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钱清街道西江幼儿园
良好班级常规的培养是班级集体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迫切需要。构建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一切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对于些自理行为差、感情依赖性强的小孩子来,刚刚离天家庭,离开父母,管理起来十分困难。为此,加强幼儿园小班班级常规管理十分必要的。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引导幼儿自我管理
1.利用游戏建常规
小班孩子年龄小,天性好玩,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和特点,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游戏化的方法引导孩子,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让孩子在各种各样有趣的游戏中学习常规教育。
入园时,我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规则绘制成形象有趣、色彩鲜艳的标记图,设置在相应的各个区域中,并组织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标记,并找出自己的标记朋友,久而久之,使幼儿很快地记住了自己的标记,学会找自己的杯子和毛巾等日常用品,用完后能主动的放回原处。我还通过智力游戏“猜猜我是谁”,加深幼儿对班上老师的认识,对小朋友的认识,增进与老师、小朋友的感情。
2.创设情境建常规
开学初,孩子玩具容易乱扔、乱放,特别是班上最调皮的几个小男孩,经常玩具到处乱丢,从来不愿意收放好,老师不管是哄还是奖红花,都不管用,这样 如果教师常常包办代替,替孩子们收拾玩具,势必违反了《纲要》中“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这时作为教师应放手让幼儿学习逐步进行自我管理,于是针对这一状况,我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把玩具宝宝送回家”,通过游戏里情境,让孩子们逐步学会玩好玩具要放回原处,当幼儿在收拾玩具的时候我就说:“孩子们,送玩具回家了。”如果,有些孩子动作较慢,或者还想玩时,我就以玩具的口吻说:“怎么我的汽车宝宝还没有回家呢?”这时幼儿会很快地将玩具放回自己的家里。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收拾玩具根本不要老师提醒,孩子间就能相互提醒,做到井井有条。
用拟人的方法引起幼儿的兴趣,午餐后的散步常发生追跑现象。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对他们说:"咱们来学小乌龟走路好吗?"幼儿特别感兴趣。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效果。
3.互相讨论建常规
餐与午睡之间的过渡环节,这个时间相对比较长,也是幼儿一天当中的悠闲时刻,孩子们进行如下交流:“你们知道午餐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我们要完成什么事情吗? “小朋友在这段时间里容易犯什么小错误?”等等。通过以上的讨论和商量,最终约定:从午餐吃完开始,老师不提醒小朋友现在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当然”安排的内容会比较丰富而且互动性强,一般是教学活动的延伸或一些益智玩具,如开放部分区角、棋类游戏、拼图比赛及丢沙包等民间游戏等,等全班幼儿都吃完后会安排餐后散步,在享受休闲时光的同时舒缓情绪,为午睡做准备,午睡前还会安排简短的故事分享会,由教师或者一两个幼儿伴随着优美轻柔的音乐讲述故事,让幼儿的心轻下来,静下来,营造温馨良好的睡眠氛围。经过半年的实践,他们都学会了尽快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然后用剩下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尝到了自己管理自己的“甜头”。
二、建立良好的的学习常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学先行,以教学促常规。
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转移,在区域活动时我们经常会看见幼儿遇到自己喜爱的物品会爱不释手,遇到自己喜爱的游戏会乐此不比。对于小小班的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区域,从区域常规到区域操作,是挺有难度的。为此,我绞尽脑汁,煞费苦心。除了在区域时间让孩子操作,其他多余时间我也让孩子操作(如课间休息时间、离园接送时间),尽可能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幼儿也学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因此,对于小班的活动,我们在选择材料和内容时,应考虑深受幼儿喜欢的内容,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主。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在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常规。
2.常规教育要持之以恒。
在孩子的常规训练中,教师应当做到严格要求,且要求一致。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的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不可以这个老师这样要求,另一个老师这样要求;一个硬一个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个老师如果定下了一项要求,必须让另外一个老师也知道,这样,两个老师才能紧密合作。而且,当常规一但确立,就必须要天天坚持,长抓不懈。不能一看到成果就立刻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我们知道,管理幼儿就宛如栽培一棵小树,要时常给它培土、浇水、将它多余的小叉剪掉,使它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对幼儿严格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在制定常规时,可要求孩子们也参与进来,以增强孩子们的自制力和约束力,
3.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为吸引幼儿安静地倾听,在与幼儿交谈时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表情丰富,说话时放慢速度,使他们听清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幼儿喜欢听故事,我就在餐前每天安排一个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图画故事,并一遍讲一边看,幼儿边看边听。让幼儿听一些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儿歌磁带等,当有声有色的话语,伴随着美妙动听的音乐,一遍一遍地去聆听。
例如:小班《吹泡泡》我以吹泡泡的形式导入活动。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泡泡,我们小朋友看看,老师吹的这些泡泡有些什么颜色呢?老师一吹泡泡,这下可好了,幼儿都离开座位,争相去捉泡泡,乱成一团……老师提示,请小朋友坐在椅子上看,听明白了吗?老师重新吹,结果如出一辙。 《纲要》中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当看到有小朋友离开位置去捉泡泡时,自己也加入其中,把老师先前的要求置于脑后。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问题出在班级常规管理上,孩子的行为习惯没有被内化,幼儿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良好的秩序感。
总之,幼儿常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要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和恒心,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从而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小就养成好的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