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626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通过采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来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FDC方案治疗。结果: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5%,对照组为86.05%,P<0.05;痰菌转阴率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88.37%,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65%,对照组为13.95%,P<0.05。结论: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FDC治疗能够促进病灶吸收、痰菌转阴,并提升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活动性肺结核;FDC;安全性
肺结核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疾病,指结核分歧杆菌感染之后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者的肺部、胸膜、气管以及支气管等出现结核病变,活动性肺结核是指患者具有肺结核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例如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痰中带血、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1],对该类患者需要积极进行药物治疗,从而抑制病原菌,消除临床症状。传统抗结核药物治疗由于用药种类较多、疗程长、用法复杂,导致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相对较低,影响其整体疗效[2]。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FDC)是指将不同类型的药物严格依据配比所制成的复合制剂,本文将探究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通过运用FDC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常规信息资料
样本抽取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地点为我院,疾病确诊结果均为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样本数量8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各组病例数量均为43例,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3例、20例;年龄最低28岁,最高72岁,均值(43.63±5.22)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3年,均值(7.65±1.15)个月。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2例、21例;年龄最低26岁,最高73岁,均值(43.65±5.21)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4年,均值(7.63±1.16)个月。2组上述各资料横向对比均差异微小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为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即2HRZE/4HR,疗程为180天,强化期用药方案如下:异烟肼(INH)0.3g/d;吡嗪酰胺(PZA)1.5g/d;利福平(RFP)依据体重,<50kg者为0.45g/d,体重≥50kg为0.6g/d;乙胺丁醇(EMB)依据体重<50kg者为0.75g/d,体重≥50kg者为1g/d,连续治疗60天后其痰菌检查结果为阳性者需要将强化治疗时间继续延长1个月,方式同上。患者继续期用药方式如下,INH0.3g/d;RFP依据体重,<50kg者为0.45g/d,体重≥50kg者为0.6g/d,连续用药治疗4个月。观察组患者采用FDC方案治疗,总疗程为180天,其中强化期为FDC(2HRZE/4HR)口服,包含异烟肼75mg、利福平150mg、吡嗪酰胺400mg、乙胺丁醇275mg/片,体重<55kg者为3片/次,1次/天,体重≥55kg者为4片/次,1次/天,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复查痰菌结果为阳性需要将强化期延长一个月,用药方式同上。继续期则采用FDC(HR)治疗,规格如下:异烟肼100mg、利福平150mg/粒,口服,体重<50kg者为3粒/次,1次/天,体重≥50kg者为4粒/次,1次/天,连续口服治疗4个月。
1.3评价规范
(1)2组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后对比其病灶吸收情况,分为完全吸收(即病灶消失)、缩小(病灶面积缩小≥30%)、不变(病灶面积所有缩小,且不足30%,或面积不变)、恶化(病灶面积增大),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完全吸收例数+缩小例数)/总例数*100%。(2)统计2组治疗6个月末的痰菌转阴率。(3)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用药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皮疹、关节疼痛、头痛头晕等。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涉及数据均利用SPSS22.0分析,文中计量资料所涉及的数据标准差其表示方法为:(±s),均施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表示为:[n(%)],均施以χ2检验,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灶吸收情况组间横向对比
病灶吸收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35%(41/43),其中完全吸收19例,缩小22例,不变2例,恶化0例;病灶吸收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05%(37/43),其中完全吸收12例,缩小25例,不变5例,恶化1例,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为观察组较高P<0.05。
2.2痰菌转阴率组间横向对比
痰菌转阴率观察组为97.67%(42/43),对照组为88.37%(38/43),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痰菌转阴率为观察组较高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横向对比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4.65%(2/43),其中胃肠道反应1例,关节疼痛1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13.95%(6/43),其中胃肠道反应2例,肝肾功能损害1例,皮疹1例,关节疼痛1例,头痛头晕1例,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横向对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临床中结核病的患病人数依然较多,近年来研究[3]发现耐药结核病是导致结核病患病率升高以及患病人数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而患者较低的治疗依从性非常容易引起耐药结核病的出现,对于肺结核患者积极探寻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进一步简化处方,避免药物滥用,确保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利于提升整体疗效,避免发生结核病耐药情况。FDC通过将不同的抗结核药物严格依据比例制作为复方制剂,能够确保其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更好的简化患者的药物处方,便于患者日常服药,从而确保其用药依从性,对于预防结核耐药有重要价值。而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采用FDC治疗,该组患者的病灶吸收总有效率以及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期间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观察组较低,提示与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相比采用FDC治疗方案更有利于提升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整体疗效。
综上所述,对于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采用FDC治疗能够促进病灶吸收、痰菌转阴,并提升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旭. 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40例疗效观察[J]. 药品评价,2021,18(4):239-241.
[2] 魏来. 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剂在初治肺结核治疗中的效果探讨[J]. 健康之友,2021,15(16):156-157.
[3] 薛建华,吴香香,董沛晶,等. 加味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方案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20,42(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