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全椒县江海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正视这一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找准制约高阶思维培养的主要因素。教师可以通过瞄准课程培养目标,创造高阶思维的培养条件;注重高阶思维培养,提高高阶思维培养质量,以此改变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要求低、心智活动开展少、创新能力和问题求解能力培养要求不高的现实,让高阶思维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从应然走向已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高阶思维能力;策略
引言
高阶思维是学生实现素养发展和能力建构不可或缺的条件,特别是新课改强调转变教学思想,新教材提出“语文要素”的概念,要求教师立足语文要素,从基本方法、学习内容、基本能力与学习习惯等四个维度入手,由表及里、由浅至深地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加强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创新应用。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提高对语文学科的认识,依托所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加强综合练习,收获更多的思维启发和心得体会,为发展自身的高阶思维能力提供支持。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1.1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喜爱
小学语文教学不局限于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将文化背景融入到教学中。教师应当以更广阔的教学视野、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更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轻松愉悦和积极有趣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使学生对语文充满好奇、渴望和兴趣,通过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1.2拓展语文资源,让教师更智慧
高阶思维是指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评价,是较高水平层次上的心理活动或认知能力,集中体现了当今时代对人才发展的新要求,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教师也增长了智慧。
2传统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道受业解惑”是教师职责,既要培养学生的素质、品德等,也要教授新知识,解除学生所面临的疑惑。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围绕学生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的基本任务。高阶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接受培养、引导以及启迪所获取的一种能力。但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传统语文课堂中,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均普遍存在浅层化的情况,可以将这种现象视为一种低阶思维课堂教学,这也决定了学习低阶、知识低阶和能力低阶的情况发生,显然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长期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难以持续保持自己的学习热情,会逐渐失去基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即便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内容进行了巧妙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也难以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难以得到进一步发展。低阶思维与高阶思维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高阶思维不仅体现了人的主体性,更为关键的是能够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本质。但传统小学语文课堂长期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与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相悖,且片面重视知识获取,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处于低阶状态,难以进一步向高阶发展。
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3.1框架构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逻辑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和思维启发,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去整合课文的内容,提取关键信息,以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完整的知识框架。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记忆,还能提高他们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有效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3.3巧于分析、梳理,让能力提升更明显
高阶思维的培养需要基于知识的获取与体系的构建逐级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分析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在头脑中把学习内容由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由各个部分再抽象为整体的认知。梳理就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运用分析、梳理的情况比较多,但是由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容易就问题论问题,影响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知识与知识之间、能力与能力之间的联系得不到贯通,学生在分析、梳理时缺乏内在的联系,形不成规律性、系统性的认知,致使自身思维能力很难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就要巧于分析、梳理,在分析时理清先后顺序、内在逻辑,为进一步解决新问题提供操作性强的思维路径,以系统化的知识储备、规律性的方法习得和层进式的能力提升随学段的提升而提升。
3.3自主学习,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
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需要侧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时,需要从客观角度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难度相应的学习任务。比如,在学生朗读课文时,可以提前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处于一种持续思考的状态,并从课文中提取有用信息。阅读结束之后,学生可以从有用信息中寻找问题答案,并实现对知识点的梳理和归纳。最后,教师可以逐一提问,分析学生的答案,同时针对学生的观点给出个性化的指导,以免学生出现思维上的偏差。
3.4.思维导图展示,促进高阶思维交流
学生在画出思维导图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交流分享和成果展示,由于学生知识储备的差异性和思维方式的局限性,还可让学生画出构建思维导图的思路并进行分享,让学生们从彼此的思维导图中获得学习提示和阅读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开发自身思维,不断完善自身思维导图的信息构成,在阅读知识体系的建构方面能够做到尽善尽美、精益求精。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发挥自身的课堂辅助作用,巧妙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思维导图的相关必备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懂得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可以在资源节约的板块上增强课堂内容的意识转变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生活探索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5在多元评价中提升批判质疑能力
多元化评价对阅读能力提升的价值不言而喻。统编教材选用了非常多的批判性文章,从作者的描述中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立场,把握作者的情感。学习这些文章对培养学生批判性的阅读习惯有很大的帮助。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拓展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习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站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的角度对文本内容进行批判性质疑,加深对现实的认识。
结语
综上所述,高阶思维能力是学生实现语文素养良好发展的关键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立足语文要素,采用多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为学生形成高阶思维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寿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J].学周刊,2022(26).
[2]唐思远.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2(22).
[3]陈静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5).
[4]魏战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对策[J].学周刊,2022(13).
[5]黄丽丽.高阶视域下课外阅读的反馈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8(5):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