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应激、术后康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3
/ 2

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应激、术后康复的影响

吕尚衡  马本金通讯作者刘晓曦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650118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影响。方法:参与研究的80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为我院于2022年1月到2023年12月所收治,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40,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n=40,手术室定量化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心理应激、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前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可减轻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心理应激,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关键词】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子宫内膜癌根治术;心理应激;术后康复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绝经后女性,对患者身心有显著影响。根治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见治疗方案,但受创伤性操作影响,患者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影响麻醉、手术工作开展,影响患者预后恢复[1]。为保障手术顺利开展,围术期需对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减轻患者应激。但常规手术室护理缺乏对患者护理需求的关注,效果局限。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将护理方案进行量化,围绕患者个性化需求、实际情况开展护理,提升了护理效果。我院试验性将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应用在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中,对其可行性、影响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搜集80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年龄40-67(50.12±2.12)岁。病程为1-7(4.14±0.11)年。观察组年龄为47-68(51.10±2.02)岁。病程为1-8(4.17±0.15)年。年龄、病程等个体基本资料的组间对比没有显著差别(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纳入标准

(1)病理检查证实为子宫内膜癌;(2)符合根治手术治疗指征;(3)患者对研究内容知情且愿意配合。

1.2.2排除标准

(1)脏器功能异常;(2)精神、交流、智力、视听异常;(3)凝血机制异常;(4)伴有其余恶性肿瘤。

1.3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术前指导患者日常饮食,告知手术相关知识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手术室常规进行消毒。术中密观患者体征,配合医师开展手术。术后指导患者用药,并做好出院指导和随访工作。

观察组行手术室定量化护理:

(1)量化考核标准。采用定量结合定性的方式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围绕手术室护理人员出勤、手术护理质量、工作数量确定考核方案,按平均每日、每月、半年1次的频率选择考核模式。

(2)定量化护理。年龄量化标准按50岁以内、50-60岁、>60岁依次计为1、2、3分;疾病量化标准按SAS或SDS评分为50-60分、61-70分、>70分依次计为1、2、3分;合并疾病量化标准按无合并症、1种合并症、2种合并症、>2种合并症依次计为1、2、3分。患者按总分<4分、4-6分、>6分依次定性为手术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人群。护理人员按资历、职称、护理技能依次分为N1、N2、N3层级。低风险人群由N1级护理人员负责,护患比例为1:2;中风险人群由N2级护理人员负责,护患比例为1:1;高风险人群由N3护理人员负责,护患比例为2:1。

1.4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

干预前、干预后依次行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测。SAS共20条目,50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则患者焦虑程度越严重;SDS共20条目,53分为临界值,分值越高则患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2)术后恢复

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统计学处理由SPSS23.0软件进行运算,将计数数据表示为n和%,组间以X2检验展开对比,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表示为x±s,行t检验, 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x±s)

组别

例数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68.22±2.31

51.08±2.51*

67.15±2.85

40.23±2.71*

对照组

40

68.12±2.22

68.26±3.51*

67.20±2.71

45.66±2.52*

t

0.197

25.180

0.080

9.280

P

0.844

0.000

0.936

0.000

*表示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d,x±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

首次排便时间

首次下床时间

住院时间

观察组

40

1.91±0.21

2.41±0.25

17.03±2.12

9.71±1.25

对照组

40

2.57±0.53

3.66±0.28

22.34±2.18

12.33±2.28

t

7.322

21.061

11.044

6.373

P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是临床常见术式,但其存在创伤性,且患者自身受病情影响,免疫机能较差,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增加手术风险,影响预后恢复。因此围术期需结合实际情况对患者开展护理工作,保障手术疗效。

常规手术室护理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但对患者心理状态缺乏重视,效果欠佳。而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则采取量化评估、分级的方式,对患者手术风险进行评估,科学调整护患比例,使护理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合理性[2]。我院对观察组开展手术室定量化护理,结果得出,干预前组间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组评分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展手术室定量化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分析认为,手术室定量化护理模式对患者年龄、疾病、合并症等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级,综合评估患者手术风险,并按风险程度配置不同层级的护理人员,针对性开展护理工作,满足不同病情患者的护理需求[3]。另外,手术室定量化护理还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能动性、积极性,保障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可缓解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负面心理,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值得采纳。

参考文献:

[1] 黄云. 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康复及应激的影响分析[J]. 药店周刊,2021,30(24):109,119.

[2] 徐振喜,颜廷杰,赵绪元,等. 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 妇幼护理,2023,3(3):528-531.

[3] 张彩霞,刘莉,张铭.手术室定量化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患者康复及应激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1):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