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研究

卜力亚、夏瑞林通讯作者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  长沙  410100

通讯作者:夏瑞林,主要擅长中医骨科护理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护理在骨折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步态训练时间、消肿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运动功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可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骨折手术;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骨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突发性疾病,是指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或连续性被中断,在受到超过自身承受最大强度碰撞时就极易发生骨折,会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需要及时予以治疗[1]。手术是临床应以治疗骨折的常用手段,通过内固定手术或外固定手术可有效纠正骨折端断裂、移位等问题,以此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受限等表现[2]。此外,有研究表明,术后康复护理工作的开展极为关键,但常规护理所呈现效果并不理性,而作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医护理技术,其在骨折术后患者肢体康复护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通过中药内服、外敷、艾灸、推拿等方式,可进一步推动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速度,且安全可靠,深受认可[3]。鉴于此,为进一步验证中医护理技术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促进作用,本文进行了相关对比试验,并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骨折手术患者80例作为试验对象,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中未见组间差异,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均经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为肢体骨折;(2)均存在明显外伤外伤史;(3)循环功能、脏器功能均稳定;(4)均对研究知情了解,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性疾病,或者恶性肿瘤疾病者;(2)精神或意识障碍者;(3)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者。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年龄均值(岁)

上肢骨折/下肢骨折

观察组

40

24/16

48.95±5.20

12/28

对照组

40

19/21

49.07±5.19

15/25

t/x2

-

1.257

0.103

0.503

P

-

0.262

0.918

0.478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本组患者的护理中,给予常规模式,包括进行术前的各类巡视,指导患者完善各项检查,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术中积极配合,监测患者的体征指标波动;术后监督患者康复情绪,依据机体恢复进展指导康复训练、饮食等。

1.2.2 观察组:在本组患者的护理中,给予常规模式联合中医护理。(1)中药内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中医诊断,开具适合的中药方剂(包括桂枝、当归、川芎等),根据医嘱将中药煎煮成汤剂或冲服成粉剂,每日2~3次,饭前或饭后服用。此外,服用中药期间,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2)中药外敷:选择适合的中药药物,如龙骨、牛黄等,制成膏药或煎药浸湿敷料。使用时,将患肢清洗干净,并清除伤口上的血液和分泌物,将膏药或煎药浸湿敷料直接贴于骨折部位,用纱布或绷带固定,避免过紧或过松,每天更换一次敷料。(3)艾灸:合理选取穴位后,选择一块适当大小的艾条或艾绒,点燃后将艾条或艾绒的烟气和热量作用于选择的穴位上,或用艾灸盒等工具进行艾灸,每次艾灸的时间为10~20min,每天1~2次。(4)推拿:指导患者放松身体,坐或躺下,然后用手掌、指腹或拇指等手法刺激穴位和经络,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选择手法,如拨、捏、推、拉等,每次推拿的时间为15~30min,每天1~2次。

1.3 观察指标

1.3.1 时间相关指标: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步态训练时间、消肿时间、负重时间各项时间指标进行统计,并实施组间对比分析。

1.3.2 肢体功能:通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肢体功能评估,分别选用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法)量表完成评估,各项量表均含有多项对应条目,总分值均为100分,且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期间所用工具为SPSS 23.0,经归总划分为计量(符合正态分布)和计数两类,分别用(±s)、[n(%)]表示,并经t、x2值校对,仅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时间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步态训练时间、消肿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时间相关指标比较(±s,d)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

步态训练时间

消肿时间

负重时间

观察组

40

12.25±5.02

15.34±5.24

4.12±1.05

20.33±5.21

对照组

40

23.48±5.28

23.66±5.16

5.67±2.37

26.34±4.20

t

-

9.749

7.155

3.782

5.680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术前术后肢体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运动功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肢体功能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Fugl Meyer

Barthel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观察组

40

52.36±7.51

89.66±8.23

56.71±5.29

90.22±5.31

对照组

40

52.28±7.54

75.16±5.46

55.71±5.46

82.13±8.79

t

-

0.048

9.285

0.832

4.982

P

-

0.962

0.000

0.408

0.000

3 讨论

随着现代中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也逐步融入中医理念,取得了较好成效。对于骨折手术患者而言,不管是骨折自身特征影响,还是手术创伤性影响,均会对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常规护理虽然也可辅以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中医护理技术的联合使用,则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效果[4]

本研究中,观察组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步态训练时间、消肿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运动功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分析原因,中医内服药物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促进骨骼修复等作用帮助骨折术后肢体康复,如桂枝、当归、川芎等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的作用,内服可加速骨折愈合和减轻疼痛[5]。中药外敷也是一种常见护理干预手段,通过直接涂抹在骨折部位,经由渗透作用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防止感染的功效。艾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疗法,通过燃烧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药物成分作用于肢体上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在骨折术后康复护理中,可以选择适当的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足太阳膀胱经等进行灸治,有助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功能[6]。最后,中医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肢体的穴位和经络,以调理气血、活络通经、促进肌肉松弛和关节活动的方法,通过对术后患者进行推拿可以促进骨折术后肢体康复,提高肢体的灵活性和功能,减轻疼痛和肌肉紧张。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对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康复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可提升患者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黎风.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01):137-138.

[2]黄素芳.中医护理方案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有效性[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1):94-97.

[3]曹永菊.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骨折卧床排尿困难患者康复的影响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21,28(05):710-712.

[4]王美玲,刘美丽.中医护理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27):127-128.

[5]包浩月,马跃瑞,席梅荣.快速康复护理结合中医护理在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3,37(05):108-110.

[6]吴维霜,陈丽珊,黄丽珊.特色中医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