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震川高级中学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 215300
摘要:教育这一系统很复杂,涉及到教师、学生、学校、社会、家长和教材等各方因素,教师要教好必须要懂得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百年大业,教育为本。教育求长期,教师求长效,不能近眼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着眼于学生这一个个独特的个体,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教学时将自身特性,学生特点和教材要求等摸清、吃透。本文从教师、教材和学生来把握这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切中肯綮,游刃有余。
关键词:教师;教材;学生
一、 匠人走向专家——终极目标
教师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一门职业?教师何时成为大多数人的兜底选择?这一系列问题曾经带给人困扰。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给人的固化印象是“人人皆可为教师”。也许是忘记了古人将“天地君亲师”放在同一序列,思想家荀子提出“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的观点。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传统不可丢,因此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书记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核心竞争力如此激烈的现代,教育的地位更为显著。教师在任何程度上都是一门职业,教师要走向专业化道路,成为专业性教师。需要向2019年被评为“人民教育家”学习,她曾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不是社会的兜底职业。因此对“人人皆可当教师”这一观念必须拨乱反正。
(一)教师认同感是原动力
之成为一名教师,源于爱学生,源于对教师这份职业的认同。爱学生是教师道德的最低道德底线,同时也是最高道德要求。教师的情感要以爱为驱动力。对教师这份职业具有认同感,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爱学生,爱教育,才能对教育没有懈怠,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在面对还在成长还需汲取知识来不断充实的学生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统整起来,将其有条理有框架地建构起来。
(二)教·学·研一体是路径
教师用教材教只是复杂的教学中的一个小方面,更多的是借助教材搭建的框架,提取出教材中的结晶,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成为专业性教师的过程肯定是教·学·研互动提升的过程。佐藤学在《教师花传书》中提出教师既是专家又是匠人[1],从匠人走向专家的过程也必定经历教·学·研互动提升的过程。匠人也是相对于教育是工业这一维度来说的,对于教学环境的熟悉,教学对象的了解,教学流程的熟练是匠人的特性,他们不会想到太多创造性,只需要站稳讲台。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教研员孙春福老师从乡村学校甪直中学走出,他从叶圣陶在甪直中学的教育实践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思想,可以说他的教师专业生涯的起步也是从那里开始,他在教学中剖析教学得失,广泛阅读书籍,哲学和文艺学居多,他提倡“人和人的差异在于五十本书,一百本书形成巨大的差异”,随着不断的思考,参加教育热点争鸣,逐渐形成自己的课题,深挖一“井”,最终成就特级名师。追溯特级教师的职业生涯不难发现,都以自身教学实践作事实支撑,书籍作理论支撑,不断汲取书籍的营养,最终发挥自身创造性,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去。
二、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教材使用原则
编者在入选教材时通常考虑“文质兼美”这一标准。由此可知教材是经过编者筛选整合后的知识,是需要教师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的教学凭借。教材中的知识看似有限,实则无穷,语文课程并非是杂货铺,语文教材并非是杂货,它有自己的独当之任——引导学生学语文用语文。从小学语文的课后习题“白色——雪白,米白,奶白;红色——火红,桃红,枣红”可以发现在颜色词前面加上各种具体事物,会呈现出颜色的不同程度,从构词特点与形式上可以丰富学生的言语经验,提升其言语品质。从“选一选,连一连”让学生进行词语的配对,可以让学生准确用词,提升其准确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分析文中加点字词可以让学生了解词语的语体色彩和感情色彩。从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锻炼学生丰富多彩的表达能力。努力挖掘教材文本中同一个词的不同的用法,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语文教材可以从文章形式和思想情感两个维度去挖掘,需要注意的是语文的魂——工具性,也就是语文教材的文章形式。
三、教师与学生——农夫与农作物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教育是农业。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教师是农夫,学生是农作物。只有认识到农作物需要呵护,需要施肥,需要光照等,才能够在认识学生上更深刻,才能对学生进行呵护,为他们的成长给予多方面的支持。教师扮演的是学生成长道路上“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学生的成长不光要有舒适的环境,还得有定期的养料,教师需要需要对其勤“施肥”。教育的过程是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一体的过程,教师需要给学生传授相关学科知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够充分汲取营养,教师首先得爱阅读。教师得有专业胜任力,能够有足够的知识,过硬的技术教学生。以前的教师成长之路是断崖式的,从小学到大学是学习期,进入社会后称为工作期。随着知识的更新换代,这种断层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新时代的教育。教师一直不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是无法教当下的学生,是无法给他们进行“施肥”的。学生是一株株的幼苗,需要农夫般的教师在遵循其生长规律的同时,向其浇灌爱心,付诸耐心,加以呵护,方可培养成才。
四、教师·教材·学生的逻辑序列
教师挖掘教材的过程是蜜蜂采集花粉酿制花蜜的化学过程。教师从教材中挖掘出知识传递给学生时就如同蜜蜂从花朵中采集花粉,教师传达给学生的过程就如同将花粉变成花蜜,这并非是简单的传输,而是经过了化学反应,从花粉到花蜜是荟萃精华,聚集结晶的过程。从教材到学生的过程是个性化建构,个性化解读的过程。新课标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对教材的挖掘不应该是线性的,教材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是需要对教材进行自我的建构。教材只是呈现学科知识的载体,并非学习的全部。
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并非单向的线性的传递过程。要明白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学习,从而建构教材之外的知识,达到对教材文本的扩充。学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理解丰富文本,为教师提供教的灵感,教师还可以通过教材本体知识推及更广阔的知识。见仁见智,这需要教师发挥教育机智,促进教材的多元建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共同提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