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外国语大学 吉林 长春 130117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受到西方文化和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存在和发展形成冲击,甚至使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濒临消亡的危险。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教学
前言
随着国家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重视,吉林省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方面增加了投入。但吉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目前仍然发展不均衡,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各项教学资源充足,部分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场地器材资源、信息资源不能满足现有学生教学需求。吉林省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众多,人口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形式,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交融。而高校正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传播、保护和发展的前沿。但从目前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际运作和实践效果来看,吉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呈现出“区域划分、各自为政、自成体系、自给自足”的简单聚集态势,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的群聚优势,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严重浪费国家传统体育教学资源,不仅增加了各学校教学资源管理的成本,而且影响了高校教学资源聚集的传播扩散效应。充分挖掘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内在潜力,释放出最大能量,使其成为推动吉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高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不但要传授学生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成为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基于此,高校必须要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积极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以丰富体育活动形式,将各个民族的学生牢牢团结起来,致力于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贡献一份力量。
一、概念辨析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成为广大民众的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代代相传的”。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节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意义
高校作为国家未来的动力源泉,更加需要培养学生拥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应该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这样才能适应我国未来的发展,促进各个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担负起国家未来的责任和使命。而少数民族体育作为我国一项独特的文化,它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展现,具备和丰富的民族特征和内涵,可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人才的教育形式,也是展示民族特色的代表之一,这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支持、鼓励民族地区传承和发展自身的文化与特色。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高校,不仅有利于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原始的体育形态转为标准化、普及化传播,而且有利于扩大其影响力,也能够以体育项目为载体,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了解其背后逻辑和文化背景,唤起学生的民族情感,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推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体育教学,能够更好地对高校体育教学形成补充。在彰显高校特色的同时,发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实践,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高校内部体育教育的发展潜能,优化高校体育教育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更好地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内部形成自己的体育教学特色,凸显体育的优势与魅力。
三、吉林省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困境
(一)教学内容单一
多数学校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仅局限于武术教学、简化太极拳及初级长拳等,整堂课下来仅是单纯的成套动作练习,学生因此觉得非常枯燥,兴趣不大,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从高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大多集中于球类、田径、体操等运动项目,由于学生从小学阶段对这些项目就有过接触,所以对这些都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运动基础。然而,学生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接触则较少,且重视不够。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虽然内容丰富,但体育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常常过于片面化,引入形式过于僵化,没有真正发挥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在引入过程中,如若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一刀切”的错误方式进行推进,将难以提升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事实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然而,许多高校在开设民族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受制于师资力量和运动器械、活动场所等方面,常常采用单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常常采用封闭式的传统学习模式,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引入施教乏力,总体效果不佳。
(二)理论指导欠缺
民族传统体育产业的发展还缺乏理论的支持与指导。我国真正开始系统的对民族传统理论进行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较短的研究时段,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过于稚嫩,特别是这些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中,对产业方面的研究提及更少。对民族传统体育缺乏认知,也是影响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国,许多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了解非常有限,而且民族传统体育本身也缺乏宣传与推广,这直接造成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从而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化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推广困难。民族传统体育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理论和知识,并在漫长的历史演变和时代更迭中不断完善,充实和丰富传统体育文化。因此,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工作离不开对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深层探究。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的研究还处于初始、表面的研究阶段,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成熟的理论体系,只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实用性、可操作性的研究还很少。吉林省高校的体育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研究从广度到深度上都有待完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民族传统体育尚未得到校方及教师的足够重视。
(三)师资力量匮乏
体育教师是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组织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体育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高校体育教师通常不够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向学生介绍少数民族文化,使得高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流于形式,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再加上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漠不关心,即使学生出现了不当行为也没有及时予以纠正,这给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四、吉林省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优化对策
(一)丰富吉林省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
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民族传统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群众性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掘整理和研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在开展现代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活动,培养民族体育人才。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寓竞技性和技巧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传统体育舞蹈,竞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传统体育项目,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进、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并应用到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丰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而且还能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
(二)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教师是建立多元化民族体育课程体系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最活跃的一部分力量。所以要促进民族体育在高校的普及和提升就要提高加强建设教师队伍,建立相应的教师培训机制,扩展培训渠道。要充分结合现代体育和民族体育的特色,找到符合本高校的特殊体育教学方式,建立一套完整的有自身特点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传承和发扬民族体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培养整个高校对于民族体育的热爱氛围,这样才能将民族体育教学发挥到日常体育教学中,以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发展高校体育,为高校体育教学增添更多的组成部分,例如开展民族体育大比拼运动会,开展民族体育文化讲座,促进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为民族体育打好群众基础,为高校民族体育发展添砖加瓦。
(三)网络平台建立
现如今以互联网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融入到了现代社会的边边角角,互联网教学平台在高校校园中的运用越来越普及,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抓住这一优势,强力度的推进资源在网络平台上的管理,加强校与校之间的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源的网络共享进程,是为了达到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资源有效共享的必要措施。达成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化,构建共享的网络平台,既利于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查阅,又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资源的浪费。网络平台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资源共享管理工作的难度,方便各高校有效的进行共享,使学生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有关信息,同时也使管理工作可以更加规范、科学、严密。
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长河中文化的积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国家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发展的崛起,民族传统体育正面临着现代体育发展的冲击,在发展和演变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圈,这一现象也加快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失根断流的节奏。保护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精神,用新的发展眼光看待优秀的民族文化,将现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变成新时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黄剑.新农村经济建设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10(9):121-122.
[2] 邓建达.高校体育教育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204-205+208.
[3] 郭鸿.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和文化价值[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4,24(5):67-68.
[4] 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4):86-87.
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高教科研课题《基于“俱乐部”模式下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缺失与构建》(项目编号:JGJX2019C4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