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的对策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9
/ 3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的对策建议

彭爱泉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系,贵州 贵阳  533000

摘要: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有效推进《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学校、培训评价组织和设备提供商等几个层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以培养高素质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1+X证书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 对策建议

引言

为加强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下简称1+X证书)精神[2],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被遴选为第二批1+X试点证书[3]。该证书旨在为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生产应用、技术服务等企事业单位,培养能够从事工业机器人单元和生产线操作编程、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系统集成以及营销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本文以培养高素质工业机器人技术技能人才为目的,通过分析《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情况,从政府、学校、培训评价组织和设备提供商等层面分别提出对策建议。

1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现状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是教育部第二批确定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根据工业机器人工作岗位(群)需求,面向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本科和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考证和培训。为充分利用实施院校工业机器人实训教学及设备设施条件,考证培训分为ABB本体、埃夫特本体、库卡本体、发那科本体四种。目前已有近400所试点院校和近30家试点企业参与。证书的考试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考试难度较高,需要考生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结构、编程、操作、维护等方面的能力。考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其中国理论考试采用机考,实操考试采用现场考核,考试时间为4小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考试周期为每年两次,分别在5月和11月进行,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水平选择报考时间和等级。考试费用主要由实施院校承担,考试通过后,由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证书[4]

2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存在的问题

2.1 制度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虽然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但省级层面的专门规章仍然缺失。这导致院校和企业在实施证书制度时缺乏明确的指导和规范,特别是在将“X”证书培训内容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以及与其他证书进行衔接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5]

2.2支持政策缺乏针对性

中央财政虽然通过相关转移支付对各省的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奖励和补助,但具体的支持力度、补偿机制、收费标准等尚不明确。此外,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等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政策,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6 ]

2.3 证书效力与社会认可度不足

“X”证书的颁发主要由培训评价组织负责,但这些组织的性质、资质、能力等尚未清晰界定,导致证书的社会公信力受到质疑。同时,“X”证书与其他证书如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的关系不明确,如何在用人单位、职业资格考试、职称评审等方面发挥作用也亟待明确[7]

2.4 培训评价组织需进一步规范

目前,培训评价组织主要由教育部委托其下属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遴选,但其性质、资质、能力等尚未明确,这影响了“X”证书的质量保证。此外,这些组织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地位、权力等也未明确,导致“X”证书的市场效益不高。

2.5 院校实施面临挑战

在实施“X”证书制度时,院校需要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方面进行诸多改革。然而,目前具体的操作办法尚不明确,导致院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例如,课程模块化改革、学分制改革、教学创新、教师培训以及学生引导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都亟待明确和规范。

3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实施举措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从政府、学校、培训评价组织和设备供应商等几个层面提出解决的措施。

3.1 政府层面

一是要强化顶层设计,推进标准和制度建设。遵循国家职教改革方案,突出问题导向,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和需求统合,因地因时推进体制机制、制度标准的改革建设,加快打造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发展体系,逐步构建智能制造人才队伍建设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二是要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明确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培训评价组织、职业院校、企业等各方的职责、资源、优势,加强教育部、培训评价组织与其他部门的对接,确保教育部发布的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人社部发布的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和操作员职业工种标准衔接,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合力,为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提供保障

[8]三是要打造引领性平台,构建“政企校”三方论坛。三方共商人才培养模式和计划,使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优化供给侧结构,为经济发展做贡献;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激发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常态化三方技术交流,了解领域前沿技术,提升认识,更新理念,启发工作思路。四是完善专家库遴选制度,科学动态管理专家库。完善专家库遴选条件,发挥专家的专业能力和决策咨询作用。专家库集成产学研用高层次人才,服务于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申报、建设、培训、考核等评审工作。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审核和补充。优先纳入技术水平高、表现突出的专家,调出不能客观公正或不能胜任的专家。

3.2学校层面

一是成立1+X证书试点推进办公室,统筹推进证书的实施工作。二是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向学生解读“1+X证书制度”相关政策,宣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内容、考核安排等,增强学生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相关政策的理解,提高参与积极性。三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定与证书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结合当地产业发展背景、学校发展定位、学生专业基础等,将1与X衔接融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补、对接、融合、统筹、同步、转换[9]四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条件。职业院校一方面要多渠道筹措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与设备商合作方式,如共建共享、租赁、设备升级改造等。此外,要推行智慧实训室建设,实现设备联网,实现在线教学和实训室的智能化管理。五是打造“教考融合”专兼结合师资队伍。按照“教师既能授课培训,又具备考评资质”的要求,打造“教考融合”的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开展证书试点工作。

3.3培训评价组织、设备提供商层面

一是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主体责任。北京新奥时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建设主体,对证书质量、声誉负总责,负责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开发、考核站点建设、考核颁证等,并协助试点院校实施证书培训[10]二是搭建合作桥梁,实现互利共赢。北京新奥时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应凝聚制造业龙头企业、院校专家,搭接政府、用人单位、设备提供商、院校等,共推标准开发、教材和学习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考核管理、证书发放等。使证书对应企业真实岗位或岗位群,得到行业企业认可,提高证书含金量,实现院校有生源、学生能就业、企业有人才的效果。三是创新设备供应、管理、使用方式。工业机器人实践教学条件不足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由于工业机器人设备昂贵,人才培养成本高,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资金紧张。设备供应商可以采取校企共建共享、租赁的方式,也可以采取为有实训条件的职业院校提供设备升级、改造服务的方式。此外,也可以开发机器人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如工业机器人AR实训系统,不仅节约设备、耗材的损耗和成本,还可以反复练习重点难点,增强立体感、直观性、方便性,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4 小结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实施,需要政府、学校、培训评价组织等各方齐心协力,明确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持续改进、完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2-13)[2019-04-04].https://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2019-04-1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3]教育部.关于做好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 [EB/OL].(2019-09-11)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sjhj/201909/t20190916_399277.html.

[4]第二批 1+X 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9.

[5]马海梅,贾得山.“1+X”证书试点下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3.52(224):2023-205.

[6]邓子云.1+X证书制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与职业,2021.5(981):20-26。

[7]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40):14-16.

[8]王兴,王丹霞. 1+X 证书制度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40):7-12.

[9]陆佳皓,曹将栋,朱霞,赵凤申,姜伯晨.工业机器人“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学思考[J].中国设备工程,2023.09:254-257.

[10]龚添妙,杨虹.1+X证书制度中培训评价组织的角色定位及最大效能发挥[J].职业与教育, 2020.6(958):33-38.

作者信息:彭爱泉,女(1985.08—),汉族,湖南省邵阳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智能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