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肢功能的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7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肢功能的康复

张彩彩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华医院关节外科  新疆 835000

【摘要】目的:探索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和影响。方法:将2023年8月-2024年2月入院6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后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间护理前后临床数据结果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满意度高、髋关节功能评分高、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与对照组形成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其髋关节功能。

【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临床护理路径;患肢功能;满意度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中常见的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1]。但是术后因为患者行为活动受限,所以非常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影响其髋关节功能良好地恢复。因此针对以上这种情况,临床中需要重视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帮助患者快速地恢复关节功能。目前临床常规护理由于护理工作的不规范和差异情况,可能会出现护理效果的不一致和满意度的差异,对此需要完善临床护理管理方案。近些年,临床护理路径逐渐被应用在临床各个领域中,该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相比,更具备时间性、标准化和科学性等特点,能够结合患者病情开展针对性护理服务[2-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进而向临床提供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组时间是2023年8月-2024年2月,收治对象是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纳入病例数是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分配30例,如下表示。对照组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48~60岁,平均值54.63±2.15岁;研究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8~60岁,均值54.69±2.15岁,均已通过统计学软件分析,可以进行对比P>0.05。纳入标准:知晓、参加研究;符合手术指标。排除标准:患有严重传染病;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根据相关治疗流程配合主治医生工作,术前检查、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康复训练计划安排等。同时可以对其进行饮食、用药等相关指导,做好患者心理疏导教育,待出院后,叮嘱其定期复查。

研究组(临床护理路径化):(1)强化护理人员基础专业知识,使患者可以明确护理理念,并结合其病情状况、患者需求和临床护理路径,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2)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详细介绍病房环境,并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沟通,让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得到一定程度地平稳。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疼痛缓解。(3)了解患者睡眠情况,进行对症处理。同时告知患者家属应当如何帮助患者更换体位以及翻身等,并重点地关注患者受压部位,可以指导其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4)详细地观察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可以鼓励患者,予以患者信心。(5)术后的3天后,可以对其下肢进行按摩,并定时地更换患者体位,并在床上放入软垫,避免促进压疮形成。同时需要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然后根据患者机体耐受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计划。(6)术后的5天,还是需要继续促进患者患肢活动,以此帮助其逐渐恢复自主活动。

1.3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例数×100%。两组患者护理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使用Harris评分,分值100分,分数高表示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分析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等。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4.0探讨研究数据结果,计量资料的验证工具是t、P,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工具是X2,%表示,P<0.05,结果存在差异性。

2结果

2.1对比两组满意度

研究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有差异(P<0.05),详见表1.

1比较两组满意度(n%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对照组(n=30)

16(53.33)

4(13.33)

10(33.33)

20(66.67)

研究组(n=30)

25(83.33)

3(10.00)

2(6.67)

28(93.33)

X2

6.6667

P值

0.0098

2.2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

护理后,研究组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两组髋关节功能对比情况(分)

组别

用Harris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n=30)

50.51±4.56

70.63±2.67

研究组(n=30)

50.45±3.79

83.65±1.65

t值

0.0554

22.7207

P值

0.9560

0.0000

2.3对比并发症

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两组并发症(

n%

组别

肺部感染

深静脉血栓

切口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n=30)

3(10.00)

2(6.67)

4(13.33)

9(30.00)

研究组(n=30)

2(6.67)

0(0.00)

0(0.00)

2(6.67)

X2

5.4545

P值

0.0195

3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使其骨密度逐渐下降,进而导致股骨骨折的发生率升高,将其生活质量水平降低[4]。目前临床针对股骨骨折通常会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该手术方式可以使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快速恢复,且安全性比较高。但是手术创伤比较大,且手术时间长,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影响患者恢复;同时加上术后需要保持长期卧床,导致其行为活动受到限制,进而会引起患者发生一系列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因此,为预防以上情况发生,应该予以护理,减轻痛苦,提高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中常规护理仅是遵循医生进行基础护理工作,所以在护理中,会缺少科学性和规范性,会忽视其心理想法,导致护理效果不佳,不能达到理想效果[5]。近些年,随着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使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使用,该护理模式的推出,可以使患者在院期间获得科学、个体化的护理服务,以此可以强化护理质量,提高护理的效果。同时临床护理路径化重视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培训,可使其进一步了解、明确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可以更好地向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此次研究,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P<0.05),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容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一致好评;另外研究组护理后髋关节(50.45±3.79、83.65±1.6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表明,临床护理路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针对性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其髋关节功能,提高康复锻炼的护理质量,另外可以纠正患者错误认知,使其认识坚持功能锻炼的好处,以此增强康复的信心。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后并发症总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P<0.05),充分体现临床护理路径在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通过详细且有计划的方式提供患者护理,同时指引患者康复训练,可以刺激其肌肉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以预防切口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加速患者恢复[6-7]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可以明确护理步骤,提高护理工作整体效果,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陈晓剑,王成,周宇,康昭河,姚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4,30(01):132-134.

[2]翁玲.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应用于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价值研究[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3,29(06):153-155.

[3]朱燕妹,林小平,廖明先,陈嘉欢.手术室术中护理对高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118-120.

[4]张才东,吴刚,罗晓中,张彤正,缪春梅,李文倩,刘梅.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OCM前外侧微创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3,38(04):378-381.

[5]陈红梅,刘露,杨晓雨.递进式护理干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22,14(11):676-679.

[6]邹建虹.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肢功能的康复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9):148-150.

[7]赵丹,李盼,阎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应用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后的患肢功能康复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6):3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