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养成教育活动案例:我会打招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2
/ 2

小班养成教育活动案例:我会打招呼

谭思婕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幼儿教育集团古塘幼儿园

一、案例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社会性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习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幼儿的潜移默化影响。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可以增进与他人的交流,更好的融入集体。

小班幼儿已具备简单与人交流的能力,会说一些简单的文明礼貌用语,如谢谢、再见,在成人的提醒下能与熟悉的人问好。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人群,他们会胆怯、害怕、不知所措,不会主动与老师、同伴问好且对打招呼的方式了解不多。如何有效地引导小班幼儿能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或者能够回应老师的问候声,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礼貌意识呢?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生活,能主动与熟悉的人打招呼,并且能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地点运用正确的的语言与人打招呼。结合本主题内容,我们以“我会打招呼”为切入点。在入园与离园时间主动与幼儿问好与道别,在生活活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主动与碰到的老师打招呼;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帮助幼儿了解与梳理打招呼的正确方式与多样性;运用游戏活动,让幼儿直接体验相互打招呼的乐趣。同时借助家长资源,通过亲子绘本阅读与亲子表演的小任务等,帮幼儿巩固与运用打招呼的能力。希望运用多元化的引导方式帮助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打招呼的方式,从而让幼儿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案例描述

(一)尊重幼儿,等他们准备好

幼儿入园的第一周,情绪波动大。来到班级教室时,有的紧紧地抱着妈妈不松手、有的哭喊着拉着妈妈的手往外走、有的虽不哭闹,但用沉默表示他们的紧张与不安;完全不理会老师们跟他们的问好声。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班级老师以安抚幼儿的情绪,缓解幼儿的焦虑为首。尽管大部分幼儿没有回应老师的问候,但是老师仍旧坚持每天早上与幼儿亲切问好。

第二周时,有一小部幼儿在家长的提醒或鼓励下能够主动与老师打招呼。老师们发现其实幼儿问好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打招呼。如轩轩小朋友在面对老师大招呼时,会回以微笑;果果会上前跟老师抱一抱,琪琪会大声地说:“老师,我来了”。

于是,老师们也不断调整与孩子们打招呼的方式,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在班级走廊的墙面上创设了一面“我想这样打招呼”的不同方式,以供幼儿参考和选择。

(二)联合家长,幼儿日常打招呼小调查

结合班级幼儿发展水平与日常表现,在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我会打招呼》前,班级运用离园面谈与微信交流方式向家长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主动打招呼的情况。家长们表示:在家庭生活中,会提醒幼儿遇见认识的人要主动打招呼。在引导幼儿主动打招呼时,方式单一,语言提醒为主,事后也没有根据幼儿的表现跟幼儿沟通、讨论,不擅于抓住教育契机;而且对于早上起床后相互道早上好的习惯比较少。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请家长们积极配合,在早上起床后主动与幼儿说“早上好”,逐步引导幼儿养成在家也能早上主动问好的习惯,让幼儿意识到早上问好的对象不只是老师,可以是认识的每一个人。

(三)集体教学,了解不同招呼的方式

师:你们平时会跟自己的朋友、亲人见面时会打招呼?是怎么打招呼的呢?

幼:你好,早上好

幼:嗨

幼:叫对方的名字

幼:伸出右手,向前挥一挥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打招呼的方法?

幼:跟他拍手(击掌)

幼:做出拥抱的动作

在幼儿的表达后,教师梳理小结,并请幼儿学学、做做,如“早上好,你好,握手、拥抱”等动作。主教与助教佩戴不同的头饰,表演不同情景下的打招呼的方式,让幼儿对于不同打招呼的方式有了直观的了解。如,解放军的敬礼、握手、碰拳、亲吻等。最后,让幼儿在游戏“找朋友”中亲身体验不同打招呼的方式。    

 三、案例启示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结合幼儿的学习以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为主要方式,培养幼儿主动打招呼的良好习惯有以下几点实践启示:

(一)创设氛围,榜样示范

在开学初期,可以向家长收集幼儿的全家福照,创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墙面布置。在娃娃家中投放幼儿熟悉的玩偶,在阅读区摆放幼儿与父母一起阅读的绘本、图书等。在教室走廊上创设一面相互打招呼的问好墙,班级在色彩的选择上可选择给人温暖的暖色调,在整体上为给幼儿营造与创设一个温馨、舒适、安全与亲切的班级学习生活环境。幼儿看到熟悉的物品,无形中生成了一种亲切感。寓教育于环境,让环境说话,从而增强师幼之间的互动。  

每天在幼儿入园时间,班级老师用亲切的语言主动向来园的幼儿说“某某小朋友,早上好”;在幼儿园离园时,用挥手的动作配上语言,跟小朋友们一一道别,一一说再见。在老师的耐心引导下,相信幼儿逐渐能主动、大胆与班级老师问好。       

(二)家园联动,相辅相成

为了扩展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的宽度与广度,可以倡导家长在家一起阅读与打招呼的相关绘本。亲子阅读不仅萌发了幼儿阅读兴趣,培养了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这样的主题阅读帮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打招呼的不同方式与意义。在绘本阅读中,幼儿发现了小动物们之间独特的打招呼的方式。如小狗用“汪汪汪”打招呼或者用摇尾巴的动作代替它们的问好。      

(三)融入生活,随机教育

一日生活皆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注重随机教育。在幼儿迈进幼儿园园门时,引导幼儿主动向门卫叔叔说“保安叔叔,早上好”;做晨检时主动跟晨检老师问好;中午餐后散步时与看见的老师主动说“A老师,中午好”;下午户外活动时,引导幼儿与遇到的老师与小朋友说“B老师,大班或中班的哥哥姐姐下午好”。在引导幼儿主动打招呼的同时,也让幼儿知道在打招呼时,不仅要说出对方的称呼,而且要根据不同的时间说对应的时间用语。            

(四)集中学习,拓展了解

幼儿在日常生活碎片化的学习中,逐步掌握了日常与人打招呼的基本方法与礼貌用语,与人打招呼的习惯已经基本养成。从刚入园时的茫然、害羞、扭捏的状态逐步向主动、自信、大方迈进,能力强的幼儿还能手口一致的与人打招呼。在此基础上,主题集体教学活动能帮助幼儿感受与了解打招呼的不同方式、方法,借助图片、视频与情景表演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幼儿感知多样打招呼的方式,表演不同情境下与模仿特殊职业独特的打招呼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用合适的方式与不同的人打招呼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创设自己个性化的打招呼的方式。   

(五)借助游戏,实践体验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可以在班级区角中投放动物头饰、特殊职业头饰等,在墙面粘贴我国古代打招呼的礼仪与其他国家打招呼的方式。区域活动时,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不同打招呼的乐趣。幼儿在学学、做做、读读与玩玩中,进一步加深与巩固对多样打招呼的了解,进而养成主动与人打招呼的良好习惯。

四、案例反思

(一)总结、评价的及时性与实效性不够突出

  1. 在日常的碎片化的学习中,阶段性的评价与总结的及时性不够。如在日常活动中可以用拍照与短视频的形式记录幼儿主动与人打招呼的情景,及时组织幼儿观看拍摄的照片、视频,与幼儿一起讨论、评价;对已经能主动打招呼的幼儿提出表扬,对仍有些胆怯的幼儿给予鼓励。
  2. 在家园联动方面的交流反馈形式单一,班级在微信群运用书面反馈之外,还可以借助班级微信群,开展主题话题研讨,与家长一起分享幼儿进步的点滴,共同商讨良策助力幼儿成长;还可以请进步明显的幼儿家长在班级群分享自己的教育方法与心得,实现资源共享。
  3. 班级可以结合幼儿的能力水平组织家长开展分小组的沙龙活动;既可以是强强联动,也可以是以强带弱。在小组沙龙活动后,老师与家长及时梳理有效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将有效的策略以童趣化的语言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与生动形象的亲子故事情景剧。既供幼儿参考学习,也为幼儿创新与同伴、老师与家人打招呼的方式奠定基础。

(二)注重情感体验,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

1.集体活动中教师退位不够,幼儿主体地位不突出。活动中教师采用了启发提问、人物图片、情景表演和音乐游戏等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师幼互动时,教师没有为幼儿创设足够的表现的机会与条件。如创设的情景表演仅限于老师,而没有让幼儿参与表演,仅仅是让幼儿作为观察者,这导致后面教师在出示不同的人的图片时,幼儿不能用适当的语言进行打招呼。根据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在活动中应重视幼儿的体验感与参与性。

2.尊重幼儿的差异性,重视情感联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闪光点。在入园初期,在面对幼儿不会或不愿意打招呼时,可以放慢步伐,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耐心,并在每日活动中细致观察每个幼儿的变化,找到可以与每个幼儿拉近距离的情感连接点。秉着情感在前,行为在后,认知依随的教育原则。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一切交流、沟通的奠基石。

幼儿能够主动与人打招呼是逐渐融入集体生活的表现,也是迈向社会的步伐之一,而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文明礼貌用语也将让幼儿受益终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追随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他们提供生长所需的阳光与养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助力他们健康快乐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