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乌鲁木齐市河马泉秋实路路侧带状绿地建设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乌鲁木齐市河马泉秋实路路侧带状绿地建设项目为例

刘骁凡

新疆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本文探讨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实施项目的基本概况。接下来,提出了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包括雨水收集利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铺装材料等方面内容。最后总结,强调了海绵城市理论在实践中所带来的益处,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海绵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完善,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领域,海绵城市理论同样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于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项目概况

1.1河马泉秋实路路侧带状绿地位于乌鲁木齐市河马泉新区,新疆大学(博达校区)西门的南北两侧,秋实路东侧。建设范围北起苏州路,南至华瑞街,总长度2160米,宽20米,总面积为39201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32883平方米,铺装面积6318平方米。

1.2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充分利用水资源,实现雨水入渗、储存、传输和污水净化等功能,提供水资源利用的能力,减轻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困境。2015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23年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乌鲁木齐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干旱缺水型城市,2022年降水量仅有204毫米,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河马泉秋实路路侧带状绿地位于河马泉新区,作为新建片区,各方面设施较为完善,有良好的条件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且通过海绵措施能有效的控制并利用项目区周边的地表径流,缓解灌溉压力。

1.3设计定位

以海绵城市示范点为目标,集休闲、健身、科普为一体的带状公园。

1.4总体设计

主要设计理念:春华秋实 花样年华

项目主要考虑到新大学生以及周边居民的使用,增添了一些游憩休闲场地,通过丰富的植物景观,为使用群体提供一个林荫观叶,芳香疗愈的环境。

设计将山桃、金叶复叶槭、苹果树、梓树、海棠、月季、丁香、鸢尾、黄菖蒲、金鸡菊共十种植物与十个节点及海绵设施相结合,根据植物本身的特性和美好寓意,营造出缤纷丰富的植物环境,形成独特的景观空间。

河马泉秋实路路侧带状绿地兼具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需求,是河马泉新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分,绿地建设应符合新区形象,使其形成功能完善、景观特色分明、生态效益显著的城市绿地景观,有效提升河马泉新区城市形象。

1.5绿化种植工程

绿化工程以乔木、灌木和花卉种植结合的方式,以契合绿地主题理念、营造舒适游赏、休闲空间,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生态效应为原则,选择抗性强、长寿命的乡土植物,植物选择以方便养护的乔木、灌木和宿根地被为主,注重植物季相变化,丰富景观和植物多样性,打造特色各异的绿化景观带。

2.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1雨水收集利用

设计雨水收集系统是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的关键步骤。通过建立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有效地收集、利用雨水资源,减轻城市雨洪排放压力。这些系统包括收集和分流设施、储存设备以及附属的管道和处理设施。利用雨水灌溉植被是一种可持续的绿化方式。通过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被的灌溉,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水资源,还可以为植物提供丰富的养分,促进植被生长发育,并改善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

设计在项目区设置下沉绿地、旱溪、雨水花园、植草沟与园路场地,下沉绿地低于园路和场地10cm,生态旱溪、雨水花园及植草沟低于绿地30-60cm。降水经绿地径流、园路径流和场地径流,最终汇入下沉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旱溪及植草沟中。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措施一:场地内的自然降雨/雪经绿地径流、园路径流和场地径流,最终汇入下沉绿地旱溪、雨水花园、植草沟等一系列生态设施中,通过自然的方式回收利用区域内的自然降雨/雪,超出土壤渗透能力的雨水和雪融水再溢流排入雨水管进入秋实路泄洪渠中。措施二:增加3处生态旱溪作为冬季堆雪点,以自然的方式回收利用周边区域的雪融水。

2.2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绿化景观设计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之一。优先选择本地适应性强、能够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以增加植物的存活率和适应性。同时,要考虑采用多样性的植物种植方案,利用不同植物的花期和果实成熟期,为各类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源。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措施之一。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适宜的植物组合,包括灌木、乔木、花草等,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食物源,吸引各类鸟类、昆虫等生物栖息和繁衍生息,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2.3海绵城市中的景观铺装

使用可渗透的材料是海绵城市景观铺装的基础材料之一。设计通过选用可渗透的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可以促进水分的渗透和循环,减少地面水体的积聚,有效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

3.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意义

3.1 水资源管理优势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水资源管理带来了重要的优势。首先,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将道路绿化与雨水收集系统相结合,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再利用。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城市的淹水风险,另一方面也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其次,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植被和土壤层能够起到良好的过滤和净化作用,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的机会,保护着城市的水资源安全。

3.2生态保护效益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为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显著效益。首先,道路绿化景观设计能够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繁殖条件,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其次,绿化景观中的植被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同时,植被还能够吸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此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湿地和河流等水体,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保护和恢复了生物多样性。

3.3 改善城市微气候效应

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的微气候效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首先,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树木和植被能够提供阴凉和遮挡作用,减少城市中暴晒的面积,降低气温的上升速度,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其次,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旱溪和雨水花园等水体,通过蒸发散热的作用,能够冷却周围的空气,形成湿润的微气候环境。此外,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植被和水体还能够调节城市中的湿度,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改善空气品质。

结语:海绵城市理论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通过合理应用海绵城市理论,我们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然而,要实现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最大效益,还需要政府、设计师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与合作。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海绵城市理论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滢丹.基于海绵城市理论的道路绿化景观设计[J].门窗,2019(10):94.

[2]王聪,刘相岚.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4):193-194.

[3]丁一宁,谢皓,宋玉瑶.海绵城市理论在街道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9,41(0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