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凡的世界》俄译本中的民俗文化空缺翻译补偿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28
/ 3

论《平凡的世界》俄译本中的民俗文化空缺翻译补偿效果

付雅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1500

摘要中国当代作家路遥因其深厚的陕北文化底蕴而广受赞誉。其《平凡的世界》充分展示了陕北地区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在翻译过程中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挑战,为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带来了许多困难。这部小说的俄译本是在2023年“新鲜出炉”的翻译作品,译者是中国先锋派文学的研究者尤利娅·德列依济斯。本文选择了这本译作《обыкновенный мир》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俄译本中对民俗文化空缺部分的翻译补偿效果,为中国小说的外译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陕北民俗;文化空缺;翻译补偿

一、引言

首先,文化空缺涉及到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正是在两种不同文化的碰撞和比较过程中,人们才开始感知到语言文化中的空缺现象。其次,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有着显著的非对应性,即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性。因此空缺极具民族特性,对于异族文化接受者来说是反常的、难以理解的。虽说中外文化交往持续深化,传统的文化空缺逐渐被补偿,但是只要文化间的差异仍然存在,那么“文化空缺”的情况就会不断涌现。因此,在执行翻译任务时,译者必须对空缺现象给予足够的重视。

人类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共性为文化空缺提供了可译的理论基础。尽管语言有其独特的民族特性,但思维模式是全人类共有的。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拥有相似的逻辑推理能力、情感反应,以及对大自然、世界和宇宙的共同认知。[1]处理民俗文化空缺应遵循三个补偿原则:语篇连贯原则、语用经济原则、美学再现原则。二、语篇连贯原则

语篇是指任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的语言表达。作为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语篇是有效交流的最终单位。”[2]翻译活动需要译者在源语文本中寻找原作者思维的连续性,并在目标语言文本中重新呈现。

例1、她知不知道少安哥已到山西去相亲?(第一部第25章)

译:Интересно, знает ли она, что Шаоань поехал в Шаньси свататься?

相亲是中国民间婚俗中的一个环节,俗称见面、相门户,目的是验证、考察双方彼此说话是否通顺、顺眼、般配等。相亲的时候,多由自发或婚介、媒体、人力资源部门、亲戚、家族、媒人联系牵线,组织双方见面。译者把“相亲”译成“свататься”(求婚),读者难免会产生疑惑:难道孙少安第一次去山西就要对这素未蒙面的女子求婚吗?属于语篇逻辑不连贯。笔者现将其试译为:Интересно, знает ли она, что Шаоань поехал в Шаньси для смотрин ?

例2、街道上出现了许多私人货摊和卖吃喝的小贩,虽然没遇集,人群相当拥挤和嘈杂。(第二部第21章)

译:В городе появилось много лотков мелких торговцев, где продавались еда и напитки. Вокруг гудела не густая, но довольно внушительная толпа.

“集”是个多义词,共有4个含义:1.聚集;会合。2.汇辑单篇作品而成的书册。3.量词。某些作品因篇幅较大而分成若干部分和段落。4.定期或临时聚在一起的市场。原句使用的是第四个含义。“赶集”是一种民间风俗,是一种定期聚集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形式。主要指在曾经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代或地区遗留下的一种贸易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周期,又称市集。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译者没有译出“集市、赶集”的意思,而译出了“密集”,导致上下文不连贯。上文说不密集(не густая),下文又说巨大的人群(внушительная толпа)。可以将其译为:Хотя не встретил рынок......

三、语用经济原则

人类行为普遍遵循省力原则,同样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言语行为也遵循这一原则。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都努力“减少力量的消耗”,使用较少的、省力的、习惯的、已经熟悉的、或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追求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交流效果。

例1、“你和嫂子应该单另过光景了......”(第二部第21章)

译:Вы с Сюлянь должны зажить по-другому......

光景原意指光阴、时光,也可指自然风光、景象。然而在陕北方言中,光景用来特指生活,如:过光景-生活,过日子。且“光景”在这里不仅仅指时间或者季节,它更深层的含义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所以“过光景”是过一种有意义、有价值、有美感的生活。译文遵循了语用经济原则,没有对原句中这一文化空缺现象进行全部信息的补偿,而是灵活处理了这一方言词汇,简洁、凝练地将其译成“жить”,并加上前缀“за”,表示开始,也避免了译文的烦冗。

例2、“挑担”会不会从中作梗?(第二部第8章)

译:Не станет ли Чан Юлинь вставлять палки в колеса?

在陕北方言中,“挑担”是一个常用的亲属称呼,它描述姊妹丈夫间的亲属关系,也被称作“连襟”。各个民族都有其不同的称谓系统。亲属称谓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因血缘关系而产生的称呼。每一种称谓体系都是该民族内部社交互动的结果,并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与俄语中的亲属称谓相比,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更为复杂和详尽,这也是受到中国礼教传统的影响。而在俄罗斯,人们倾向于打破传统的辈分制度,通过彼此的名字或昵称来互相称呼。他们认为,名字在确认身份方面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充分的。因此,即使在下辈对上辈的称呼中,“直呼大名”也显得司空见惯。这既体现了尊敬,又显示了他们之间的亲密无间、和谐氛围。[3]

例句1和2中,译者把“嫂子”直接译成“秀莲”,把“挑担”直接译成“常友林”,既符合俄罗斯的称谓习惯,又省时省力地传达了原文信息。若按字面意思,硬译成“嫂子”、“挑担”,那既违背了俄罗斯人日常的交流习惯,又会给读者带来一种陌生感,从而去花费时间、精力恢复那些不常用语的有关信息。

四、美学再现原则

翻译不仅要建立两种语言文字间的对等关系,而且还要在它们之间寻求一种美的关联和美的传递[4]。因此译者应本着审美等值的原则努力再现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审美价值。

例1、信天游——

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

硷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

墙头上骑马呀还嫌低,

面对面坐下还想你。

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

有什么心事慢慢价来……(第一部,第20章)

译:напев:

До угорка я бежал —

Все ботинки изорвал,

Ты же просто не пришла —

Обманула, провела.

На коне я прискакал

Для тебя все не удал.

У воды мы сядем рядом —

Сохну под твоим я взглядом.

Лилий цвет с соседних гор

По ложбиночкам пoшел

Что на сердце, не томи,

Всю мне правду расскажи...

首先,因为是文学作品中的歌词文本,我们在其“音韵”方面,只分析其可诵读部分,包括节奏和韵律。下面将从音节重叠、押韵、节奏等方面来分析。叠词的运用可谓是陕北民歌创作者信手拈来、钟爱有加的创作方式,陕北民歌也因此更加活泼生动、韵趣横生。但遗憾的是,俄语中并没有对应的表现手法,在翻译中音节重叠所造成的效果只能失去。但了解其价值的译者会运用译语自身的手段加以补偿。叠词使音律更加和谐,如“山丹丹花儿背洼洼开”读起来琅琅上口,听起来声声悦耳,但在这里叠词只是起到补足音节的作用,并没有增加意义。译文使用了洼地“ложбина”的指小形式“ложбиночки”补偿了情感方面的不足;陕北民歌语言淳朴,具有明显的节奏感,通常为两句体结构,有时上下两句押韵,有时则句句押韵。例8是上下两句押韵:第二行的“鞋(xié)”字,陕北话读成(hái),因此1、2行句末以“ai”,3、4行以“i”,5、6以“ai”押韵,因此其声韵和谐,具有节奏和声调美。显而易见,在韵律方面译文也以韵脚相押的方式再现了同样的音韵效果。

其次,在形式层面上,译者没有受到原文语言形式的约束,而是跳出原文结构,对细节进行多种方式的补偿和再现,如“обманула 和 провела”的增译,使情绪更加饱满,叙述更为完整,行数的增加也使得故事性增强。这为作品注入了全新的风貌、新的活力。茅盾说过,“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一方面却以本国的语言进行思索和想像;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译文摆脱原文的语法和语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国语言,而又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5]

第三,从内容层面看,“说下个日子呀你不来”表达了一个人对于爱情的期望,希望能与心爱的人相伴一生;而“硷畔上跑烂我的十眼鞋”则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和努力。因此这句歌词有着深刻的情感表达。译句把源文的2行拆分成4行,且进行加词增译,像是娓娓道来爱情的苦涩,倾诉遭受的委屈和痛苦,基本再现了原文内容层面的意境之美;原文第二句歌词抓住了“墙头上骑马还嫌低”和“面对面坐下还想你”的共同点,运用了比兴的修辞手法,传达了极致的思念之情。但是译文对此句歌词进行了改造创译,没有将原歌词里的思念情感忠实传达出来,也没有再现原文恰到好处、合情合理的比兴的修辞美。

    通过分析上文信天游歌词的“音”、“形”、“意”的翻译,也能进一步体会到,信天游的独特情感、旋律和词汇使其翻译过程成为一个通过多种手段和技巧在失去和获得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这也决定了无法避免翻译中歌唱元素和乡土文化必然会有所损失的事实

[6]

例2、“马兰花!看,蓝格莹莹的!”(第一部,第14章)

译:— Ирисы! Глянь, какие синие!

例3、一下子把他打扮得蛋蛋的——这二毛五分钱没白花!(第一部,第34章)

译:Одним махом он сделал из него завидного жениха. Деньги определенно были потрачены не впустую.

当我们阅读原文时,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叠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感,还能凸显语言使用者想要传达的情感色彩,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然而在俄语中,缺乏相应的表达技巧,因此译者只能依赖于目标语言本身的方法来进行相应的补充。通过阅读例句2-3,我们可以观察到译者将叠词翻译成了标准的形容词。在例句2中,“格”这一中缀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但在这里,它起到了增强表现程度和调整音节、节奏的功能。为了增强句子的情感深度,译者特意添加了“какие”这一程度词,以补充其在语义表达上的不足。

结语

首先,对于补偿文化空缺,语篇连贯是最基础的翻译原则,可以避免机械地复制原文的表面结构,从而帮助译文读者降低语流滞涩之感。[7]通过分析译例,我们能发现译者对原语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后再选择最佳的表达策略,基本上复现了原文语篇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但也偶尔存在译文语篇结构不严谨,语篇逻辑不连贯等现象;其次,经济省力原则作为人类行为中普遍遵循的原则,毫无疑问也存在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中。译文大体上使用了较少的、省力的、习惯的、已经熟悉的、或具有较大普遍性的语言单位,追求用最小的努力达到最大的交流效果;最后,在美学价值原则方面,译文大体在成功还原了源文语音层的韵律之美、形式层的规整之美、内容层的意境之美以及语篇层的简练之美。但是也有个别句子译的欠佳,未能引起读者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感受力。

参考文献

[1]郭爱先.词汇空缺及其可译性[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05):43-45+67.

[2]Hatim,Basil.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ranslation Theory and Contrastive Text Linguistics[M].Exeter: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1997.

[3]汪成慧.从俄汉民族文化看亲属称谓词的差异[J].三峡大学学报.

[4]孙腊枝.论翻译的美学原则[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02):65-68.

[5]许渊冲.文学与翻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李林波.在诗中聆听歌的回音——评《西北回响》兼论陕北民歌的翻译[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9,28(03):78-82.

[7]杨志亭.英汉翻译中的语篇连贯与翻译策略[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03):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