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902198611020336
摘要:近年来,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业的施工工程当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在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中对所有的混凝土结构物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裂缝,不仅是对外观的影响,严重的甚至直接对整体的安全构成威胁。所以科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城乡建筑物中混凝土结构物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城乡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则;施工技术讲解;
1城乡建筑结构概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注重概念设计。重视结构选型与平、立面布置的规则,择优选用抗震和抗风好的的结构体系,加强构造及节点措施。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能,使整个结构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1.1结构的简单性
应将复杂的变成简单。将结构的受力与传力途径设计成越简单、直接和明确就越好。尽可能避免出现以抗扭为主导的关键性传力构件。传力途径越复杂就越容易形成内力与变形的不协调和难以预料的薄弱环节。
同理,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时,应该运用最简单、最直接、概念很清楚地计算方法,切忌使用概念含糊不清,有的甚至连概念都看不出来,系数套系数的繁琐计算方法。
1.2结构的规则性和均匀性
城乡建筑平面规则,平面内结构布置宜采用规则的结构:a、体型(平面、立面)规则,结构平面布置均匀、对称;b、沿竖向结构的刚度、承载力和质量分布均匀无突变;刚度中心荷载作用中心(或质量中心)尽量接近,减少扭转;c、承重结构应双向布置,偏心小,构件类型少,使建筑物分布质量产生的地震惯性力能以比较短和直接的途径传递,并使质量分布与结构刚度分布协调,限制质量与刚度之间的偏心。建筑平面规则、结构布置均匀:a、尽可能采用抗风有利的平面,不宜采用角部重叠和细腰形片面;b、楼板有较大凹入或开有大面积洞口后,被凹口或洞口划分开的各部分之间的连接较为薄弱,宜采取加厚楼板、提高配筋率、设置暗梁等措施予以加强,有利于防止薄弱层的子结构过早破坏、倒塌,使地震作用能在各子结构之间重分布,增加结构的超静定的数量,发挥整个结构耗散地震能量的作用;c、在结构平面的两端或拐角处避免设置楼梯、电梯间;d、合理设置变形缝。
沿建筑物竖向的结构布置宜规则、均匀,避免刚度、承载能力和传力途径的突变,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的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的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侧力宜上下连续贯通,高层设计时宜设计地下室可以有效防止结构滑移,好处多。
1.3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
水平地震作用是双向的,结构布置应使结构能抵抗任何方向的地震作用。一般情况,可使结构沿平面在两个主轴方向均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同时还应具有抗扭转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现在抗震设计计算中不考虑地震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在概念设计中应该注意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和抵抗扭转振动的能力。结构的抗震能力则是结构承载力及延性的综合反映。结构刚度选择时,虽可考虑场地特征,选择结构刚度,以减少地震作用效应,但也要注意控制结构变形的增大,过大的变形将会因P-△效应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
2城乡建筑的施工技术讲解
2.1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国内城乡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保证城乡建筑物质量的根本,也是促进国内建筑行业施工技术全面发展的关键部分。城乡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既要坚持与高层项目建设实际需要相结合的原则,还要严格把握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城乡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城乡建筑的裂缝预防与控制
城乡建筑中混凝土施工中,由于受到人为、外界气候、技术手段、机械作业等原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建筑体地面或墙体出现局部裂缝的现象。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考虑到由于外部气候条件、天气状况的不同,混凝土的结构自然也会有所差异,其裂缝宽度的控制也会有不同的控制标准。为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应注重在控制混凝土升温(1、选用中低热的水泥品种;2、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3、掺加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4、掺加粉煤灰外掺料;5、粗细骨料的选择)、延缓混凝土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改善约束和完善构造设计等方面采取措施(1、设置滑动层;2、避免应力集中;3、设置缓冲层;4、合理配筋;5、合理的分段施工),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做好信息化施工,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2.1.2城乡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在城乡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建筑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检验标准的根本保障。城乡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技术人员一定要根据国家及地区相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调配出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样品,并要将其送到指定的有相关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进行级配强度试验,混凝土施工中要严格按照级配报告的标准进行混凝土调配。在混凝土现场施工环节,技术人员还要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与强度检验,一旦发现水泥、砂、石的配置难以达到标准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制定调整方案,重新进行调配,并重新进行级配强度试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以确保对于城乡建筑整体强度的控制。
2.2城乡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
2.2.1控制网的布置
城乡建筑转换层的结构分为顶层、转换层以上标准层、转换层、转换层以下等四个层面。在城乡建筑转换层施工中,由于受施工范围的限制,为了全面保证施工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各个控制点不遭受破坏,主楼的垂直度和施工测量数据都必须得到有效地控制,各项数据存在某些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有充分应用现代施工技术和测量仪器,是完全可以把误差控制在科学范围之内的。城乡建筑转换层施工中,控制网的布置就是要将施工内容显现在图表中,以实现施工各项内容的有序进行。
2.2.2城乡建筑结构钢筋制作和绑扎工艺
城乡建筑转换层施工中,钢筋作为最主要的建筑材料,对于其应用的施工技术形式为钢筋制作和绑扎工艺。城乡建筑转换层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在钢筋沿体周围固定的距离安置一定数量的U形钢支架,这样不但可以有效保证钢筋的整体垂直度和外部保护层的厚度,而且对于转换梁钢筋的绑扎具有一定的稳固和定位作用。转换梁钢筋的绑扎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来开展和进行,钢筋制作安装前必须弄清设计意图,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掌握现行规范的相关规定,如梁上部的主筋接头要求设置在跨中1/3跨长内,下部主筋接头要求设在靠近支座1/3跨长内。由于梁内主筋多,主筋下料时,必须考虑并调整好每根钢筋的接头位置,以保证主筋的焊接接头相互错开并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只有严格遵守钢筋制作和绑扎工艺,才能保证高城乡建筑施工的基本质量要求。
3结论
总之,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城乡建筑越来越多,工程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采用此以上施工技术,对结构点区的处理,有效地解决了混凝土浇筑的不便,既做到抗震结构城乡建筑结构保障。从宏观上决定城乡建筑结构设计好施工技术中的基本问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强度决定着城乡建筑物的安全性。影响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因素很多,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更好的方法来避免城乡建筑结构裂缝的产生,保证城乡建筑结构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