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离合器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3

电磁离合器的发展与应用研究

李志勇1,蒋旭君2,陈钟明1

(1.诸暨市迅捷离合器有限公司,绍兴 311831;2.杭州西奥电梯有限公司,杭州 311103)

摘要:电磁离合器作为一种核心设备,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等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详细介绍了电磁离合器的基本原理、核心部件以及其在机械连接与断开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分析电磁离合器的历史发展,指出了技术进步如何促进了其在不同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汽车制动系统和特殊应用领域中的应用。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发展,电磁离合器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研究方向将聚焦于优化设计、提高能效和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考虑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推动电磁离合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关键词:电磁离合器;工业自动化;机械传动;汽车制动


1导论

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发展,电磁离合器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1-3]。电磁离合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控制机械连接与断开的关键设备,通过电磁作用实现动力的传递或切断,从而控制机械系统的启动、停止、速度、以及传动方向。电磁离合器的核心部件包括电磁线圈、铁芯、摩擦片等,当电磁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使得铁心产生吸引力,从而压紧摩擦片实现连接。断电时,弹簧力或其他机械作用力使摩擦片分离,从而实现断开。

设计优良的电磁离合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精度,还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电磁离合器的研究对于优化产品设计、提高能效、降低维护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4-6]。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电磁离合器的设计和应用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论文旨在综述电磁离合器的基本原理、历史发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特别是工业自动化、汽车制动系统和特殊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和案例研究,旨在识别当前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电磁离合器的历史发展

电磁离合器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主要用于电报技术中的信号传输[7]。早期的设计相对简单,主要依靠手动操作来控制电磁场的生成,进而实现传动系统的连接与断开[8]。随着电机和电磁学的发展,20世纪初,电磁离合器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中,尤其是在纺织和印刷机械上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9-10]

二战期间,由于军事需求推动了精密控制技术的进步,电磁离合器的技术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发了多种新型电磁离合器,包括多盘式和湿式离合器,它们能够在更高的转速和负载下稳定工作。此外,高性能合金和复合摩擦材料等新材料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电磁离合器的耐用性和性能[11]

进入21世纪后,电磁离合器的发展聚焦于智能化和节能减排。利用数字控制技术使得电磁离合器的操作更加精确和可靠,同时集成传感器的使用也提高了系统的自我诊断能力。环保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符合了当今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需求[12]

3电磁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电磁离合器主要由电磁铁、动力输入部件(通常是驱动盘)、动力输出部件(通常是从动盘)和弹簧或其他释放机构组成。电磁铁是控制装置的核心,它能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磁力;驱动盘连接输入轴,从动盘连接输出轴;弹簧或其他机构用于在断电时将驱动盘与从动盘分开[12]

吸合阶段,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磁力通过磁心吸引动铁片,使驱动盘与从动盘紧密接触,此时动力可以通过输入轴传递到输出轴。传递阶段,在驱动盘和从动盘紧密接触的状态下,输入轴的旋转通过驱动盘传递给从动盘,从而驱动输出轴旋转,实现动力的传递。断开阶段,当需要断开传动或改变传动比时,切断电磁铁的电源磁场消失,弹簧或其他释放机构作用下,驱动盘与从动盘分开,中断了动力的传递,从而使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不再有机械连接。

电磁离合器能够实现迅速、准确的连接与断开,对于需要频繁启停或调速的系统尤为适用。它的控制简单、反应速度快,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动力传递控制。此外,由于其工作不依赖于直接的机械接触,相比于传统的机械离合器,电磁离合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4 电磁离合器的应用领域与案例分析

4.1 工业自动化与机械传动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电磁离合器被广泛应用于输送带系统、自动装配线和机床等,它们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机械运动控制,特别是在需要频繁启停或正反转的应用场景中。例如在自动化装配线中,电磁离合器被用于控制传送带的启停,当需要暂停装配线上的物品移动以进行组装、检测或打包时,电磁离合器可以迅速切断传送带驱动系统的动力传递,从而停止传送带的运动。完成操作后,再次激活电磁离合器,恢复传送带的动力传递,实现高效和精确的生产流程控制。

在金属加工机械,如冲床、剪板机等中,电磁离合器用于控制机械的工作周期,包括启动和停止冲压或切割动作。电磁离合器不仅实现了高精度的控制,还提供了安全机制,当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迅速切断动力,保护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在建筑、采矿等重型机械和设备中,电磁离合器用于控制机械臂的移动或旋转,以及其他执行机构的操作,通过精确控制电磁离合器,可以实现复杂动作的精准执行,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4.2汽车制动系统

电磁离合器在汽车工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制动系统和变速箱中。在一些高性能汽车中,电磁离合器被用于动态调节制动力,以提供更好的操控性和安全性,同时电磁离合器也被应用于自动变速箱中,实现平顺且迅速的换挡[13-14]

Yang等人为了减少轮毂与电机刚性连接带来的机械冲击和电磁冲击,提出了一种柔性连接电机与轮毂的永磁双稳态电磁离合器[15],基于动态仿真模型,研究了离合器单元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根据提出的电流脉冲宽度解析解进行优化设计,确定电容、充电电压、线圈匝数和线圈线径,实现电磁离合器的优化。

4.3特殊应用领域

电磁离合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是其技术创新的另一个例证。在卫星通信系统中,电磁离合器被用于精确控制天线的指向,确保信号的准确传输[16-17]。在医疗设备领域,电磁离合器则应用于诸如手术机器人之类的设备,提供精确的运动控制,以确保手术的精度和安全[18]

Yin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电磁离合器的踝关节外装,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中风幸存者[19]。该外装包括一个单电机驱动单元、两个新型电磁棘轮离合器和功能性纺织品。与其他踝关节康复机器人相比,这款外装可以在佩戴后自适应预载、断电时保持装置透明、及时提供帮助等方面适应不同用户。

Ma等人提出了一种新型SMA线式离合器旨在减轻重量并缩短响应时间[20],所提出的SMA离合器可以在夹紧区域以3.4%的高精度跟踪给定的正弦轨迹。通过对所提出的SMA离合器的研究,有望将其用于卫星等重量受到限制的环境。

5 总结与展望

电磁离合器作为一种成熟而又不断进步的技术,在众多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早期的简单机械控制到现今的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应用,电磁离合器的发展历程反映了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演化。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电磁离合器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应用领域也将进一步拓宽。同时,面对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电磁离合器的研究将更加注重高效率和环境友好型设计。

参考文献

[1]Chowdhary A, Kumar A, Singh S K.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n electro-magnetic clutc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gressive Research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1(3): 89-95.

[2]Poltschak F, Rafetseder D. Completely Integrated Electromagnetic Dog Clutch Actuator for Automotive Applications[C]//IKMT 2022; 13. GMM/ETG-Symposium. VDE, 2022: 1-6.

[3]Wu J, Deng B, Huang Y, et al. A multi-pole magnetorheological clutch powered by permanent magnets and excitation coils[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terial Systems and Structures, 2023, 34(2): 217-228.

[4]Xu X, Dong P, Liu Y, et al. Progress in automotive transmission technology[J]. Automotive Innovation, 2018, 1: 187-210.

[5]Aiyama Y, Liu T. Development of light and compact clutch device using jamming effect[C]//ISR 2018; 5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obotics. VDE, 2018: 1-6.

[6]Lokhande S B, Patil S R.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agnetorheological clutch for an electric two-wheeler application[J]. Measurement, 2021, 175: 109150.

[7]林建军,林子程,杨景文等.电磁离合器的发展[J].时代汽车,2022(03):158-159.

[8]王作函. 探索离合器技术发展之路[J]. 商用汽车, 2015 (8): 68-69.

[9]王焜槐. 探究汽车离合器的发展与作用[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17 (03): 00326-00326.

[10]段向博, 朱博然. 车用离合器的发展分析及应用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 工程技术, 2017 (05): 00307-00307.

[11]廖林清, 马安朋, 张君, 等.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J]. 机械传动, 2015, 39(6): 196-199.

[12]钟维, 梅自元, 陶鹏. 湿式双离合器原理研究[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0(6): 44-46.

[13]Della Gatta A, Iannelli L, Pisaturo M, et al. A survey on modeling and engagement control for automotive dry clutch[J]. Mechatronics, 2018, 55: 63-75.

[14]Zhang H, Du H, Sun S, et al. A novel magneto-rheological fluid dual-clutch design for two-speed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vehicles[J]. Smar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2021, 30(7): 075035.

[15]Yang F, Gu C. Power Supply System Design and Dynamic Analysis of a Permanent Magnet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Clutch for Wheel Motor Drive[J]. IEEE Access, 2020, 8: 218161-218169.

[16]Wu J, Yan H, Zheng Z,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Low Impact Shift Control Strategy for Avi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System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22): 12115.

[17]Wu J, Yan H, Zheng Z, et al.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of Low Impact Shift Control Strategy for Avi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System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J]. Applied Sciences, 2023, 13(22): 12115.

[18]Russo M, Barrientos-Diez J, Axinte D. A kinematic coupling mechanism with binary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for high-precision positioning[J]. IEEE/ASME Transactions on Mechatronics, 2021, 27(2): 892-903.

[19]Yin S, Shi B, Liu G, et al. Electromagnetic Clutch-based Ankle Exosuit for Assisting Stroke Survivors with Different Body Sizes[J].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