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数据分析  精准指导教与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7
/ 2

多维数据分析  精准指导教与研

李燕   张颖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教育教研中心   014040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惠民路小学  014040 

摘要:小学数学模块检测的数据研究,检测小学数学重点模块(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核心素养落实情况。细致分析数据、从不同角度解读数据,让数据说明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为改进教学设计提供支点。再将教学改进意见投入教学循环实践,推进区域教学研究与质量的提升,并且使学校、老师都会用数据进行教学诊断与提升。

关键词:数据分析  指导教与研

正文:

   基于小学数学模块检测数据分析下的教学改进研究,旨在本地区进行学科式的数据分析与指导教学,并引领学校开展检测分析诊断教学的工作。  

小学数学模块检测是对概念单元的知识模块检测,依据检测数据的指向性进行诊断教学,利用详细数据丰富研究样本的教学策略研究,为制定小学数学模块教学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数据分析、指导教学的意义

1.教师通过编制落实核心素养的检测题对学生的思维达成度、认知结构与经验迁移等进行检测,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可以诊断教学,审视重点内容理解与素养落实的情况。

2.学校根据模块检测数据分析进行阶段教学调控;反思与发现学校课堂改革、教研方式、任课教师等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与改进。

3.研究者依据检测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模块教学指导意见。

模块检测数据中潜藏着丰富的信息,以数据信息分析来指导教学工作,提升地区教学质量。

二、如何解读大数据,诊断教学

以五年级的《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与数据分析为例,思考根据数据分析、诊断教与学的情况。

1、读出数据中的“岭”与“谷”

“岭”也,高大的山。在大量检测数据中也有凸高数据,我们称它为数据“岭”。如五年级的《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数据分析中展现的情况。

《因数和倍数》这个单元是小学数学中“数的整除”中的重要内容。这部分知识反映的是自然数整除的关系,概念较多,涉及“因数与倍数”“奇数与偶数”和“质数与合数”等多组概念。并且概念抽象而零散,容易混淆。结合课程标准及教材的相关要求,我们按照基础类,综合类和拓展延伸三个方向设计了《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题。

现研究,A、B两校(样本同类校)五年级抽样120名同学参与模块检测的数据。对检测数据进行翔实地分析。发现数据高点如下:图1是A校的检测数据,图2 是B校的检测数据。从图中观察A校的高点整体不如B校的多。

330ad1e221ccf6419631a4963e75900

1-2题(此题检测概念的理解)中A校高点两个,B校高点三个。数据显示B校的三个班级都是满分状态。

3-1题(此题考查新情境下操作、归纳方法)中A校高点两个,B校高点一个。3-2题(此题考查学生应用)中只有A校有一个高点。

从题型检测内容与数据高点综合分析,B校在理解模块部分数据情况好于A校,在迁移模块部分情况低于A校。

再观察数据图中班级情况,A校四班呈现三个高点,B校二班出现二个高点。用高点数据读出班级之间的差异。在只见数据不见课堂的情况下,我们也可发现A校四班学生在模块的理解与迁移部分掌握比较好。说明该班教师在教学中对概念的展开--提炼--应用部分教学方法得当。

“谷”,两山之间的夹道,及困境的意思。在大量检测数据中也有凹低的数据,我们称它为数据“谷”,检测题中数据偏低的是2题与3-3题(它们均是活动经验迁移的题型)。两校的准确率不达50%,其中B校在3-3题的情况更值得关注,说明教学中缺少活动经验迁移任务设计,学生对概念本质与外延理解需加强。

从数据高、低点对比与题型检测内容联系分析,发现A校对于概念的直接理解比较好,在基础题型中明显得分状况高于B校。个别题型并趋于满分。而应用与迁移题型中得分就不理想。可以看出B校课堂生态过渡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核心素养的落实。针对问题为两所学校的教改工作给出相关建议。

   2.读出数据中的“与众不同”

数据分析中我们还要关注一些细枝末节的数据情况,尤其是关注数据特例。继续以五年级的《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数据为例进行数据特例分析,我们可以聚焦题型的详细数据。如第二题检测内容如下:

题号

测试题

设计意图

评价标准

2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这个说法对吗?请把你的思考过程或理由写下来。

理解3的倍数特征,并能抽象出是3的倍数的数学模型

  1. 能用列举法,列举出2个例子证明。  (得2分)

2能够归纳列举,抽象出3倍数特征的数学模型。(得3分)

A、B校的同学中,能够举出一组或几组实例验证自己的观点占总数的79%,而仅有3%的学生通过列举或者移多补少的办法阐明结论的正确性。此题总体看,学生大部分能得分,但得不到满分。面对这样的数据,我们自问:“为什么会是这样?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应对?”由此引发概念教学中研究学习路径与活动经验的培养,让学生由此及彼地迁移学习方法,进而自主解决问题的思考。

  1. 读出数据的整体情况

每一组数据都有整体表现情况,对于概念一般属性的认知在整体数据中表现良好,这说明课堂教学在此部分的课程内容实施是无偏差的;对比个别班级的整体数据也可看出班级整体学生情况,或者教师的教学问题。所以数据整体说明的是一个团体的共性问题,尤其是概念的内涵教学情况。而且从学校角度可以用班级整体数据看班级之间的差别及学情,对个别班级有的放矢地做出一些调整工作。

三、如何依据诊断进行教学改革

  1. 依据数据分析指向模块教学的变革

   如根据《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与迁移上是薄弱环节,指向这个单元的教学策略调整要在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数形结合,几何直观中形成概念。借助几何表征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还要重视语言表征与几何表征之间的转换。以此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对其本质属性进行迁移学习。

理法结合,比较类化中厘清概念。设计探究活动如2、5的特征,在形与数的关系中进行对比、分析不同。

推理结合,在应用提升中迁移概念。对于每个概念单元的检测分析之后都应因给策,做到精准指导。使概念单元的教学更加有深度与活度。

  1. 依据数据分析指向学生学习的变革

根据多个模块教学检测后的总结,发现课堂深度是最大问题,如何让学生深度学习,是指导教学聚焦问题之一,我们提出深度课堂教学以三种不同层次的“对话”来构建。

生与“文本”的对话,旨在由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入第一层面的深度学习。学生在自己的元认知基础上与“文本”的交流,自我构建理解与知识框架,并梳理自己的所得与疑惑进入下个学习环节。

生生的对话,是学习的第二层面。学生之间用其理解的语言在大任务或有讨论点的聚焦中,通过不同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意见交流来达成一种新的理解与共识。理性地、平等地相互对话,认知聆听、认真思考中的学习走向深度学习;汇报中互助、补充的对话走向深度学习;从与别人的交流中思考收获,从对话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走向深度学习。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走出表层,趋向理性与高阶思维。

师生的对话,是学习的第三层面。教师是助力者、引领者,也是师者,在此环节帮助完善与提升学生学习所获。

  1. 依据数据分析指向教研的变革

各校分析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就在于提升教研的实效性、整体性和科学性。用数据分析帮助学校找准教研变革的方式。

首先整体建构教研内容以学科内容的梯度推进,教研整体策划要关注主题系列化、问题针对性、成果应用性。主题系列化,可以在学科知识领域的分块教研梳理,也可以学科主题统领各年级的研究,还可以螺旋上升的知识进行系列研究。问题针对性,即是要根据数据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如《因数和倍数》模块检测分析后就可以进行“如何落实‘理解与迁移’”问题研究,或者“数形结合助推概念理解”问题的研究。

其次调整集体备课的流程及使用情况,使集体的智慧发挥最大功能。备课组与教师个体在一轮备课时,既有沟通研讨的备稿也有个体学情的备注,形成每个老师基于集体备课角度的个性备稿。而这样的个性备稿以修改课件的补充为实施办法,经过课堂实施后,教学反思调整一稿,以二稿作为成果放入学校集体教学资源库。这样的集体备课让备课组与个体教师的智慧融合实施于课堂,从而以最优化的方式得以最大程度的效度呈现。

最后教研效度要从经验性走向实证性。各校要熟练使用数据分析诊断、指导教学的方式验证教研的效态,从而更好的教研改进与教学实施。依据一段时间的教研内容进行相关联的检测与课堂观察,数据分析诊断、指导教学与教研。

数据分析精准诊断、指导教学研究工作是在服务区域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的提升。我们的工作:及时播种,让数据分析立足质量、服务教学、精准发力。自觉成长,研究提升数据的效能,发挥其诊断教与学的功能,助力教学深度的推进。践行践远,提高地区课堂教学质量与评价改革水平,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以及完善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多层联结 提升数学概念学习水平——以“因数与倍数”单元学习为例 汤飞梅;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