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重庆垫江
摘要:目前小学阶段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程实施与德育工作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很多时候,心理课程只是德育工作的附属:一方面,相较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全学段覆盖,心理课只在高年级开展。另一方面,与德育工作不同的是,德育工作一般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和协同育人六个方面进行,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是由外到内综合性的教育过程。而心理学课是通过心理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由内到外改变意识与情感形态的教育过程。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策略
引言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提高道德品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这也在近些年来的教育过程中被提到较高的位置。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与否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存在紧密联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和厌学情绪,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成长为对社会和民族有重要贡献的人才。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也得到有效融合,并发生一定的变化。教师要围绕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形式的创新和内容的完善,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收获。
1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与关联
1.1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小学德育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标,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塑造,即培养学生高尚人格。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侧重对学生个性、思维、情感、人格发展等培养,具有更强的专业性、针对性。德育是对学生行为的纠正,从外进行纠正与指导,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从根本上深究学生出现各种行为的原因,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试。
1.2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存在交叉。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目的都是“育人”,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例如:学校打造了“向阳文化”办学特色,其中“向”是引导,是遵循儿童小学六年身心发展规律,指向学生成长需求、个性发展。“阳”代表希望,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侧重意志与品质、理想与抱负、实践与行动三个层面。向阳文化以“向阳教育”为精神内涵,围绕“德育+心理”,学校确立新时代育人目标,即培养具有“向上、向善、向美、向荣”精神的向阳学子。在学校“向阳精神”滋养下,学生就像是生机盎然的百花丛,彰显出澎湃的活力和生命力,体现出一种阳光开朗、顽强不屈的精神。
2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整合策略
2.1重视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
德育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培养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学生为目标。德育是学生成长中的内化教育,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应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放在首位。学生是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受教育者,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关怀和帮助。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大致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依附性—自觉性、外部监督—自我监督、服从型—习惯型。对于德育培养,不同的学生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德育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要提高德育素养,进一步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增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与学生产生更深的共鸣,减少小学生在道德接受方面产生的负面作用,尽可能将德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最大化。同时,借助德育,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小学生的个人状况,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更有针对性。
2.2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原有的教学模式,并借助现代化手段,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音乐方式,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乐曲中更好地调节情绪,更愿意展示内心真实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动方式引入到教育教学中。如组织学生进行“神奇的黑点”“神奇的圆”“我的家庭图谱”“我的能量球”“曼陀罗心理绘画”等活动,帮助学生表达情感、舒缓情绪,更好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层面则可以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和各学科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学校策划制作了《向阳少年自我教育校本课程》,构建了“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学校课程体系,包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心理课堂”,提高特殊学生适应能力的“种子课程”,让学生自我探索并对未来有简单规划的“生涯课程”,还有心灵阅读、心理剧、沙盘游戏等。有效融合心理健康、科学、思政、体育等课程,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和力量,使德育课程从单一走向多元,与心理健康课程得到高效融合。
2.3从学科特点实践,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心理学科有心理学的背景,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这就让心理课程有了一个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心理测量。心理教师可以利用心理测量了解以班集体为单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这会让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比如当通过测量意识到这个班级整体呈现一个高压的状态下时,可以与班主任联系,进行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或者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班集体释放压力。也可以通过观察法了解个体行为情况,从而挖掘其内心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德育工作中的个别化辅导。所以,学校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成长,这对小学生之后行为规范的养成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的小学生,在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的背景下,道德认知处于迅猛发展的黄金期。小学生渴望长大,对未来有非常丰富的想象。但他们心理健康状态还不够稳固。在学习态度、同伴相处交流、认识世界和新的常规上很不确定。所以,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充分运用心理学科的特点进行实践,对于德育工作必然会起到一个积极的促进作用。
2.4开展心理健康和德育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关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更强的主动性。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小学阶段学生比较喜欢的,他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也能获得较大的进步。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实现心理健康知识和德育内容的有效传播。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结合德育的相关内容,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思想道德品质的全面提升和价值观念的有效培养。小学阶段,学生对活动和游戏往往比较感兴趣,而教师要做的就是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这两个形式设计活动和组织游戏,再通过报纸、课堂宣传相关知识,通过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缺一不可。根据当前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程度来看,笔者认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应在生活中、实践中进行,这样才能达到“于无声中润物”的效果,让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只是“浮于表面”。此外,家庭与学校的强强联手、专业教师的培养等也同样重要。凡此种种皆能做到,才能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世友.心育与德育的整合: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22(28):32-34.
[2]谢素珍,夏兰,沙秀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融合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9):31-33.
[3]王莹.小学德育工作需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2(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