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1
/ 2

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彭成君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校   

摘要:初中美术鉴赏课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结合相关教学理论,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美术鉴赏;审美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初中美术鉴赏课程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艺术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从关注课本内容、挣脱课本束缚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点,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

二、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要点

(一)关注课本内容,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

初中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基础知识、美术史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课本内容,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首先,通过美术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美的形式、理解美的内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其次,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最后,通过美术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美术风格及其演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历史意识。

(二)挣脱课本束缚,增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

虽然课本是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依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挣脱课本束缚,增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因素,对课本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术活动,如校园美术作品展、美术沙龙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审美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善用课本作品,传授美术鉴赏方法

初中美术鉴赏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平台,其教材所选作品往往都是经过时间考验、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佳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课本作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美术鉴赏方法。在引导学生鉴赏课本作品时,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这包括从作品的构图、色彩、线条等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入手,逐步深入到对作品形式美感的把握。例如,在鉴赏一幅油画作品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画面的整体布局,分析画面的主次关系、色彩搭配以及线条的流畅性等,进而感受作品所呈现出的和谐与美感。除了对作品形式的鉴赏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题。这就需要通过对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情感以及时代背景等方面进行解读。例如,在鉴赏一幅历史题材的画作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讲解作品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还能够在鉴赏过程中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教师还应教授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鉴赏的方法。这包括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美术术语和鉴赏技巧,如对比与统一、节奏与韵律等。通过运用这些美术语言,学生可以更加准确地描述和分析作品的特点和风格,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水平。

(二)补充课外作品,丰富美术鉴赏经验

虽然课本作品是初中美术鉴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仅靠课本作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课外作品,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美术鉴赏经验。在选择课外作品时,教师应遵循艺术性、思想性以及与学生认知水平相适应的原则。这意味着所选择的作品不仅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鉴赏兴趣。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他们的作品进行鉴赏。通过对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课外作品的鉴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广泛的美术领域和更加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打破对美术的固有认知,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通过对比和分析不同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学生还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三)课程联结生活,挖掘生活中的美好元素

美术鉴赏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要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发现并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元素。因此,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课程与生活的联结,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的魅力。

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感受美。在写生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物的色彩、形态和质感等特征,并尝试用自己的画笔将其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还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美术与自然的联系。其次,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设计艺术。在现代社会中,设计艺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家居设计、广告设计还是服装设计等,都离不开美术的参与。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设计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元素和设计理念。例如,在欣赏一件家具设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其造型、色彩和材质等方面的特点,并思考这些特点是如何体现设计师的审美追求和实用功能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思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设计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创意性的美术活动来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手工制作、举办班级美术作品展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和价值。

(四)倡导学科融合,开阔学生审美视野

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倡导学科融合是开阔学生审美视野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美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如将美术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插图进行鉴赏,让学生感受文学与美术的共通之处;还可以将美术与历史相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画作进行鉴赏,让学生了解历史与美术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科融合,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审美能力。

(五)构建美术鉴赏共同体,提升课后美术鉴赏深度

为了提升课后美术鉴赏深度,教师可以构建美术鉴赏共同体。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美术鉴赏交流群,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作品创作等。其次,教师可以定期组织线下美术鉴赏沙龙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讲座、现场指导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构建美术鉴赏共同体,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审美素养。

四、结语

总之,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需要关注课本内容、挣脱课本束缚,明确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同时还需要善用课本作品、补充课外作品、课程联结生活、倡导学科融合以及构建美术鉴赏共同体等具体策略来实施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出具有艺术素养和审美眼光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与美相伴 与美同行——初中美术教学“以美育人”的实施路径[J]. 马成林.新课程,2022(41)

[2]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J]. 兰文江.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审美教学探究[J]. 方超.科幻画报,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