既是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出发点。

关键词:“三全育人”;新生;适应性教育

一、新生适应性教育在“三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理念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目标具有一致性,即服务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三全育人”理念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新生适应性教育也为“三全育人”的推动创新了实践路径。

一方面,新生适应性教育是“三全育人”的内在客观要求。新生迈入大学校门后,面临的环境和高中时期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会产生心理、环境、人际关系、专业学习等多方面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新生适应性教育不能仅靠专兼职辅导员来完成,而是要全员协作,共同发力;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新生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开端,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大一新生阶段的适应与否决定着大学四年能否顺利平稳度过,也决定这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能否有效衔接,这同样是“全过程育人”的应有之义;同时,新生适应性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引导活动,促进大学生观念、态度的转变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这一阶段的适应性教育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其本质是全方位覆盖的育人活动。

另一方面,“三全育人”理念不断指导着新生适应性教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三全育人”大背景下,传统的智育、美育、体育等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身体素质等教育方式形式单一,无法起到综合育人的效果。“三全育人”强调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促进大学生身心和人格健康发展,这就要求高校建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三全育人”机制,保障育人的常态化、长效化。通过协同育人、多方参与,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二、新生适应性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原因探析

(一)学业问题

    在国内,和高中时期的学习环境相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开放和自由,有了更多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但由于自身缺乏对学业的合理规划、自我约束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不强,极易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造成学业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大学期间的学业与高中时期相比,在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均有所提升,若是学习方法不够行之有效,则会陷入盲目无序的状态;二是相较于高中时期的“填鸭式”教学,教学方式由课堂教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演变为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实习相结合,大学新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在课堂中往往较为被动,跟不上老师上课的思路,遇到问题也不敢向老师主动请教;三是部分新生在录取时并非是一志愿一专业录取,而是因为成绩不够被调剂到在学专业,对本专业的了解不够透彻深入,学习也没有目标,导致学习成效甚微。

(二)日常生活及人际交往问题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际交往,是个体迈向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大学期间建立的人际关系,对个体身心成长和自我意识的构筑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新生到了陌生的环境中,常常会出现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问题,具体表现为无法适应当地的气候、高校的食堂、集体生活环境等,进一步影响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一是大学新生到了陌生环境后,往往会不自觉和周边学生加以比较,若是自己在经济条件和学习能力上与其他同学有较大差距,就会变得自闭、自卑,进而内心封闭,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二是当下大学生多为“00后”甚至“05后”,且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家中长辈的呵护。很多新生都是从不同省份、不同城市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平时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和饮食习惯都有所不同,因而在日常相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冲突,产生人际交往问题。

(三)自身适应性问题

埃里克森在其人格发展理论中指出,12—18岁的青少年往往面临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危机。就大一新生而言,对新生这一角色的适应性问题在这个年龄段显得较为突出。一方面,他们刚入学时热情高涨、自我期望值很高,在经历了班干部选举、学生会纳新等具有“竞争”意味的活动后,部分新生被淘汰下来,现实和理想的反差大大超过了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现象;另一方面,大一新生在入学时渴望思想、生活、交友方面的独立性,但由于部分新生尚未成年,且他们在思想上不够成熟,亟待家长、老师和同龄人的指导帮助,这就造成了他们自身的独立性与依赖性之间产生矛盾。倘若这一矛盾得不到正确解决,他们往往会采取逃避的方式,不与外界进行交流,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孤僻、偏执、激进等不良心理,导致心理疾病和性格缺陷的产生。

三、“三全育人”视角下新生适应性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发挥育人合力,构建全员教育体系

针对大学新生这一重要群体,应当挖掘辅导员、班主任、朋辈导师、党员助理班主任、心理咨询教师、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等多部门、各岗位的育人合力,构建全员教育体系,帮助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首先,辅导员应落实好新生谈心谈话任务,对自己带班学生进行全方位走访摸排,通过网上谈心、宿舍走访等多种途径,准确摸排当前新生适应性问题存在于哪些同学身上,并给予他们积极鼓励和深切关怀;其次,应当充分发挥心理咨询教师的作用,加强对新生心理问题的筛查,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认知治疗等方法,帮助学生改善焦虑情绪,对于焦虑情绪严重的应及时转介,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最后,要发挥朋辈导师的力量。部分新生由于自身生长环境的影响,对老师有种天然的抵触情绪,这时需要发挥学长学姐、朋辈导师、党员助理班主任的作用,主动关心联系有困难的同学,帮助他们打开心扉,并将特殊情况及时向辅导员报告,从而遏制各种不良心理问题。

(二)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构建全过程教育体系

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思想教育,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构建全过程教育体系,应当牢牢抓住这一主线,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高校应当牢牢抓住关键节点,在入学前通过辅导员与新生建立“一对一”联系,帮助新生解答日常生活问题及困惑,让新生对学校产生向往感,提高他们的期待值;在入学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新生接待、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心理健康宣传等各个阶段,牢牢把握思想教育的主动权;在军训后正式上课前,可以通过举办开学典礼、日常行为规范讲解、新生专业认同教育等帮助新生学习和巩固已有的教育效果。此外,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与人工功能,鼓励新生参加轻松有趣的集体活动如军训拉歌、迎新晚会、“破冰”见面会等,构建和谐有爱的校园氛围,让新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来自学校的温暖。

(三)以实践平台为载体,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

针对当前“00后”甚至“05后”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要制定系统化、创新性、长效性的新生适应性教育方案,建立起全方位育人机制。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新兴课堂”的作用,建立新生学风建设、成长成才引导、网络舆论引导等重要机制。要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建立依托实践平台的育人机制来保证实践育人的效果。让大学新生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感受活动的意义和集体的温暖,激发其内生动力,增强显示功能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逐步培养起高校新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养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代中杰.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J].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9, 21 (03): 93-96.

[2]吴珂欣.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J]. 世纪桥, 2023, (05): 75-78.

[3]李帆, 马红健. “三全育人”视角下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探析[J]. 高教论坛, 2020, (08): 70-73.

[4]梁静, 黄杰. 浅谈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 现代交际, 2020, (15): 110-111.

[5]何晔.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朋辈模式探究[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 37 (02):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