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县苦竹乡卫生院(黄梅县精神卫生中心) 4355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普萘洛尔在精神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精神科中开展研究,随机选取78例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资料进行全面调查分析。根据患者的入科顺序分组,将先入科的39例患者纳入至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治疗,另外39例后入科的患者纳入至观察组,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增加普萘洛尔,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更优,药物有效时长也明显更长(P<0.05);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临床治疗中应用普萘洛尔能够显著提升疗效,安全性也较高。
关键词:精神科;普萘洛尔;疗效;不良反应
引言:近年来,精神类疾病发病率较高,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具有特殊性,一般会表现出行为、心理活动上异常。随着临床上对精神疾病研究的深入,相关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发展。不过就实际情况看,常规精神科治疗药物的效果相对不足,无法有效保障临床疗效。普萘洛尔是目前精神科常用药,有研究表明普萘洛尔的应用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据悉,普萘洛尔的主要成分为非选择性β1、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用药后有助于抑制神经元功能,合理调整中枢神经系统,而且药效持续时间较长[1]。基于此,在本次研究中便重点探讨普萘洛尔在精神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实施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共计选取7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9例,从对照组的基本资料看,包括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范围23-87岁,平均(45.05±3.63)岁,病程1-8年,平均(3.21±1.05)年;再如观察组,组内包括23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24-85岁,平均(46.31±4.05)岁,病程2-8年,平均(3.52±1.21)年。对比数据看,两组的基本资料并无较大差异(P>0.05)。
纳入条件:①符合精神疾病诊断标准;②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③家属知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条件: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行常规精神科药物治疗,配合实施心理指导。
观察组中则需基于常规治疗方法增加普萘洛尔,每日口服3次,每次15-20mg,连续用药6个月。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评估比较不同治疗方法下的临床疗效。具体可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若在治疗后疾病临床症状得到控制可评价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则为“有效”;未达到以上疗效情况则为“无效”;同时,统计比较两组的用药有效时间。
1.3.2 不良反应
患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恶心乏力、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应统计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需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此在本次研究中选取SPSS22.0作为统计学处理工具。全面收集整个研究过程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过程中分别使用“t”“X2”对计量及计数资料进行检验,若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表示为“P<0.05”,反之则表示为“P>0.05”。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据统计数据看,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有效时长更长(P<0.05),具体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及有效时长对比(n/%)(x±s)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有效时长(h) |
观察组 | 39 | 21(53.84) | 16(41.02) | 2(5.12) | 37(94.87) | 6.72±2.05 |
对照组 | 39 | 18(46.15) | 14(35.89) | 7(17.94) | 32(82.05) | 3.42±1.25 |
X2/t值 | 12.044 | 5.112 | ||||
P值 | <0.05 | <0.05 |
2.2 不良反应
据统计数据分析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细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心力衰竭 | 恶心乏力 | 心动过缓 | 发生率 |
观察组 | 39 | 1(2.56) | 3(7.69) | 4(10.25) | 8(20.51) |
对照组 | 39 | 0 | 7(17.94) | 5(12.82) | 12(30.76) |
X2值 | 8.052 | ||||
P值 | <0.05 |
3 讨论
精神疾病发病率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明显上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精神疾病发病率。一旦发生精神疾病,患者身心健康均会随之受到影响,家庭负担会逐渐增加。据悉,精神科疾病类型复杂多样,往往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临床上可用于精神科疾病治疗的药物越来越多,每一药物均有其临床优势,如喹硫平、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以及卡马西平、锂盐等心静稳定剂等[2]。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个人具体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但在实际治疗时,此类常规药物的优势相对不足,已经无法达到比较有效的治疗效果。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发现普萘洛尔在精神病药物治疗中有较高价值。从普萘洛尔的药效成分看,主要成分为非选择性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通过该药物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心脏排血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力[3]。据悉还有较长的作用时间。该药物在用药中,实质可以通过对肾上腺素的影响作用抑制神经元功能,以此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血压调节敏感性,在这一急之下,可以有效提升药效成分对去甲肾上腺素、抗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可以说该药物的疗效机制具有直接性,因此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如表1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82.05%(P<0.05);同时,普萘洛尔的药效作用时间比较持久,用药后并不会快速起效,而是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逐步发挥作用,因此具有长效机制。再如表1可见,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时长分别为(6.72±2.05)h、(3.42±1.25)h,观察组的有效时长更长(P<0.05)。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相关精神疾病治疗药物有较强的药效,因此很多患者在用药后会出现一些明显不良反应,如心力衰竭、心动过缓等,很容易加剧对患者身体的损害。普萘洛尔的使用不仅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还可兼顾用药安全性。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个别患者在普萘洛尔用药后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这与普萘洛尔可抑制神经系统敏感度的机制有关,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同时,相比常规药物,普萘洛尔在心动过缓、恶心乏力等不良反应方面的发生率相对较低[4]。如表2数据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精神疾病临床治疗难度高,常规药物的疗效相对一般,无法达到比较理想的临床疗效。综合本次研究分析看,普萘洛尔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效果更优,安全性也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秀芹. 普萘洛尔联合丙基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心功能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J]. 慢性病学杂志, 2023, 24 (10): 1562-1564.
[2]曾令军,胡晓木,张灵娜等. 盐酸普萘洛尔立方液晶凝胶的皮肤渗透性及安全性评价 [J]. 中国药师, 2022, 25 (05): 806-811.
[3]孙振晓,于相芬. 米氮平与普萘洛尔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静坐不能的对照研究 [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9, 38 (06): 352-356.
[4]李志娟. 普萘洛尔在精神科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 (53):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