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烟台261400
【摘要】目的:心肌梗死是目前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心内科治疗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探析临床内科之心肌梗死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入组样本,对比临床内科应用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参照组为80.56%,在血管再通率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临床内科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关键词】临床内科;心肌梗死;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错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及工作压力,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而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的发作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发生堵塞而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患者常伴有胸痛、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以及大汗等【1】,容易产生濒死感,严重时会出现休克现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尽快恢复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供应,缓解心肌缺血缺氧,避免进一步扩大缺血及梗死面积是治疗心肌梗死的关键【2】,及时治疗可以很好的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以疏通扩张心血管为主,采用抗凝镇痛等药物治疗,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入组样本,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为保证研究的科学严谨性,所有患者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患者充分了解研究方法、目的,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干预,临床资料无缺损,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无自主生活能力者、合并存在风湿性心脏病等其它心脏疾病者,严重感染患者、患者近期接受过大型手术治疗、合并恶性肿瘤者,有认知、沟通障碍者、持续性心律失常者,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者,研究之中所涉及的计量、计数相关数据均纳入到统计学软件之中进行处理,且各项资料指标间P>0.05,可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x±s)
组别 | 例数 | 男性/女性 | 平均年龄(岁) | 平均发病到接诊时间(小时) |
参照组 | 36 | 16/20 | 56.58±7.13 | 5.35±2.09 |
实验组 | 36 | 19/17 | 56.84±7.09 | 5.68±1.42 |
1.2 方法
1.2.1参照组:患者入院后及时予以心电图检测和检查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等,详细掌握患者的脉搏及血压状况,并详细掌握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保证呼吸道通畅,以及吸氧、镇静、心电监护和缓解疼痛等一般治疗,口服阿司匹林治疗,300mg/次,1次/d。
1.2.2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剂量为10U瑞替普酶与5-10mL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后给予静脉注射治疗,注射时间>2min,30min后重复给药1次,同时做好持续心电监护、吸氧以及对症干预等措施。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血管再通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21.0 软件进行研究结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²检验。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100%)]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参照组 | 36 | 12(33.33%) | 17(47.22%) | 7(19.44%) | 29(80.56%) |
实验组 | 36 | 20(55.56%) | 14(38.89%) | 2(5.56%) | 34(94.44%) |
P | / | / | / | / | <0.05 |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对比[n(100%)]
组别 | 例数 | 治疗后30min | 治疗后60min | 治疗后120min |
参照组 | 36 | 6(16.67%) | 12(33.33%) | 29(80.56%) |
实验组 | 36 | 13(36.11%) | 23(63.89%) | 34(94.44%) |
P | /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心机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破碎,导致血栓的形成并阻塞冠状动脉【4】,心肌梗死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群体中,患者通常表现出强烈胸痛感及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胀、身体发热等相关症状,针对心肌梗死采用心内科治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安全、可靠、疗效确切等方面。
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疗能够对血小板聚集起到抑制作用,并进一步改善微循环,在治疗过程中,瑞替普酶属于第三代溶栓药物,能激活纤溶酶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效果显著【5】。阿司匹林可以经由花生四烯酸对血栓素 A2 转化途径起到有效的抑制效果,且进一步对前列腺素与血栓素 A2 释放产生影响,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及聚集状态,发挥抗血栓作用,对各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综上,临床内科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疗临床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SHIYOVICH A,BENTAL T,PLAKHT Y,et al.Prediction of mortality in hospital survivors of STEMI;external validation of a nove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ognostic score [J].Cardiovasc Tevasc Med,2019,20(2):96-100.
[2]岳巧霞.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21(8):1462-1464.
[3]王照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的规范化治疗及其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月刊,2020,15(14):197.
[4]王辉.阿替普酶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血GDF-15、GMP-140、sCD40L水平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9,28(04):490-494.
[5]杨春华.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MACE发生率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4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