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高攀 李妍 赵琦

江苏华禹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 丰县 221700

摘要:混凝土裂缝是现代水利工程的一项典型的质量问题,其具有成因复杂、裂缝种类多的特征,若材料选型、配合比设计、工艺操作等环节处理不规范,均可能出现混凝土裂缝。为此,施工人员需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裂缝控制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裂缝发生的风险,保证现场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裂缝;养护

前言:

混凝土是一种可塑性强、强度高、耐久性好的人造石材,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较为专业,且其施工流程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配置、混凝土的搅拌、振捣以及浇筑等,混凝土易受到自身性能及外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因此,就需要积极探寻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技术,预防或降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发生,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混凝土作为水利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持久性。从混凝土自身来讲包含很多独特属性,之所以被施工建筑广泛使用,是根据混凝土自身在施工中非常容易固定,以及成型时间也比较快,因此非常受到施工建筑的重视。首先,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不管在运输方面还是在建筑本身都具有非常显著的特点,优于其他建筑材料。在进行施工建筑过程中,工期时间安排非常重要,混凝土这种便于运输的建筑材料,很好的帮助施工建筑节省了施工时间促进施工建筑更迅速的完成。其次,水利工程形态、样式、功能等都有所不同,对混凝土的要求也不一样,且混凝土施工又经常跟其他的施工交叉进行,相互之间的干扰与影响都很大,彼此相互制约。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基本都是在水上或水边,水流、气候、季节等因素对其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在严寒地区和降雨量较大的地区,混凝土施工通常要避开冰冻季节与洪涝多发季节。最后,混凝土施工贯穿在水利工程施工全过程,水利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不仅有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要求,且根据部位的不同,往往还须具备抗裂、抗渗、抗风化、抗侵蚀等各种不同的要求。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属于大面积施工,通常都是通过分缝、分块的方法进行的,如果对温度的控制稍有不慎,混凝土就会因温差或表面冻害产生裂缝,从而影响整体性能。

2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2.1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属于混合物,其各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对于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要预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缝的发生,需要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需要的原材料有水泥、砂石、细骨沙、粗骨料、水、外加剂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其一,砂石的选择。砂石宜选用风化颗粒少、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低、强度高的石料,还需注意砂石粒形和级配差,使其与混凝土坍落度浆体用量增加相符,不可增加砂率,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稳定性,在砂子进入施工现场之前,质检人员需要对其碱活性进行检验。其二,水泥的选择。常用的水泥材料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水化热偏低,且强度大于42.5,在实际施工中,依据施工要求可以适当配以火山灰水泥或矿渣水泥等,有助于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其三,细骨料宜选用质量好、强度高以及杂质含量少的材料,粗骨料宜选用质地坚硬、粒径大、颗粒含量高、含泥量少的材料;其四,水与外加剂。水选用于生活用水即可,使用之前水需要经过悬浮物以及酸碱度测试;外加剂,依据气候条件合理添加复合型或抗冻外加剂。外加剂一般选用高效或高性能减水剂,如聚羧酸减水剂,这种减水剂无须加热,能耗低,且具有良好的塑性保持能力,在拌制混凝土时加入这种减水剂,不仅能简化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提升混凝土抗塑性变形能力,还能加快混凝土凝固速度,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

2.2科学控制拌和质量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性价比,而混凝土的拌和需要注意粗、细骨料的含水率问题。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试验和模型计算等方法,以得到合适的配合比方案,合理控制水灰比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在设计材料配合比时,施工人员可采集少量的原材料进行试拌,在拌制过程中,尽量减少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温度升高的速度,从而避免其产生收缩而增加干缩裂缝发生概率,添加适量的粉煤灰,不仅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抗侵蚀性,还能降低其内部温度的升高,从而能避免其内外温差过大而引发裂缝发生。在混凝土搅拌前期,施工人员需要依据天气变化对粗、细骨料含水率的变化进行检测,如若是晴天,每班抽2次进行检测即可;如若是雨天,则需要实时进行抽测,以便于混凝土各原材料搅拌配比的科学调整。待混凝土原材料计量操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先将细骨料、矿物质以及水泥等加入至搅拌机当中进行搅拌,随后加水搅拌至砂浆,再加入粗骨料进行搅拌,最后是添加外加剂搅拌均匀即可。

2.3强化混凝土施工流程管理

强化混凝土浇筑流程的管控。一般来说,我们经常使用的施工技术包括:逐级施工的混凝土,以及沿着水平线进行的施工。具体来说,逐级施工又可细化为:阶梯状的施工、全局性的施工、倾斜施工等。当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施工的时间间隔,以便在混凝土开始凝固之前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浇筑前期,施工人员应该避开大风、高温、降温以及暴晒等极端天气,必要的情况下,施工期间需要做好遮挡以及保温处理。同时,施工人员需要检查模板以及钢筋的施工质量,避免其质量问题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针对于浇筑方式的选择,需要依据实际施工要求,浇筑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低于3m,且需要进行分层分块浇筑,浇筑的具体厚度不应大于200m。此外,混凝土浇筑需要注意连续性,尽可能一次性浇筑成功,如若出现间隔,间隔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如若混凝土浇筑的区域面积较大,施工人员可以单独进行浇筑施工。通常,混凝土的浇筑是从底部向上进行的,而且,通常会优先浇筑结构较长的部分,然后再浇筑结构较短的部分,这样的浇筑过程必须持续且连贯。在混凝土分层浇筑完毕之后,应立即进行振捣。对于较大的混凝土,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振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控制好振捣的时间和位置,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过度振捣或者遗漏的情况,从而避免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不足。

2.4实时监测工程施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和措施,可以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施工风险,并最终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加强施工监测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必须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和权限,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科学组织施工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实时监测工程施工。一方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尽可能防止水泥出现水化热反应,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内、外温差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贯穿性裂缝的出现会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危险性,施工人员需要通过实时监测,尽可能防止以及规避贯穿式裂缝的形成,如果监测期间发现裂缝,应及时进行检查与修补,避免裂缝扩大。对于裂缝问题,常用的修补方式为表面修补法,裂缝较轻可不做处理,裂缝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环氧水泥进行修补,如果此时混凝土强度偏低,或出现混凝土脱落的现象,施工人员需要优先将疏松部分剔除,随后再使用高强度水泥砂浆进行填补。

2.5加强后期养护施工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后期的养护质量关系密切,且养护施工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及时进行湿润养护和覆盖保护,有效减缓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降低裂缝的发生风险。养护施工的主要目的是让混凝土尽快适应温湿环境,避免因其内部温差较大而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病害。混凝土拆模后,要对其做好养护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精准地把握水量,养护工作讲究科学的办法叠加合理的养护时间,进而更好地完成混凝土养护部分工作,着重注意湿度和温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的7到10天进行养护,为水泥水化提供足够的水分。通过在表面覆盖土工布或者塑料薄膜可以使表面保持水润状态,当环境温度过高时要定期向混凝土表面洒水,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则可以覆盖草甸子或者棉被,以便达到保温的目的。对于极为特殊的情况,为了将混凝土内部和环境的温度差控制在25℃以下,可以设置加热设施或者使用蒸汽进行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养护,重点在于保证其整体强度和稳定性,使其具有更强的承压能力,避免在初期产生裂缝。

3结语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管理已成为施工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顺利实现工程预期建设目标的关键。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混凝土施工问题的重视程度,树立事前预防意识,深入了解裂缝情况,落实技术措施,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定期维护等手段,有效地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肖丽芳.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思考[J].中华建设, 2023(01):122-124

[2]傅文忠.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08):62-6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