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建众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830000
摘要:软弱结构面在边坡工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它的发育状态直接决定了边坡的稳定性。因此,准确评估软弱结构面的发育情况对边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软弱结构面的评价,可以有效地识别潜在的边坡稳定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降低工程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软弱结构面;发育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案例分析
引言
软弱结构面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缺陷,如节理、断层和破碎带等,对边坡的稳定性构成重要威胁。研究软弱结构面发育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案例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软弱结构面的特征与分类,并探讨不同的评价方法,可以提高对软弱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认识与理解,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1.软弱结构面与边坡稳定性
软弱结构面是岩石中一种特殊的构造面,通常由节理、断层等构造裂隙形成,具有较弱的力学性质。在边坡工程中,软弱结构面的存在会导致边坡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软弱结构面可能成为边坡滑动的主要滑动面,加剧边坡的滑坡风险;软弱结构面会改变边坡岩体的内部应力分布,导致边坡的变形和破坏。软弱结构面还可能在水文作用下扩大,加剧边坡的侵蚀破坏。因此,对软弱结构面的准确识别、评价以及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软弱结构面的性质和影响,才能有效制定边坡稳定的监测和治理措施,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2.软弱结构面发育评价方法
2.1地质勘探与调查方法
在软弱结构面发育边坡稳定性评价过程中,地质勘探与调查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和信息。野外勘探:通过实地观察,包括地貌特征、岩石露头、断层等进行调查,了解地层分布、产状、变形特征和可能存在的软弱结构面。岩芯取样与分析:利用钻探设备获取岩芯样品,进行岩石性质、结构面分布等方面的试验和分析,可以提供更详细地岩石参数和结构面的信息。地震学方法:通过地震勘探手段,如地震反射法、地震折射波法等,测定地下岩石的速度、折射率等参数,有助于确定地下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位置与性质。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影像解译技术,可观测到大范围内的地表异常现象,包括地形变异、裂缝和岩体移动等,可为软弱结构面的发育提供线索。上述方法的优劣与适用性取决于具体的地质环境和目标,通常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地质勘探与调查,以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这些数据将为后续软弱结构面发育评价提供依据,有助于准确评估边坡的稳定性,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2.2结构面参数测量与分析方法
结构面分布图绘制与数据处理:利用地质勘探数据和岩芯分析结果,绘制结构面在边坡中的分布图,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结构面长度、倾向、倾角等参数。结构面参数测量方法:通过实地调查或使用高精度测量设备(如全站仪、倾斜仪等),测量结构面的位置、倾向、倾角等参数,并记录到相应的数据库中。结构面类型与分类:根据结构面的性质和特征,对结构面进行分类,如节理、断层、褶皱等,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构面参数与边坡稳定性关联:利用已有的结构面参数数据,结合地质力学理论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建立结构面参数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模型。综合运用以上方法,可以全面了解软弱结构面的特征及其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为进一步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此外,不同地质环境和工程需求可能需要针对性调整和优化测量与分析方法,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结构面参数与边坡稳定性关联
结构面参数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联关系复杂且密切,结构面的长度、倾向和倾角等参数直接影响边坡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较长、较陡的结构面更容易成为边坡破坏发生的起始点。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具有不同的应力传递和变形特性,如节理和断层等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方式也不同。结构面在地下岩体内的分布情况会影响边坡的变形和破坏机制,某些结构面可能会形成边坡的滑动面,导致边坡滑动变形。因此,准确测量和分析结构面参数,以及深入研究结构面与边坡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评估边坡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考虑结构面参数、岩体工程特性和边坡结构等因素,可以建立较为准确的数值模型,预测边坡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状态,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确保边坡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3.软弱结构面发育边坡稳定性的案例分析
3.1选取典型软弱结构面边坡案例
在软弱结构面边坡案例中,可以选取一个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例如,某地区山区公路边坡开挖工程中,发现了一处软弱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案例。经过地质勘探和结构面参数测量,确定该软弱结构面为一组北西倾的节理带,长约50米,倾角60度,位于边坡中部。进一步的边坡稳定性评价分析发现,由于软弱结构面的存在,边坡岩体内部的应力集中、变形加剧,导致了边坡局部滑动的风险。通过数值模拟和工程实测监测,发现软弱结构面的存在明显增加了边坡的破坏概率,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来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该案例可以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并为类似软弱结构面边坡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3.2边坡现状与问题描述
该边坡位于山区公路沿线,地形陡峭,岩性为片麻岩,边坡高度约30米,坡度较陡。在进行开挖工程时,发现边坡岩体存在一组北西倾的软弱结构面。这组软弱结构面的长度约为50米,倾角达到60度,其中部位于边坡中央。软弱结构面的存在给边坡的稳定性带来了严重影响。因软弱结构面的存在,边坡岩体内部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导致边坡局部出现应力集中,从而增加了边坡滑动和破坏的风险。经过数值模拟和实测监测,发现边坡的滑移指标超过了安全设计范围,并出现了边坡表面水土流失的现象。由于边坡位于公路沿线,滑动和破坏风险给交通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因此,采取针对性的加固和治理措施迫在眉睫,以保障边坡的稳定性和公路的安全畅通。
3.3工程治理与监测措施
结构面加固:利用高效的支护和加固技术,对软弱结构面进行处理,如注浆加固、植筋锚杆等,提高其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边坡防护工程:设置护坡、挡土墙等防护设施,减轻边坡受力,防止滑坡和坍方风险。定期监测:布设边坡位移监测仪器,定期进行监测,实时掌握边坡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应对措施。雨水管理:加强排水系统建设,防止降雨引发地表水流进入边坡,减少软弱结构面的水文作用影响。提升公路安全措施:合理设置交通标志、限速标识,定期进行路面维护保养,确保交通通畅及行车安全。通过综合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软弱结构面边坡的失稳风险,维护公路交通安全和周边环境稳定。
结束语
通过对软弱结构面发育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与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软弱结构面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通过综合地质勘探与调查、结构面参数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可以准确评估软弱结构面对边坡工程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工程治理与监测措施。在实际工程中,应综合应用多种措施,如结构面加固、边坡防护和定期监测等,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泽松,熊传祥,王涛.发育软弱结构面土坡破坏细观机理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9,17(01):92-96.
[2]岑苏晟.天水地区斜坡体软弱结构面对边坡地震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3]朱雷.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坝基软弱结构面工程地质特性及抗滑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4]刘义高.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07.
[5]李亮辉.顺层岩质边坡软弱结构面原位剪切试验及其稳定性分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