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2

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研究

张秋艳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后勤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审计工作的展开是为了更好的评估组织的财务状况及合规性,现今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审计风险不断提升。本次研究分析探讨了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以期帮助行业人员更好的应对审计风险,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关键词:审计;风险;防范;控制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今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不断增高,审计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影响财务的合规性,还会带来声誉损害。审计风险主要包含管理风险、信息风险、法律风险等等。如果内部管理不完善很容易影响审计的真实性,而信息技术则会影响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所以还需加强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做好风险防范,避免财务数据遭受破坏。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法律合规意识,在复杂的审计环境中能够更高效的展开工作,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一、审计风险环节因素

(一)审计抽样的风险

在审计程序当中抽样是非常常用的方式,通过选择部分进行检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审计抽样也存在一定风险,首先,容易出现误差。因为只检查了整体中的部分数据,所以不能代表总体特征,样本不够充分很容易影响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抽样框架不完整。审计人员在抽样过程中没有建立准确框架,很容易导致数据的遗漏,导致抽样不全面[1]。最后,风险评估不足。审计人员没有充分评估抽样过程中的风险,很容易忽视潜在的问题,给结果带来不良影响。

(二)审计报告环节的风险

审计工作结束前需要提供审计报告,要对财务报表的合规性与准确性提出意见,在这一环节中也存在风险因素。审计报告中如果存在遗漏或数据错误,就会给财务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如果报告中的表述不准确,容易产生歧义。审计人员在提供审计报告时也需承担法律责任,如果存在严重的错误很容易引起法律纠纷。

(三)审计目标控制风险

所谓的审计目标控制风险就是指在审计时出现无法完善审计目标的潜在风险。例如,在审计之初,便没有明确的审计目标和范围,那么审计人员工作展开方向便会不明确,影响工作效率。此外,缺少足够的时间和人力,也会影响审计的覆盖范围,无法达到全面审计的目标。在审计时没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或工具,也会导致效率低下,无法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审计工作展开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人员的高效配合,如果缺少沟通机制,那么很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影响审计的协同性。

二、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

要想做好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首先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展开全面的风险评估,有效识别内外风险。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标注好关键控制点,并且及时总结潜在的风险源。接着还应制定内部控制规定,包括财务报告、资产管理方面的控制规定等等。一定要让企业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明确不同人员的职责,规定权限,防范内部不规范行为。同时还需建立信息系统,做好数据备份工作,重视网络安全问题,严格控制好访问权限,这样才能保障内部财务信息的安全性[2]。除此之外,还需定期展开内部审计,及时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发现潜在问题,防患于未然,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持续改进,结合企业发展实况与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好优化调整。这样才能让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通过以上举措,可以建立起更加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财务报告准确性的同时,降低审计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减少审计误差

审计风险防范还应通过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减少审计误差的产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审计工作中也应积极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升准确性。例如,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帮助审计人员发现潜在风险问题,能够减少数据失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自动检测数据。用更科学、全面的采样方法,降低审计误差,确保抽样结果的准确性[3]。在审计工作中还应积极推动实时审计,展开持续监测和反馈,能够减少对历史数据的依赖,降低因为数据过时而产生的误差。此外,还应在工作中强调合作,减少个体主观判断的误差。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够更好的推动审计流程的展开,降低风险。通过采用以上方法,审计人员可以不断提升审计技术和方法,减少审计误差,提高审计工作的准确性,降低潜在的审计风险。

(三)引入风险管理模式,避免数据遭到破坏

引入风险管理模式有助于审计风险的预防和控制,可以有效避免数据遭到破坏。在审计展开之前,应展开风险识别,主要为内、外部风险。对于可能造成数据破坏的因素进行重点关注。像是系统故障、网络攻击等,一定要提高重视程度。接着,要对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方法,对每种风险都要列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在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对于那些重要的信息数据做好备份。此外还应该制定完善的紧急应对计划,对于可能出现的审计风险,制定风险应对计划,明确审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只能和行动流程,这样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做出反应,避免问题扩大化,降低损失。最后还应在审计工作中最好技术安全措施,像是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能够提高系统的抵抗恶意攻击和数据破坏的能力。在审计中对于已经识别的风险,评估控制举措的有效性,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风险管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通过风险管理,审计人员可以充分考虑数据破坏风险,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4]。助于避免审计过程中数据遭到破坏,提高审计的准确性。

(四)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有助于预防审计风险的发生。通过制定培训计划,充分提高培训的科学性。培训应包含审计的方法、技术更新、法规政策等,让审计人员能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可以采用导师引领的方式,让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带领新人,传授实践经验。通过组织分享会,让审计人员分享自己遇到的案例、获得的经验教训,能够提高团队人员的问题解决能力。培训不能只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注重软件技能,尤其是在新技术更新特别快的背景下,更应该提高审计人员的软件应用技能,使其能够更好的适应行业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培训形式,应该创新培训方法,比如在线培训、研讨会等,满足不同审计人员的学习需求,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收集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实际需要相符。通过以上方法,审计团队能够建立起更专业的培训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助于团队更好地适应变化的审计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结束语:

在审计工作中面临着诸多风险,还应积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改进审计技术和方法,减少审计误差。引入风险管理模式,避免数据遭到破坏。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通过以上举措,能够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晋佳. 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策略探讨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4, (04): 29-32.

[2]魏少文. 基层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J]. 今日财富, 2023, (23): 110-112.

[3]田泽华. 企业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和风险成因分析及其防范 [J]. 现代企业, 2023, (11): 57-59.

[4]陆斌. 审计风险防范与管理研究 [J]. 经济师, 2023, (10): 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