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8
/ 2

传统村落中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以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为例

万联佳 戴仕俊

1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2南京市浦口区星甸街道办事处,江苏 南京 210000

:摘要: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是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一直延续着围水而居的传统聚居方式,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反映了村落民间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对传统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与发展,是传统文化基因的活态保护和延续,也是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

关键词:星甸;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活态保护

浦口区星甸街道石村村驷马组地处苏皖交界,位于星甸街道西侧,北依驷马山,东邻驷马山河,山水汇聚,人居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已有一定规模的先民在此聚居。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建都,对驷马组所在区域的经济、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明洪武九年(1379)设置江浦县,今石村所在区域作为京畿重地,尽归应天府直接管辖。明洪武十四年(1381)造黄册、定名、匠籍,山东、浙江、江西、安徽等地百姓纷纷流入今石村所在区域,定居建村,繁衍生息。2021 年 7 月,石村村驷马组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江苏省传统村落。

传统村落的保护需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要求“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驷马组从门前塘区域开始发展,一直延续着围水而居的传统聚居方式,后随人口增长,道路建设,出现背山、围水、沿路的发展趋势。明末吴氏从安徽九华山至驷马建村,因该村位于驷马山下而得名;20 世纪 60 年代后,陆续迁入曹姓、张姓人家,最初在门前塘区域聚居,紧靠石宋路,围水而居的格局初步显现;2000 年后随着人口增长,驷马路的建设,村庄逐渐向驷马山脚下发展,聚居范围不断扩在,除门前塘区域继续延续着传统围水而居的状态,村落内其它水塘(锅底塘、大塘底子、段塘、杨塘、干塘、庙塘)周边也逐渐衍生出围水而居的肌理。

1 驷马组的民俗文化现状与调查

驷马组民俗文化丰富,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村落民间文化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更是对当地地域文化及风土人情的充分展示。驷马组民俗文化分为传统口头文学、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等。驷马组民俗文化的全面有效保护与发展,是对传统文化的活态保护和延续,对乡村振兴的有效实践,对乡愁的情感寄托。

1.1 传统口头文学

(1)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在浦口地区与项羽有关的历史传说。相传项羽兵困垓下,败走浦口的过程中,汉将灌婴五千骑追及。《史记》中描述:项羽率亲信八百余骑突围,至阴陵迷失道路,复至东城,从者仅剩二十八骑。到石村一山岗时,项羽令二十八骑分四路冲出重围,再次绝地反击,留下驷马山之名。驷马山一战后,项羽身边的勇士基本离散,重情重义的项王保障下属安全后,带着虞姬孤身逃离。今天的驷马组仍流传着项羽的英雄故事,项羽忠肝义胆的精神镌刻在驷马村民的血液里。2007 年入选南京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2009 年入选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2 传统舞蹈

(1)星甸龙舞。龙舞也称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人们通过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石村村的传统的“舞龙”习俗在 80 年代较为盛行,在建党 80 周年时,石村“舞龙”节目代表浦口区在市五台山体育馆进行表演。目前村落正致力于恢复这一传统习俗,组建龙舞队,在节日组织龙舞巡游活动,为村落增添热闹的节日气氛。2020 年入选浦口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花船。花船又称彩船、旱船。“船”用竹篾扎制,外饰以绸布镶帮,中间一盖花顶亭,四个亭角各系一盏花灯。表演时,盖花亭中的女性身着艳妆,随着节奏舞动花船。船头为撑船老头,扮相滑稽,俗称“三花溜子”。船尾由老太婆掌舵,也由男性扮演。

(3)花挑子。花挑子通常与花船联合表演。花船居中,花船左右各有一两个花挑子,每个花挑子左右各有一个艳妆的姑娘,她们扭着十字步合着乐曲的节奏,边挑担边演唱。

1.3 传统技艺

(1)豆腐制作技艺。传统豆腐制作技艺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技艺,驷马组作为浦口区最偏远的边贸集镇,也同样传承着这一传统技艺,受到周边村民的广泛欢迎。豆腐制作工序主要有:泡豆、磨浆、滤渣、煮浆、点兑、成型。

(2)手工挂面制作技艺。手工挂面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面食,是以小麦粉添加盐、碱、水经手工拉制悬挂干燥后切制成一定长度的干面条。制作工艺主要有:和面、醒面、盘条、绕条、二次醒面、拉条、三次醒面、上杆、二次拉长、下杆。

(3)打铁技艺。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盛行于 20 世纪 80 年代前的农村,这种工艺虽然原始,但实用性强。打铁主要有下料、烧炉、烧铁、打样、淬火、模棱、标记等工序。石村仍保留传统打铁技艺,铁器成品既有农具,也有生活用品。据村民说,抗日时期,石村村的打铁工艺曾为新四军与地方刀会打造武器,这是军民同心的重要见证。

(4)竹编技艺。竹编是一种将竹子剖割成竹篾片、竹篾丝后,将其编织成器物的工艺技术。竹编起源很早,其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竹编的基本方法是将两根竹篾片或竹篾丝交叉而放,用压、挑等不同的交织方法来组成十字、人字、六角、螺旋等纹样。石村竹编编法多样,其成品种类丰富,有竹篓、竹篮、竹簸箕等,兼具美观与实用性。当前,村庄立足于传统竹编技艺与文化创意的有机融合,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构筑文创发展格局。

2 民俗文化的保护目标与策略

驷马组的历史文化保护目标,不仅要保护驷马组历史文化遗存、特色风貌及其相关的环境要素,留住乡愁记忆,也要发掘驷马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延续驷马组传统生活生产方式,实现村落活态传承,同时需考虑协调遗产保护与村落发展的保护优先、统筹兼顾,提升乡村活力,实现带动乡村振兴。

驷马组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是驷马组历史文化的保护,其保护策略具体包括:

(1)深入挖掘村落历史文化内涵。详细调查和挖掘梳理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中各类文化资源,特别是村民生产生活相关的民俗文化资源,构建驷马组的传统资源体系,作为驷马组保护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2)精准保护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村落的历史格局、传统风貌、历史文化遗存和各类环境要素,尊重传统村落的原生格局和生态本底。以村落核心价值特色为依据,根据文化资源的保存现状,精准划定各类保护界线,进行差异化保护,分类制定科学的保护、展示、传承措施,提高村落保护工作的可操作性。

(3)活态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基因。分析村落更新演变中的理念、风俗等文化内核与生产生活方式、建筑风貌、景观环境等物质外显的对应关系,提炼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要素,综合考虑当代村落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确定传承要求与措施,鼓励现代与传统形式的有机融合的活态传承模式,推动传统与乡土特色文化融入驷马组未来的发展建设中。

(4)积极组织民俗文化中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定级工作,实行分级分类保护措施,挖掘驷马组潜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并加以扶持和宣传。

(5)统筹协调村落保护发展关系。协调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在保护优先、统筹兼顾的原则下,综合考虑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和村落发展要求,充分利用传统资源,融入现代产业,植入当代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产业、文化、村落三者融合发展。将传统文化转变为现代、创新的资源,实现传统村落的振兴发展。

3 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利用

深入挖掘驷马组历史文化资源,以“强保护”“促发展”的原则,活态传承驷马组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依托村落内历史空间肌理、传统风貌特色、规划控制建筑,以历史文化、传统民俗为内涵,打造非遗工坊、手工体验馆,利用村内公共空间,延续传统节庆活动。以传统风貌整治为契机,通过“微改造、精提升”等整治措施,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激发村民对村落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助力乡村振新。通过整治村落公共空间,延续村落传统节庆,传承村落传统习俗,创建驷马文化节事活动品牌。

驷马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表

类别

保护内容

建议传承方式

空间载体

传统口头文学

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

在驷马山周边设计项羽四溃山战斗的文化景观,将口头文学编制成册,村内放映项羽传说的影片,活态传承口头文学。

驷马山、村落内公共文化空间

传统舞蹈

星甸龙舞

在村内组织和培训龙舞、花船、花挑子等传统舞蹈,节庆时期,利用村内公共空间进行表演展示,丰富村民生活,活态传承文化传统。

村落内公共文化空间

花船

花挑子

传统技艺

打铁技艺

对于互动性较强的传统技艺,可采用参观体验的方式,为游客提供手工体验服务。

非遗工坊

竹编技艺

豆腐制作技艺

鼓励村内的手工艺人延续传统技艺,鼓励手工作坊的经营。

手工体验馆

手工挂面制作技艺

传统民俗文化是传统村落的灵魂,需要在保护中促发展,在发展中强保护。非遗工坊主要展示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等传统口头文学,以及部分传统技艺,如豆腐制作技艺、手工挂面制作技艺;可以通过书籍、影像放映的方式对项羽与浦口的历史传说这一类传统口头文学进行保护展示;通过提供手工技艺展示、体验以及产品售卖的方式,对传统技艺进行保护展示。手工体验馆可以设置互动性的传统技艺,如竹编、打铁等,是展示乡村各类传统手工艺的场所、工具与工艺流程,提供手工艺体验与工艺品售卖服务。乡村节庆主要是结合村内公共空间,举办传统节庆活动,延续星甸龙舞、花船、花挑子等传统舞蹈。乡村振兴推介馆主要是通过售卖村内“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农产品,以农民为主体,彰显地域特色,体现乡土气息,传承乡村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江浦县地名录》,江浦县地名委员会编,1987年1月

[2]《江浦县志》江浦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12月

[3]《浦口区志》南京市浦口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方志出版社2005年6月

[4]《南京历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王露明、万宝宁,南京出版社201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