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市天河区 510000
2前海人寿广州总医院 广州市增城区 511300
【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择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10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n=100例,实施护理常规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风险知识掌握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风险知识掌握度、护理质量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重症;护理常规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受社会压力持续升高、人民经济水平增长等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日益升高,导致心血管疾病形成的元素较多,包含高血压、代谢异常、长期吸烟、饮酒、血脂异常、高血糖等[1-2]。基于性别进行分析,男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高于女性,这和男性饮酒、抽烟等行为存在直接关系[3-4]。女性多在绝经后发生心血管疾病,中青年女性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低,诱发因素是不良饮食习惯、心理压力较大等[5]。心血管内科患者的病情大多复杂,治疗难度较大,容易进展为重症[6]。重症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护理风险,包含摔倒、坠床等。一旦发生护理风险,不仅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而且会影响临床治疗,诱发医疗纠纷。主动预防护理风险事件,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可维持良好护患关系,促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此次研究分析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相关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4年1月,选择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重症患者进行研究,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女各有61例、39例,年龄27-76岁(51.89±5.66)岁。观察组:男、女各有58例、42例,年龄26-76岁(51.43±5.62)岁。比较两组资料,不存在差异(P>0.05)。
纳入标准:(1)年龄>25岁;(2)意识清醒;(3)配合护理。
排除标准:(1)智力缺陷;(2)精神失常;(3)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常规管理: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做好相关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异常;基于患者疾病诊断结果,及时进行相关治疗,保证治疗操作准确可靠,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基于患者病情,创建静脉血管通道,保证通道可靠有效;遵从医嘱定时用药,完成用药后需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
观察组,护理风险管理:(1)创建小组:针对心血管内科的重症患者,成立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优秀责任护士均是小组成员,均拥有丰富经验以及较高素养、良好工作态度。其中护士长是小组长,小组长需安排小组成员一起学习护理风险管理意识、原则、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基于心血管科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既往护理经验,拟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为保证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有效性与科学性,护士长与小组成员需定时进行小组会议,总结分析重症患者的实际护理情况以及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积极分析各种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护理风险管理方案,保证管理方案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尽可能发挥护理风险管理的作用。(2)人员培训:积极调查护士的工作能力、专业知识、责任意识、整体素养,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事件应对能力、识别能力以及预防能力。基于评估结果与调查结果制定符合护士的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包含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以及风险规避能力等。还需针对心血管科重症患者的个体情况以及常见护理问题,拟定相应的培训方案,让护士进一步熟悉心血管科重症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拟定相应的护理应急预案,保证护理风险管理落实到位,灵活、主动、准确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主动预防护理风险。定时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带领全体护士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诱发原因,提高护士对该类护理风险事件的熟悉度,帮助护士树立主动预防风险事件的意识,增强护士的整体素养,进一步强化护士的风险识别、应对能力。(3)护患沟通:为保证护理风险管理的执行效果,在患者入院24小时之内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明确告知住院过程中有一定概率发生的风险事件,让患者家属做好准备工作。其次,向患者家属介绍护理风险管理这一干预措施,强调管理措施对护理风险事件的预防以及处理作用,降低患者家属对事件的恐惧情绪,让患者家属更好地应对日常管理工作,配合风险管理执行,认可风险管理措施。还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普及有较高概率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明确发生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加强患者家属对风险事件的熟悉度,促使患者家属主动预防风险事故,为患者安全治疗奠定良好基础。(4)完善制度:规章制度可约束医护人员行为,也能保证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所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医院心血管科的规章制度,尤其是存在缺陷的规章制度。基于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心血管科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一条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实际要求。护士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日常工作,主动维护患者权益,在护理服务过程中主动实施准确可靠的护理操作,保证操作符合质量要求以及相关规范,保证护理效果与护理安全。
1.3观察指标
护理风险事件:坠床、摔倒、非计划拔管、药物渗透。
护理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十分制,有3个指标,十分满意9-10分,一般满意6-8分,不满意0-5分,计算前两项可得到患者护理满意度。
风险知识掌握度:通过风险知识掌握度调查问卷表采集,十分制,有5项,风险诱因、常见类型、防治措施、警惕意识、风险规避,分数越高越好。
护理质量评分:通过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调查问卷采集,十分制,有5项,环境管理、器械管理、安全管理、主动服务、人文关怀,分数越高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6.0统计比较,P<0.05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风险事件 见表一。
表1 护理风险事件对比(n=100例,n/%)
组别 | 坠床 | 摔倒 | 非计划拔管 | 药物渗透 |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
观察组 | 1(1.00%) | 1(1.00%) | 0(0.00%) | 0(0.00%) | 2(2.00%) |
对照组 | 4(4.00%) | 3(3.00%) | 2(2.00%) | 1(1.00%) | 10(10.00%) |
χ2值 | - | - | - | - | 5.6738 |
P值 | - | - | - | - | 0.0172 |
2.2两组护理满意度 见表二。
表2 护理满意度对比(n=100例,n/%)
组别 | 十分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护理满意度 |
观察组 | 62(62.00%) | 35(35.00%) | 3(3.00%) | 97(97.00%) |
对照组 | 40(40.00%) | 49(49.00%) | 11(11.00%) | 89(89.00%) |
χ2值 | - | - | - | 4.9155 |
P值 | - | - | - | 0.0266 |
2.3两组风险知识掌握度 见表三。
表3 风险知识掌握度比较(n=100例,,分)
组别 | 风险诱因 | 常见类型 | 防治措施 | 警惕意识 | 风险规避 |
观察组 | 9.32±0.67 | 9.26±0.69 | 9.21±0.68 | 9.17±0.66 | 9.13±0.67 |
对照组 | 8.41±0.58 | 8.34±0.62 | 8.30±0.61 | 8.29±0.62 | 8.26±0.60 |
t值 | 10.2689 | 9.9177 | 9.9616 | 9.7180 | 9.6732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2.4两组护理质量评分 见表四。
表4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n=100例,,分)
组别 | 环境管理 | 器械管理 | 安全管理 | 主动服务 | 人文关怀 |
观察组 | 9.18±0.75 | 9.12±0.71 | 9.15±0.73 | 9.10±0.75 | 9.14±0.77 |
对照组 | 8.34±0.63 | 8.22±0.64 | 8.27±0.65 | 8.19±0.68 | 8.21±0.67 |
t值 | 8.5759 | 9.4154 | 9.0031 | 8.9888 | 9.1115 |
P值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0.0000 |
3·讨论
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存在病情危急、进展速度快、变化速度快等多种特点[7-8]。患者对临床治疗与护理有很高要求,若不能满足患者的相关要求,发生任何风险事件,均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安全[9-10]。再者,患者发生疾病后心血管比较脆弱,稍有不慎则会促进疾病进展或导致病情加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很多患者长期被疾病折磨,身心压力较大,再受治疗费用高昂、有生命危险等影响,更容易发生焦虑、烦躁、敏感、悲观等情绪,会对护理、治疗依从性造成直接影响,不利于临床正常进行护理、治疗工作[11]。发生风险事件还会升高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难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升高摔伤以及坠床等现象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早期恢复健康。以往多为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提供护理常规管理,效果不佳,难以保证管理价值,无法预见性处理风险事件。护理风险管理是基于护理常规管理拟定的方案,可在现有护理管理程序基础上,合理分配工作,持续提升护士专业素养与技能水平,帮助护士树立风险预防意识,从被动处理风险事件变成主动预防风险事件,护理管理工作具有极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更低[12]。基于此次研究结果可知,护理风险管理效果优于护理常规管理,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风险知识掌握度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均比对照组更好。
综上可知,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风险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质量,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 占影芳,占珊芳. 基于Caprini模型风险的集束化护理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2):181-184.
[2] 张丽,林文静,史晓靖,等. 基于授权理论的综合护理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5):2075-2078.
[3] 许秀萍,刘娜,徐威.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临床应用一体化综合护理的实践分析[J].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2,14(9):1136-1137,1139.
[4] 杨凤玲,梁林丽,李婷婷,等. 智慧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出院后延续性干预效果评价[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82-85.
[5] 秦晋红. 护理交接班过程中运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对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5):873-875.
[6] 徐蒙蒙. 综合护理预防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2):216-218,222.
[7] 王华,党亚萍. 危机管理渗透式风险预控急救护理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0):140-142.
[8] 吴亚峰,王敬松,佘莉萍. 结构化病情掌握表在心内科危重症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卫生产业,2023,20(3):70-73.
[9] 谢雯丽,王莉莉,张丽娇,等. 危机处置情景模拟法结合Mini-CEX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3,15(17):33-37.
[10] 程雪妮,程春妮,张宁. 延续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发症及凝血指标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11):1812-1814.
[11] 郑毅锋,王彩萍.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急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2,27(1):75-76.
[12] 王妮.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应用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9):123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