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词英译中意象的传递——以林语堂译本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5
/ 2

苏轼诗词英译中意象的传递——以林语堂译本为例

何妍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550025

摘要: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文学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学翻译一直以来都是文化交流的桥梁,通过将一个文学作品从一种语言转化为另一种语言,传递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内涵。苏轼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巨匠之一,其诗词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意象,通过意象传递着多样的创作情感。只有对意象进行恰当的翻译,才能正确传递诗词情感,以及文字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本文以林语堂的英译为例,探讨在英译过程中苏轼诗词所蕴含的色彩、物质和历史文化意象的传递。

关键词:苏轼诗词英译;意象传递;林语堂译本

前言:文学翻译是一项既具有挑战性又深具创造性的任务,它在不同语境中传递着作品的思想、情感,以及独特的文化精髓。苏轼的诗歌被视为中华文学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意象。研究苏轼的作品在英语翻译中的呈现,旨在探讨文学意象如何在跨文化传播中得以保留和再现。本文选择林语堂的翻译作为研究对象,因为他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而著称,其翻译不仅准确传递文字,更展示对文学情感和意象的敏感把握。

一、色彩文化意象翻译

色彩在苏轼的诗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表达情感和抒发思想的载体。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词汇选择和细腻的描写,成功地传递苏轼诗中的丰富色彩文化意象。在苏轼的诗中,常见的色彩意象包括梅花的素白、春草的嫩绿、夏日的鲜红等[1]。这些颜色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真实描绘,更是情感和思想的象征。林语堂在翻译时避免简单的直译,而是选用恰如其分的英文词汇,使得色彩的丰富在英文中得到呈现。例如在《殢人娇·或云赠朝云》翻译中,林语堂用“cherry lips”传递苏轼的“朱唇”,并没有采用直译的“red lips”。这样的意象翻译方式,成功规避“红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负面含义,而是通过“cherry”让人们去联想美人的樱桃小嘴,从而更加彰显出美人的貌美。同时,林语堂先生在翻译“敛云”这个词时受到中西文化差异影响,通过意译方法合理增添文化意象传递,将这诗词翻译为“or letting them archly fall”。虽然和苏轼原文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让意象传递更加生动,利于让读者感受到朝云头发自然垂落的形象。通过准确选择词汇、运用形容词以及灵活运用文学手法,使苏轼诗中丰富色彩在英文翻译中得以生动而贴切地再现,实现文学意象的有效传递。

二、物质文化意象翻译

苏轼的诗歌中融入丰富的物质文化意象,包括自然界的物质景象、人物的物品、生活的实际场景等,涉及饮食、服饰与器物等方面[2]。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通过灵活选择词汇,精准地传达这些物质文化意象,使英文读者能感受到苏轼原作中的丰富质感和情感内涵。例如在翻译《水调歌头》时,林语堂先生将“明月几时有”翻译成“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并没有根据原文进行直译,而是运用“round”“clear”增添月亮的“圆”与“亮”特点,更是在押尾韵基础上让译文更加具有韵律美感,从而让人们联想到月亮的形象特色。同时在翻译“千里共婵娟”这句经典名句的时候,林语堂先生尊重语法规范,将“婵娟”翻译为“heavenward”,这样的翻译方式将原有的名词词性变化为副词词性,符合英文表达中的语法规范,从而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月亮意象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以此实现意象传递。又如在翻译《行香子·述怀》时,林语堂先生关注诗词中“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个意象的翻译,通过精准翻译让人们感受到苏轼对生命短暂的感叹。其中,“石中火”表达火花转瞬即逝,由于英文表达中不存在类似的意象表达,所以翻译为“a flashing flight”,通过保留打火石意象的方式,运用“flashing”向人们传递时间的流逝。可以说,林语堂在物质文化意象翻译中的精湛技巧为苏轼的诗词赋予新的生命。他对诗词内容的翻译不仅是语言转换,更是对中华文化丰富性的一种呈现,为文学跨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持。

三、历史文化意象翻译

苏轼的诗歌不仅融入色彩丰富的自然描写和物质文化的描绘,同时也充满对历史文化的深刻体悟。在苏轼诗作中,历史文化意象往往通过对古代典故、历史人物的引用或者对时局的感慨来体现[3]。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深入研究并巧妙地处理历史文化意象,使苏轼的历史思考在英文翻译中得以恰如其分地呈现。以《上神宗皇帝万言书》翻译为例,林语堂先生需要进行“指鹿为患”这一历史文化意象的传递,清晰翻译赵高指鹿为马的历史典故。基于中西文化差异,林语堂将“指鹿为患”意译为“make the emperor their tool for power”,用较为简练的语言将历史典故的意象进行传递,从而让英语读者正确理解全文内容。不过这里应该关注一点,这样的翻译方式虽然有效传递苏轼诗词中的意象,但是没有全面且有效传递诗词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在后续翻译中应该关注解释性增译等方法的合理运用,让读者在理解历史典故含义基础上感受其历史韵味。又如在翻译《吴中田妇叹》中“河伯妇”这一历史文化意象时,林语堂先生考虑西方读者缺乏相关历史文化知识,所以采取意译方式,将其翻译为“drowned”。这样的翻译方式能通过简练语言向西方读者传递具体的意象信息。

结论:通过对林语堂翻译苏轼诗词中的色彩、物质和历史文化意象的深入分析,不仅深刻理解苏轼诗歌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认识到林语堂在英文翻译中所展现的卓越翻译艺术。在这一过程中,林语堂通过精准的词汇选择、巧妙的形容词运用以及对文学语言的灵活运用,成功地传递苏轼诗中的文化意象,让英文读者能够领略到中文原著的深刻内涵。

参考文献:

[1]缪颖.评价理论态度系统视域下苏轼诗词的英译研究[J].英语广场,2023(11):19-22.

[2]张敬涛.模因论视域下苏轼诗词中的文化专有项英译探析——以《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为例[J].现代英语,2021(02):82-84.

[3]罗静,吕文澎.译者行为批评视阈下的中国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天”的英译探析——以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J].语言教育,2020(01):71-7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