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8
/ 2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王俊杰

身份证号码:432502199008193015

摘要: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建筑项目质量监管的复杂性和挑战日益凸显,这不仅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也对各方参与者构成压力。因此,强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优化实施策略,重塑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架构,并致力于提高工程品质,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无虞。这样的举措对于保障建筑项目的整体稳定和公众福祉具有深远的实践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监督管理体系尚未完善

在市场经济活跃的环境中,建筑行业的进步显而易见,然而,仍有个别企业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机制存在显著漏洞。施工现场的质量隐患依然频发,主要源于企业对工程质量监管的轻视,以及监督体系的科学性和规范化程度的欠缺。实际上,一些项目由非专业人员负责质量监控,这严重阻碍了质量控制的专业性和效率,使得整个管理体系缺乏明确的标准化流程。一个健全的质量监管体系对于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消除质量监管中的混乱现象至关重要。因此,建筑企业应当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其提升为战略重点,以提升整体工程质量。

1.2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队伍水平不高

建筑工地的动态环境特性显著,鉴于工程项目的多元化和建筑材料技术的多元运用,对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有着严苛的需求。然而,现实状况揭示,大部分管理者往往难以满足这些专业壁垒。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的专业技能不足,且综合素养有待提升。此外,整个质量监管团队的整体实力也显得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专业深度大打折扣,进而对建筑工程的整体品质构成潜在威胁。

1.3 信息化技术应用不全面

作为现代社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信息化技术以其卓越的智能特性崭露头角,它不仅有能力执行人类任务,还能深入解析并监控建筑施工的数据,为现场管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实施信息化技术,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意味着可能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显著提升工程监督的质量标准。然而,尽管具备这些优势,信息化技术在施工现场质量管控领域的全面渗透仍面临挑战。一方面,施工环境的复杂性和施工方对质量管理理念的差异,限制了其应用的广度。另一方面,信息化设备的操作需要专业人才,且初期投入的成本较高,这也是制约其在工程质量监督领域广泛应用的关键因素。

2做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强化政府监管力度

政府层面应强化建筑项目质量管控的法制执行力度,构建全面覆盖工程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体系,实施日常巡查和随机抽查并举的监督机制。强化质量监督队伍的专业能力建设,确保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同时,地方也能因地制宜,制定适应本地特色的监管规定,增强其实践效能。各级政府需主导设立建筑行业标准,并通过正式文件明确指导操作,如严谨把控建筑企业的资质认证,规范材料申请和业务运营流程,推行严格的准入规则,严谨审批项目,强化对施工方和质量监管机构的监管,对不符标准的企业或机构坚决采取措施,如撤销或吊销相关许可。各地还需定期进行深入的执法检查,对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审视,包括施工材料、设备管理、人员素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以及施工过程的合规性。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发出整改通知,并设定明确的整改期限。对于逾期未改正的行为,将严格执行相关法规,杜绝形式主义,以此形成有力的政府支持保障,从而显著提升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

2.2完善监管体系

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理论探究日益深入,其理念与策略也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化的趋势。在推进质量监管工作中,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对规范、标准和技术进行创新性提升,构建一套完整且前瞻性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我们要强化工程参与方在质量行为和实体质量把控方面的规范化管理,制定详尽的质量管理手册,明确企业与项目管理团队的具体职责,确保关键工序操作和管理有明确的指导准则。其次,我们需要明确项目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及其环境的质量管理责任,实施过程质量标识系统,严把施工过程的质量关。此外,通过推行质量管理示范工程,我们旨在激发行业典范效应,推动工程项目的高品质与品牌塑造。最后,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们需全面压实各主体的责任,尤其是建设单位应承担首要责任,同时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也要履行其主体职责。严格执行终身质量责任书制度、永久性标识标识和质量信息档案制度,以强化责任追踪和问责机制。

2.3运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时代的革新,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深度渗透到各行各业,为提升质量监管效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正在构建一种创新的监管框架,依托“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的核心策略,辅以重点监管和信用体系支撑。这个新体系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了革命性的管理路径。首先,科技的力量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中,以提升信息处理和决策的效率。我们建立了一个集成化的质量监管数据库,通过网络平台整合各类项目数据,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模型化处理,实时分析,这不仅增强了监管的精确性和针对性,也提升了监管决策的科学性。其次,引入尖端科技设备,如音视频监控和高级测量仪器,对施工过程进行精准质量检测,确保每个环节都达到高标准。同时,我们开发了专门的质量管理移动应用APP,内置详尽的管理指南和计划,促使管理者和团队成员实时互动,实现了全面、无缝的监督管理。

2.4加强过程监管

在现代建筑领域,项目质量监管应与时俱进,挖掘其潜力,全面且深入地执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监控不应局限于单一环节,而是要涵盖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关键在于理解并遵循施工流程的逻辑,严谨把控每个施工阶段,确保工程按预定规划和设计稳步前行。质量监督者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实施动态监控,除了常规的检查,还需适时进行突击抽查,迅速识别并解决质量问题,同时根据工程进度灵活调整监管策略。此外,材料管理在质量监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监管者需细致审核材料的采购计划、选择标准、使用顺序和相关规范,以确保科学合理。这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嵌入材料质量检查,坚决杜绝低质材料混入,从而提升整个项目的工程质量。通过这样的全方位监管,我们旨在创建一个高效且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符合最高标准。

3结论

当前,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和大型项目的激增,其复杂度与挑战性也随之攀升,这引发了项目交付过程中的显著风险。建设项目的动态特性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工程构建和管理难题,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管能力提出了严峻考验。在这一背景下,业内的竞争态势呈现出不良甚至无序的局面,工程质量直接关联到建筑物的使用效能、耐久性,以及对民众生活安全的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 孙文财,周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J].住宅与房地产,2022(30):129.

[2] 邹军,彭文武,罗清海,等.建筑节能施工过程各主体监管调查分析[J].节能,2023,32(1):47-50.

[3] 孙鹤家.基于BIM技术的高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中国勘察设计,2022(11):101-104.

[4] 李春玲.建筑管理及工程质量监督要素探索[J].中国设备工程,2022(16):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