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事务服务中心蛤蟆甲林场, 内蒙古 兴安盟 137500
摘要: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国家对造林绿化工作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要想使其更好地改善自然环境,使其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就必须积极地运用林业工程技术,使其在林业工程技术的运用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造林绿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运用林业工程技术对造林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高了造林绿化的生态效益,取得了较高的造林经济效益。
关键词:林业工程技术;造林绿化;推广
0 引言
造林绿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实际的造林绿化工作中,林业工程技术是最常见的一种造林方式,对其进行技术的分析与应用,能够为各项造林活动的开展提供支撑,让整体的造林绿化工程更贴近现实,降低外部环境的影响,实现理想的造林结果。在具体的林业工程技术推广应用中,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与推广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1 林业工程技术应用原则分析
1.1 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原则是在林业工程技术运用中体现出来的,它要求管理者对当地的地理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野外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土壤环境特征、气候环境特征、温、湿因子等。通过这些资料,管理者可以根据树木的生长习惯,选择合适的树种和特定的种植方法。这里,管理者还需要对以前在该地区开展的林业项目的成效进行分析,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该问题与该地区林木生长适应问题相结合,优化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自适应的技术运用过程通常带有很强的经验性特征,但在运用这类经验时,必须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联系,不能只凭经验来进行树种和造林方式的选取,从而避免了技术运用的盲目性。换句话说,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扩展和完善林业工程技术。通过对各地的调研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可以发现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进而针对性地改进和创新林业工程技术。例如,在干旱地区可以研发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山区可以开发抗滑坡技术,保护土地资源;在沿海地区可以推广盐碱地改良技术,提高土壤肥力等。通过不断地扩展和完善技术,可以更好地满足各地区的需求,提高林业工程技术在实践中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1.2生态保护原则
“生态保护”是基本的技术运用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在确定一个地区的树种或植栽方法时,要结合该地区的原始树种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对其进行适当的干预。此外,这类植物不会对原始树种及植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事实上,绿化区一旦出现了新的品种,必然会对原有的树木产生一定的限制。但是,从植物的生长竞争角度来看,一个好的竞争环境对植物的生长是有利的,而且可以提高绿化的空间利用率。但若对其空间竞争态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将对其正常生长造成危害,从而对该地区树木的总体生长效应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造林绿化地区,会形成一个比较简单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动植物之间是一种依赖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通常是持久的,但如果被破坏了,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对该地区的植物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是生态保育原理的核心思想。
1.3 蓄水调节原则
蓄水调节的基本保证,是保证造林绿化地区的蓄水能力与该地区植被的正常生长需要相匹配,更重要的是,要为该地区的土壤地力保护和不发生显著的土壤侵蚀提供有力支撑。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绿化对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这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而这个环境的核心就是绿化。这样的绿化环境既要满足对环境的美化要求,又要对区域环境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在这里,好的蓄水和调节能力可以直接提高花园植物的可持续性,同时,也能促进这类植物在其生长期间,获取更高效的生长资源,并以高效的资源形态,达到更佳的生长状况。此外,从土壤肥力品质的角度来看,目前,相关管理部门在运用林业工程技术时,应该先对该地区的土壤及结构进行检测与分析,以此来发现土壤肥力方面的问题,并据此有针对性地调整土壤环境,提高造林绿化工作的总体质量。
2 造林绿化中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实践
2.1 全面调查环境与气候情况
通过对该地区的环境气候状况进行科学的调查,掌握该地区的环境土壤肥力,气候和气温变化,土壤水分状况。在造林工作中,必须把上述资料与幼苗的生长需求和生活习惯相结合,以保证所选幼苗能够在适宜的条件下健康成长。第一,各林场要成立调查小组,对造林地的环境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并借助专业的测试设备,对土壤肥力进行监测,对土壤含水量进行分析,以保证选择的种植区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如经实地检验,此地块不能很好地满足苗木的生长需求,则需在苗木移植前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改良。第二,温度对幼苗的生长状况有很大的影响,秋天幼苗移植的时候,白天和晚上的温度相差很大,所以在幼苗移植后,工作人员要用草席给幼苗做好保暖和保护,尽量减少温度对幼苗的生长造成的影响。
2.2 科学应用苗木培育技术
育苗方面,以土质较好的沙壤土为苗圃地,如果土壤肥力较差,可施用适当的肥料提高地力。同时,还要保证苗圃有完备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为幼苗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苗床高为10—15厘米,以确保苗床平齐,以防止水灌后对秧苗造成不利影响。在播种之前,必须对种子进行灭菌处理,以杀灭病菌,提高种子的存活率。灭菌后,置于50℃热水中浸2天,取出置于温暖处,每日用水冲洗,若大部分种子有开裂现象,即可进行播种。针对青海省的气候条件,可以在四月份播种,根据播种面积,采用手工播种和机械播种两种方式,行距为8厘米—10厘米,行间距3厘米—4厘米,播种量4—5公斤/亩,播种后用0.5 cm厚度的土壤覆盖,夯实。有些树木在萌芽阶段,容易被鸟儿啄伤,所以要有专门的人员看管。采用人工播种的方法,容易造成苗木密度不均的问题,一般在七月份进行疏除,保留壮苗,达到600—700株/m2的目标。在幼苗生长旺盛的时期,要注意施肥;施用5—10克/平方米的硫氨肥,每10天一次,根据幼苗的生长状况,适当地进行追肥,8月中旬起停止追施。在追肥过程中,首先要用清水将幼苗叶片打湿,然后将稀释过的化肥水浇到苗床上,然后用水冲洗幼苗。
2.3 确定移植时间
适宜的移栽时期有利于幼苗的健康成长,对造林地土壤条件和气候特征等方面的综合分析,选择适宜的移栽时期,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班前林场春季移栽可以选择三月中至四月中;秋冬移栽时间宜选在十月底至十二月初。在移栽过程中,要对幼苗进行分级,促进幼苗的均衡生长,以避免幼苗在移栽后出现分化,便于后期的管理。按照苗高、地径对苗木进行分类,一般地径在0.45厘米以上、苗高在30 cm以上的为一级苗;地径在0.35厘米以上、苗高在25 cm以上的为二等苗;地径在0.3厘米以上,苗高在20厘米以上的为3级苗。在移栽过程中,要对苗木的根系进行科学的修剪,如果主根过长,影响了移栽的效果,则要对其进行修剪,保证主根长度在20-25厘米之间。对于常绿阔叶,在移植之前,必须先剪去一些枝条,以降低水分散失。采用随起随栽的原理,在移栽过程中,将原土带走,降低了植物的水分损失,增加了成活率。苗木运到造林地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移栽,如离造林地较远,在运输途中要注意洒水,以免幼苗失水。另外,在运输过程中,不但要给幼苗浇水,而且在移栽之前,还要给造林地的土壤补充水分,让幼苗得到足够的水分,并能健康地生长。最好是在雨季移植,提高成活率。
结语:总而言之,林业工程技术的应用程序具有细致的特征,不管是在对环境的调查工作,还是在特定的树木移植工艺中,都要考虑到适宜的移栽时间,移栽的区域,以及对土壤环境和区域气候环境的影响,都要满足适地适树、生态保护等区域性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要着重解决造林绿化中的病虫害问题,选择合适的病虫害消杀方法,切断病虫害的蔓延路径,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生长品质的影响。在这方面,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地进行工作,把这种经验运用到以后的园林养护和管理中去,提高整个绿化工程的总体品质。
参考文献:
[1]张铁成.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实践分析[J].广东蚕业,2023,57(08):38-40.
[2]董晓萍.造林绿化项目中的林业技术工作研究[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08):118-119.
[3]程玉梅.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探讨[J].种子科技,2021,39(13):139-140.
[4]朱晓阳.试论林业工程监理在造林绿化中的作用与地位[J].农家参谋,2021,(11):183-184.
[5]王建峰.林业工程技术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J].农家参谋,2021,(11):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