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2
/ 1

房屋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处理技术

武春河

  232325198106071259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提升,建筑业在如此大好的发展形势下规模迅速扩张,建筑施工技术随着规模及数量的扩大而迅速提升。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桩基础成为较为多见的一种施工形式,实际施工中,由于需要进行较长的施工准备,以及对于建筑预制桩基础施工的施工规划。本文分析了预制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处理技术

引言

目前,建筑工程中常用的预制桩结构以钢筋混凝土为主,其基础抗弯性能强,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剪效果,尺寸限制性较低,可以采用经典施工方式进行操作。因此,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项目。通过对预制桩基础技术概念进行探索,结合实际施工常见问题分析技术流程,可为未来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做好准备,具有推广价值。

1. 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意义

桩基础就是指基桩和桩顶承台一同构成的整体。如果桩身全部处于地下,承台底面和土面直接形成接触,这种桩基称之为低承台桩基。如果桩身有部分超出地面,承台底面没有和地面形成接触,这种桩基称之为高承台桩基。桩基础技术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较多。桩基础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大幅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在遇到重大地质灾害的时候可以形成有效的抵御。比如,在唐山大地震中,采用了桩基技术的建筑物,其受到损害的程度普遍低于普通桩技术的建筑物。这一实例也证明了桩基础技术具有提升建筑物稳定性的效果,在外力冲击下,发生变形的概率和程度都较小,是提升建筑物地基性能和减轻地震灾害破坏的有效手段。

2. 预制桩施工方式的适应范围

2.1 锤击成桩

在应用预制桩技术时,锤击成桩法因其使用重锤击打使桩打入土体,这种成桩方式应用地质范围较为广泛。但由于锤击成桩方式在施工中会产生振动和噪声,限制了这种方式在市区和居民区使用。

2.2 静力压桩

锤击成桩施工对周围环境容易产生影响,而采用静力压桩技术则可以对环境没有污染。静力压桩机在运行时,可依靠自身重量以及桩架配重有效压入预制桩,确保其能够深入土层之中。此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法相对简单,但其作用力较为集中,因此容易导致土层结构被破坏,需要相关施工人员确保一步到位,避免二次破坏土层结构。但其受到压力值的影响,应用在地质条件较软的地区,地质条件不存在较厚的砂层和砾石层。

3. 建筑工程预制桩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 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在桩基础施工前要做好放线定位,现场环境条件及水文条件,等的勘察工作并且做好必要的现场准备工作结合勘察结果及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准备。在确定准水线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地貌等影响因素,对其土层结构以及力学特性等进行综含的分析,从而为预制桩的选择适用提供参考和依据保证桩基础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2 施工机械操作合理性

桩基础施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要将准备工作与施工过程的控制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的规定来使用机械设备,并且结合施工技术的要求等合理利用设备来完成施工。此外设备的养护和维修要做到及时有效,从而保证机械设备良好的性能使其能够更好的应用到桩基施工中。

3.3 注重电气施工的开展

电气施工是桩基础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在电气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架空设置等方式来保证用电和施工的安全。对于一些防水性能和绝缘性能较筹的旅工用电线拼行及时的更换。

3.4 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桩基土建施工中,要进行必要的培训等工作,是的施工人员掌握基本的施工技术的同时,还要具备安全意识,从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做到集中精力操作机械设备,避免疲劳工作,以保证施工的安全。

3.5 建筑预制桩基础的工程质量控制手段

鉴于在于预制桩基础的建设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只有从落实施工条件,以及加强施工规范人手,以求在整体上提高预制桩工程的建设质量,规避在建筑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质量与相关技术方法具有紧密联系。预制桩基础土建施工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施工过程中要完善预制桩的制作工序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标准的要求。桩基的质量取决于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很多因素。因此,通过施工技术的完善以及施工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对预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任会军.浅谈建筑施工中桩基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6):314.

[2]王正飞.建筑工程施工中预制桩基础技术的运用[J].城市建筑,2015,(33):97.

[3]杨万华.浅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四川建材,2012,(1):182,184.

[4]关振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2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