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的理论创新,为马克思主义这个“真经”实现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两个结合”的视域下“第二个结合”直接与中国现代化的特色密切关联,是关涉传统文化继承与超越的重大事件。在新时代背景下,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积极探索其结合的意义,推进两者有效融合的路径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外在保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个结合”
马克思在探究事物发展实质时归纳了事物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真正想要认清事物本质,需要把握矛盾共性,更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这样才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措施。中国共产党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这种选择是必然的,在推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更加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具备中国特色。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必须实现这两者的充分融合,如此才能更好地认清中国社会的独特性,深入了解和理解中国的真实状况,从而找出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解决办法,而不能教条地去应用马克思主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内涵,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的深刻把握,在实现社会主义强国梦征程中,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融合,我们应该不断结合中国当前发展的具体情况,推动这种融合,使其在中国得到更加丰富的发展。
一、“两个结合”包含的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论断从实践上来说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成功的科学总结,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对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产生的原因进行的科学总结,这一重要论断蕴含着以下深刻内涵。
(一)“两个结合”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进一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该理论体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以及广泛且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于全人类来说均是一项伟大的理论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方面,分篇章进行论述,此外还广泛融合了其他多个领域的知识,由此构建了其丰富多元的理论体系。“两个结合”论断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的解释为根本的、主要的、本质的,按照此解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其理论不会随时间而过时,要区别于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马克思主义者们所做出的具体结论。
(二)从“两个结合”的内容上来说,需要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充分重视中国的具体实际,以及与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时所发挥的作用。中国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此来坚定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程,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所以,必须实现结合才能实事求是地了解中国情况,提出适合中国情况的解决方案。
(三)在“两个结合”的理念中,除了强调其与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以外,还需要特别强调其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重要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代代相传、发展演变的一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且内涵深刻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记录着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体现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当然在其发展过程中受社会历史局限性,存在封建糟粕的成分,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论断,更加强调的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通过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以此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更符合中国国情,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而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的共产党人,他们在为中国的发展之路进行不断探索时,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使之在中国发展的各个时期发挥作用,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形成适合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和发展道路,形成顺应中国老百姓的思维模式和话语体系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应用的丰富和发展作贡献。
在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是第一个结合内在包含着第二个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包含着中国的文化,但在今天,立足新发展阶段,在国际国内发展变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对内提升中华文化自信,对外提升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影响力。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给予我们历史的智慧和政治的智慧。
二、经典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开放性。其本质为真理性理论,而不是教条的刻板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是能够跟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理论,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丰富自身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曾根据1848—1872年无产阶级革命进行的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指出《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说法是不合时宜的。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序言中也明确表示,这些一般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但在具体运用时,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和所应用国家情况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得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观点。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是教条的理论,不能机械、刻板地去理解,而是在应用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时,结合每个国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考量。因此,在全球无产阶级革命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不断吸收人类最新的思想成果,并根据各国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时代的相应特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继承和改进,以便更好地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情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曾经的三大文明古国,虽然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优秀的古代文化,但都已经断代,而中华文化却从未中断,之所以未中断在于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吸纳一切文明成果,不断同化发展外来文化,为我所用,以此促使自己发展壮大。在中华文化中,倡导一种“有容乃大,大乃久”的思想,这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融合提供了基础。中华文化以其包容性和广泛性的广阔胸怀,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二者具有相通性。马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迅速得到广泛接受,同时也催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具有相通之处。
1.从唯物论方面来看。马克思吸取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透过现象把握本质,面对多姿多彩的世界,回答了世界的本原问题,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这一理论基石。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闪烁着许多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比如,春秋时期道家提出的“五行说”,虽然把世界的统一性规定在五种具体的物体上,但坚持了唯物论。
2.从辩证法方面来看。马克思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内核,提出了唯物辩证法。在中华五千年文化长河中,朴素辩证法思想更是源远流长。比如,阴阳说、五行相生相克,这些思想都已经认识到世界万物的矛盾性与差异性,再如春秋时期老子提出了“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对立范畴说明事物矛盾的普遍存在,提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指出了事物的变化发展等,这些思想与马恩所揭示的事物发展中固有的规律是相一致的,也足以证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古以来就有辩证思维的传统。
3.从认识论方面来看。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存在着对“知行”关系的论述。比如,荀子曾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的观点等,论述当中所包含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与马恩所论述的有相似之处。
4.从唯物史观方面来看。马克思科学指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直接动力,肯定了人民群众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同样存在重视民本思想的论述。比如,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提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朱熹提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程颐提出“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等。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思想理念和道德准则,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共通之处,这使得中国的知识分子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能够坚守正道并不断创新,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在东方世界的发展和繁荣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融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在理论层面上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其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能够不断扩充并发展原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更加适应中国国情,对于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分析,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不管世情、国情如何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科学社会主义为基本原则,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使命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功的重要保障。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也凸显了其在中国发展与建设中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中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也展现了其使命担当,且能根据民族特点、文化价值、时代特色,赋予中国特色,使之更接中国地气,更符合中国国情,更贴近中国人的需求。再回首百年,革命时期,党根据中国革命的特殊情况,提出了与西方不同的革命道路,在这之后,中国人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代一代的领导集体结合中国实际,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在中国走向强起来的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前人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方案,这些方案也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价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次发展。
在未来,我们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引领下焕发新的生机。同时,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应用的过程中,充分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逐渐展现中国特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贡献。这种融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发展实际,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有助于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最终,这种融合将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的中国社会。
(二)在实践层面上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有利于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能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并以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的梦想不是简单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在离梦想实现越来越近的今天,面对国际国内复杂情况,更需要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来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的认同感,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人文思想、道德理念等都给我们重要的启示。在实现伟大梦想过程中,我们继续挖掘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而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
四、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两个结合”的路径
(一)认真学“真经”。我们应该认真地学,深入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首先,潜下心来读原著、品原著。分析原著形成时所处的历史背景,结合背景去了解和把握原著的思想内容。其次,认真学习专家的解读、专家的报告。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思考,使其内容内化于心。再次,通过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在于与时俱进。最后,通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不仅能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国情和时代要求,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思想,并以严肃的态度,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发展与进步的智慧和力量。
(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创造、传承和发展的,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丰富多样且内涵深远。中华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特别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是民族之根,应该用心传承。首先,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体系,重点关注儿童阶段的教育,加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一以贯之到中学、大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成为人们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精神价值追求。其次,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双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特征,创新性传承。在信息时代,利用好互联网、小视频、抖音等新媒体的特点,积极挖掘文化资源,使其更加符合大众的接受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新起来、活起来。
(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必须与时俱进地推进“第二个结合”。这意味着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注重理论和实践探索,作为具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坚持守正的同时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出现,使其今天能够发挥作用。两者的结合不会是一次性、永久性的,因此,在新的征程上,需要使其不断融入社会主义实践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实的推进,针对不同的问题作出解答,与时俱进地推进“第二个结合”的完成。
五、结语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内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并在中国本土发展中,逐渐累积经验并不断发展,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融合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适应中国的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我们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根本原则,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应用于中国具体实际,推动理论创新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坚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捷.“马克思主义行”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经验[J].现代哲学,2021(5).
[2]辛向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J].理论探讨,2022(2).
[3]李庚香.从一个“相结合”到两个“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融通性探析[J].领导科学,2021(19).
[4]王东红.以提炼展示为基础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策——基于习近平关于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2(3).
[5]王光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融通[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2(2).
[6]胡钧,施九青.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1(5).
[7]刘建军.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6).
[8]张小平.百年奋斗成就的思想密钥——在“两个结合”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J].人民论坛,2022(23).
[9]姜辉.“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途径[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