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方育人的困境与破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6
/ 2

论三方育人的困境与破局

常胜利

涿州市实验中学 河北涿州 072750                              

摘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育人面临的困难,三方育人的意义以及如何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

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布了“双减”政策。意在减轻学生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逐步完善了家、校、社会的三方协同育人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希望他们快乐健康,又希望他们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这些问题不是一方面可以解决的,需要家、校、社会三方面协同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关键词:家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  困境   破局

1三方育人的现实困境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沟通渠道是协同育人所面临的最为关键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最终效果将完全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是否存在统一性,如果没有,那么教育就如同纸张堆砌的房子一般坍塌。”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沟通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沟通方式,一种是非正式的沟通方式。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特点是方便快捷、灵活。比如:微信、电话等沟通方式。而正式的沟通方式指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提前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召开家长会、开放日、亲子日、座谈会等有组织程序、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有秩序的沟通方式。但是,沟通不在于是何种方式,而是在于是否有效。在沟通过程中,家长和学校之间经常会存在态度不积极,缺乏主动沟通的积极性等情况。家长往往存在着错误的认知。他们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学校应承担主要责任,无论是思想的教育还是文化学习的责任,都应该要学校负责。家长只负责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身体能够健康成长即可,没有必要进行沟通。加上学校和家长两方面都是工作繁忙,也缺少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这也就是三方育人之间存在的困局。

2三方育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学校、家庭、社会存在着信任危机。没有形成一致的育人理念。芬兰是著名的教育强国,其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之间具有共同努力的方向,社会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平等的优质教育,家庭与社会对教师高度信任,且教师也不辜负家庭与社会的信任。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水平,由此可见,共识是信任的基石,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存在的最大分歧是主要在学生学业评价上。尽管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扭转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评价制度进行了完善和优化。但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关注仍然是试卷成绩,部分中小学虽然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不在开展大批量的评比与考试活动,但会将学生的学业评价成绩向家长进行汇报。也由于碍于升学率与学校声誉的原因,很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不会轻易的放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应试教育,部分学校仍旧存在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唯一准则,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成长。严重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助长“畸形育人”的风气。又担心遭到社会和家长的批评。会向家长隐瞒学生平时的考试成绩从而引发学校与家庭之间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家庭和学校的这些做法造成三方之间无法达成一致的教育共识,无法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3缺乏行政联系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协同育人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系统工程,在开展过程中会涉及大量部门、领域跨度极为广泛,常常会出现责任不明确、各自为政、模块分割的情况。所开展的工作常常会呈现即兴性、应急性等特征。难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心理需求入手开展协同育人工作,缺少行政纽带,无法建立起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多向互动的育人路径。

4沟通内容缺乏丰富性

如何保证学生学习压力有所减退的前提下提高其学习质量,则需要家校双方之间开展全方位、多样化的沟通。现在家校沟通的内容常常存在不深入、不充分的现象。例如 :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不愿意在学校里完成作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写完作业之后,到家就没有作业可写了。家长就会认为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过少,无法提高学生成绩,从而给学生布置额外的作业,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这种现象从侧面反映了家校之间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恶之情。通过走访调查可以明显了解到仅有半数的小学家长和三成的中学家长时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心理状况,大部分家长沟通的内容重心还是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极少提及学生综合素质、个性品质的培养。从而影响协同育人效果。

5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开展的意义

学生的成长过程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三个方面的影响,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协同育人的开展必须遵从“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方之间开展的育人活动可以为学生打造良好的生活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深入探索,促使学生始终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

5突破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困境的方法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行高效沟通。三方之间需要从沟通技巧、及时反馈、沟通目标等角度入手,促使三方充分意识到及时沟通的必要性,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设置专业的沟通部门负责三方之间的交流沟通,并建立专业的沟通流程与制度,有效解决如今存在的沟通困境。事先沟通的及时化与规范化,确保学生的信息可以准确地在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进行传递。其次就是建设信任机制,达成育人共识。学校、家庭与社会三方必须建设良好的信任机制,达成育人共识,促使学校、家庭与社会成为一个育人的共同体,具有共同的美好愿望:期望青少年茁壮成长。只有达成共识,产生信任,才能更好的协同合作。再有就是要丰富沟通的内容,详细沟通的内容。我们不能把沟通的内容只局限在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上。要全面的进行了解和沟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总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依靠学校、家庭与社会一同开展教育,使其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学习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习、家庭和社会三方之间必须互相信任、互相协调,充分利用各方具有的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社会源源不断的提供优质人才。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