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单矿种数据汇总及成果概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单矿种数据汇总及成果概述

吴伟、刘新宇、魏旭、孙威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

摘要:本文全面收集了安徽省查明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数据,汇总分析各矿种的国情调查成果,重点突出煤、铁、铜、金、钨、钼、锑、萤石、磷、方解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凹凸棒石粘土等14种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编制完成单矿种汇总报告和相应图件,并配合开展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成果汇总和相应图件编制工作。同时,重点分析了煤、铁、铜、金四个重要矿种调查结果。以本次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单矿区数据为基础,对安徽省重要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调查成果单矿种进行统计,为全省调查成果分析以及全国调查数据汇总提供数据依据。

关键词: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单矿种汇总14种优势矿产

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是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控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的重要抓手。为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安徽省矿产资源家底现状,全面摸清安徽省矿产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定期调查评价制度,做好统一组织实施,按照安徽省各地市矿产资源分布情况,组织开展了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

安徽省位于滨太平洋成矿域,由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带及扬子陆块三个二级构造单元组成,它们深部地质结构、盖层系统及岩浆作用等均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应成矿作用也各具特色,据此安徽分为华北陆块、秦岭-大别及下扬子三个成矿省。

(一)区域构造演化与成矿

安徽省地质构造演化分为陆块基底形成阶段(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形成、中-新元古代过渡基底与变质裙皱基底形成两个次级阶段)陆缘发展阶段、陆内盆山构造发展阶段(包括新生代)等三个构造阶段,在三个地质发展演化的阶段中,成矿作用是伴随着地质构造单元演化进程中发生。

一、陆块基地形成阶段成矿作用

新太古-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形成阶段,省内新太古-古元古代形成矿产地约53个。中-新元古代过渡型基底与变质裙皱基底形成阶段形成的矿产地有71个。在安徽省三个成矿省的基底形成阶段,形成的矿产地较少,占全省已知矿产地总数的6%左右,优势矿产仅有铁、磷、石英岩,在矿产资源储量规模上铁矿占全省37%左右、磷矿和石英岩占90%以上,其他尚有大理岩、蛇纹岩等。

二、陆缘发展阶段与成矿作用

该阶段形成于南华纪-早三叠世,为省内沉积作用有关矿产形成的重要阶段。南华纪在华北陆块的黄淮海盆地,四十里长山组为一套泥沙质碎屑沉积岩;在扬子陆块区,南华纪早期休宁组砂岩中见有含金信息,晚期雷公坞组见有铁锤质砂岩和含锰白云岩,但都不具工业意义。

震旦-寒武纪在华北陆块出现的黄淮海盆地内形成震旦纪宿县群、淮南群以棋酸盐岩沉积岩为主,是省内石灰岩、白云岩矿产主要产地之一;奥陶-志留纪华北陆块仅见有早-中奥陶世沉积,并有水泥灰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石炭-二叠纪是安徽省内沉积作用与成矿作用最为重要的时期,无论是华北陆块区的黄淮海盆地还是扬子陆块区的下扬子海盆地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沉积成矿作用事件;在下扬子海盆地,塌陷中心在沿江芜湖-安庆和沿江江南的宣城-泾县一带,形成广阔的碳酸盐台地,早三叠世和龙山组、南陵湖组是省内石灰岩矿产主要的赋矿层位,中三叠世周冲村组沉积阶段,由于印支运动华北、扬子陆块陆-陆挤压碰撞造山作用,使位于前陆带的下扬子地区海水大规模退出,只在沿江一带保留了一个蒸发台地,形成石膏矿。印支运动华北、扬子陆块碰撞形成大别造山带,但同造山期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较弱,仅在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形成金红石、云母矿等。

(二)区域地层与成矿

安徽省从新太古代至第四纪地层发育齐全,大致以郯庐断裂及晓天一磨子潭断裂为界分为华北和华南两全一级地层区,胶辽徐淮、秦岭及扬子三个二级地层区,并以纪为单位划分出四个三级地层分区,下分若干地层小区。在此基础上划分和厘定了19个群级地层单位,245个组级地层单位,建立和完善了安徽省各区的地层系统。

皖北地区的寒武-奥陶系,沿江地区的石炭-二叠系和三叠系是石灰岩的主要赋矿层位,两淮煤田的二叠系是煤的赋矿层位等。沉积作用中的原始成矿物源富-集还可为后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提供了基础,这类赋矿地层主要与内生矿产有关,如泥盆-二叠系五通群、黄龙组、船山组可以作为铁、金、硫、铜、银、铅、锌的部分矿源层和赋矿围岩。此外,沉积作用形成的矿源层还与沉积变质型铁矿、磷矿及沉积热液叠改型和风化淋滤型铀矿有关,如新太古-古元古代霍邱岩群、五河岩群、阙集岩群,中元古代宿松岩群、肥东岩群,震旦系蓝田组等。

(三)区域岩浆岩与成矿

安徽省岩浆活动频繁,岩浆岩广泛分布,出露面积超过13000km2,其中侵入岩占一半以上。在地质时代上,从新太古代-新近纪均有不同程度的岩浆活动,其中以中生代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同时也是省内最重要的金属成矿时期。岩浆岩的岩石类型齐全,从超基性到基性、中性及酸性、碱性岩均有发育,但中酸性岩占主导地位。频繁的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在形成了大量岩浆岩类非金属矿产的同时,还与铁、铜、金、铅、锌等众多金属矿产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四)安徽省矿产资源现状与特点

一、矿产资源总体情况

安徽省是华东地区的主要资源大省,矿产种类齐全,资源储量丰富。截至2020年全省已发现矿种12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110种,其中能源矿种2种、金属矿种25种、非金属矿种81种、水气矿种2种。煤、铁、铜、金、钼、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为安徽省优势矿产,保有资源量均为全国前列,是长三角区域重要的能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材基地。主要矿产分布呈“北煤、中铜铁、南钨”的格局。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固体矿区1595处,其中大型矿床282处、中型矿床305处、小型及以下矿区1002处,大中型矿床达到37%。

煤、铁、铜、钼、水泥用灰岩、硫铁矿、玻璃用石英岩、石膏和方解石是安徽省优势矿产,其资源储量在华东乃至全国均位于前列,是长三角经济区矿产资源原材料基地。截至2020年底,全省优势矿种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三位的矿种包括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明矾石、方解石、硫铁矿、石膏、含钾岩石、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脉石英、电石用灰岩、铊等11种,其中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石膏、方解石等矿种保有资源储量全国排名第2位;保有资源储量位居全国前4-10位的矿产是煤、铁、铜、钨、钼、金、银、钒、膨润土、高岭土、菱镁矿、普通萤石等12种,其中煤炭全国排名第8位、铁矿全国排名第5位、铜矿全国排名第6位、钼矿全国排名第4位、硫铁矿全国排名第3位。

二、主要特点

(1)主要矿种的产地分布较集中

能源矿产:为煤(不含石煤、石油、天然气和煤层气等),调查矿区220处,其中大中型矿区94处,主要集中于两淮煤田地区,保有资源储量占全省99.5%以上,在沿江地区有少量产出。

石油、天然气矿产地各1处,产于天长市境内;铀矿产地2处,产于庐(江)枞(阳)地区;石煤矿区17处,主要产于皖南。

黑色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钛、钒、铬等。主要产于沿江的马鞍山、当涂、繁昌、庐江、安庆地区,以及淮河两侧的霍邱等地。

有色金属矿产:包括铜、铅、锌、钨、钼、锡、锑、钴、镁等。铜、铅、锌、钴主要分布在沿江的铜陵、池州、庐(江)枞(阳)、安庆地区,以及大别山区的金寨等地。钨、钼、锡、锑则产于皖南绩溪、宁国、祁门、旌德、青阳和大别山区的金寨等地。镁主要产于巢湖地区。

贵金属矿产:独立金银矿矿区81处,主要分布在铜陵、池州、五河-凤阳、霍山等地,次为皖南的绩溪、休宁、东至等地。

非金属矿产:主要包括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硫铁矿、方解石、萤石、膨润土、凹凸棒石黏土、岩盐、石膏等省内优势矿产。石灰岩矿产主要产于沿江地区,硫铁矿主要产于马鞍山和庐江地区,玻璃用石英岩主要产于凤阳地区,凹凸棒石黏土产于明光地区,方解石主要产于池州和泾县地区,岩盐集中产于定远地区,石膏产于定远以及和县-无为一带。

(2)金属矿产共、伴生矿种多,组份复杂,采选条件较差

省内金属矿产以共、伴生矿种产出较多,矿石组份较为复杂。在有色矿产中绝大部分(90%以上)矿石中伴生有一些有益、有害组份,黑色金属矿产也是如此。而贵金属矿产则主要以伴生形式产于有色金属矿产中。在燃料矿产中,煤矿中常伴有耐火粘土。由于黑色、有色金属矿产的矿石组份较复杂,加之一些矿床埋深较大,给采选工艺增加了较大的困难。

(3)富矿少、贫矿多,部分矿种短缺

安徽省在大多金属矿产中贫矿较多,富矿少。如铁矿主要是贫铁矿,缺少高炉富矿;硫铁矿也是单一硫矿仅占一半,含硫35%的标矿也不到一半,其中I级品更不足10%;铜矿保有资源量和自有矿山产量不足,95%的铜矿资源依赖国内外购入。且省内短缺的矿种主要有石油、钾盐、铝土矿等。

(五)安徽省部分主要矿种调查分析

本次单矿种汇总中专门对各调查单位提交的煤、铁、铜、金四个主要矿种含有生产/停产(2XXX)矿山的大中型矿区调查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调查分析的矿区共计102个,为煤炭、铁、铜、金四个主要矿种含有生产/停产(2XXX)矿山的大中型矿区,其中煤炭矿区54个,铁矿区32个,铜矿区11个,金矿区5个。为统一判断标准,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项目办对矿区可能存在的问题预分为6类,作为国情调查承担单位评判参考:

①无需调整:本次调查数据与储量数据库完全一致;②不建议调整:本次调查数据与储量数据库略有差异,如数据保留精度等情况;③建议直接调整:本次调查数据与储量数据库差异较大,如储量库未真实体现年报数据、未及时更新核实报告数据等,且调查数据理由充分;④建议讨论调整:本次调查数据与储量数据库差异较大,如坐标转换误差造成矿区范围重叠、资源量变化较大等情况;⑤建议重新核实调整:本次调查数据与储量数据库差异大,如资源量发生重大变化、相邻矿区资源量平面重叠等情况;⑥其他:通过调查发现矿区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况。

调查单位对各调查矿区范围、资源量估算范围以及调查的资源量情况进行了列表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应调整意见建议,供矿政主管部门参考。归纳统计如下:

1   煤、铁、铜、金大中型矿区调整建议一览表

调整意见

无需调整

建议直接调整

建议讨论调整

建议重新核实

合计

煤炭

6

39

9

54

22

8

2

32

1

9

1

11

2

3

5

合计

9

73

18

2

102

由上表可见,通过本次调查,大部分矿区储量数据库数据依据较强,根据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完善即可,属“无需调整”或“建议直接调整”;一部分矿区储量数据库中矿区范围相重叠或资源量估算范围不套合或资源量变化较大,需进行专家研讨,根据矿区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调整以及如何调整;需重新进行资源储量核实的矿区仅有2个。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r8fuo56l3hp22\FileStorage\Temp\1705363729316.png

1   安徽省煤、铁、铜、金大中型矿区调整建议统计图

根据对安徽省煤、铁、铜、金大中型矿区调整建议的统计可见,调查矿区储量数据库可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直接调整或无需调整占比较大,体现了安徽省储量数据较完整,部分矿区因范围重叠或资源量数据不充分需进行讨论或重新核实,该两种类型占比约为20%左右。

(六)安徽省主要矿种调查统计分析

本次调查工作根据各市资源分布及区域位置,经过多轮的数据调查、现场督导、集中审查指导、专家验收、修改完善等流程,对各矿区调查成果逐个评审验收,形成全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数据库,并经全国项目办审查确认。

截至2020年底,安徽省调查矿区1595个,共计110个矿种,对各矿种累计查明资源储量和保有资源储量按资源类别进行了统计。其中调查重点为煤、铁、铜、金、钨、钼、锑、萤石、磷、方解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凹凸棒石粘土等14种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调查矿区1167个。主要分布在安徽省“两淮煤炭能源资源基地”“霍邱周集—吴集铁矿能源资源基地”“马鞍山白象山—高村铁矿能源资源基地”“庐江沙溪铜矿能源资源基地”“庐江泥河—罗河铁矿能源资源基地”“铜陵冬瓜山—铜官山铜矿能源资源基地”“安庆月山—朱冲铜矿能源资源基地”七大能源资源基地。

C:\Users\Administrator\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r8fuo56l3hp22\FileStorage\Temp\1705363838644.png

2   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矿区统计图

(七)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全面收集安徽省查明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成果,汇总分析各矿种的国情调查成果,重点突出煤、铁、铜、金、钨、钼、锑、萤石、磷、方解石、水泥用灰岩、玻璃用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凹凸棒石粘土等14种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以本次安徽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单矿区数据为基础,对安徽省重要优势矿产、战略性矿产调查成果单矿种进行统计,为全省调查成果分析以及全国调查数据汇总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

本次调查矿区覆盖了安徽省全部矿区,涉及范围广,任务量大,少数矿区资料缺失严重,致使调查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通过对重要矿种,尤其是大中型矿区的重点把控,调查结果基本符合我省实际,建议将本次调查成果融入全省自然资源“一张图”,统一管理和使用。建议将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工作与全省储量统计相统一,作为安徽省常态化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以更准确及时掌握安徽省矿产资源储量动态。

参考文献

[1]兰建国. 招远市金矿资源开发利用调查评价研究[J]. 现代矿业,2020,36(7):13-16.

[2]钟婉婷,刘增铁,尹福光,等. 中国西南部乌蒙山区矿产地信息数据集[J]. 中国地质,2018,45(z2):75-82,98-10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