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4
/ 3

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分析

李琴,潘秀玲

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东,清远,513300

【摘要】目的了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行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共有92例吞咽功能为3-5级患者,双盲法分组,即指导组、训练组,均有46例,前者行喂养指导,后者增加吞咽功能训练,研究调查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比较吞咽功能,评估营养状态,统计有效率,观察生活质量。结果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后,恢复到1-3级人数对比,训练组的1级和2级吞咽率高于指导组,训练组的3级率低于指导组,P<0.05。干预前检测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两者在训练组、指导组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检测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两者有差异,训练组高于指导组,P<0.05。有效率结果在训练组达到了95.65%,在指导组仅有78.26%,即训练组高,P<0.05。多维度评估生活质量后,结果在训练组高于指导组,有差异,P<0.05。结论: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效果好,可改善生活质量,恢复吞咽能力,调整营养状态,加快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吞咽功能训练;生活质量;吞咽障碍;有效率;喂养指导;脑卒中

脑卒中为脑血管病变,血管受到损伤后会影响血液供给量,有较为明显的神经损伤问题。国内老龄化问题无法避免,脑卒中发生率居高不下,此病遗留后遗症较多,有偏瘫、失语等,其中约有48.6%的群体会出现吞咽障碍[1]。该后遗症会增加吞咽难度,在食物吞咽过程中有较高呛咳率,若气管内误吸入食物,容易引发吸入性肺炎,危害性极大,且吞咽障碍下无法摄入足够营养物质,有多种患者伴随营养不良的情况[2-3]。既往在吞咽障碍出现后多予以患者喂养指导,介绍喂养注意事项,通过照顾者辅助让患者摄入食物,但未从根本解决问题,仍存在明显吞咽障碍,改善效果不佳[4]。吞咽功能训练近年被重视,经各训练措施能增强口腔吞咽肌肉能力,可防止肌群萎缩,帮助患者对吞咽中枢功能进行重塑,维持较高吞咽反射灵活度,继而达到调节吞咽障碍的效果[5]。基于此,研究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共有92例,调查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目的是了解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调查样本,共有92例,双盲法分组,即指导组、训练组,均有46例,研究调查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7月。指导组:病程区间10-42d,均数(26.37±2.95)d;30例男,16例女;32例缺血性,14例为出血性;年龄区间40-76岁,均数(58.42±2.71)岁。训练组:病程区间11-43d,均数(27.08±2.37)d;29例男,17例女;31例缺血性,15例为出血性;年龄区间41-77岁,均数(59.03±2.58)岁。资料比较,P>0.05。

纳入标准:①颅内检查后均为脑卒中;②均伴随吞咽障碍;③同意研究;④GCS结果超过8分;⑤委员会通过研究;⑥卒中资料完整;⑦吞咽功能评估后结果均为3-5级。

排除标准:①痴呆性病变者;②心血管病变者;③情感障碍者;④指导、训练不配合者;⑤其他因素造成的吞咽障碍。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前行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为3-5级,四级五级插胃管进行普食味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锻炼,一周后再行洼田饮水实验。

指导组:喂养指导,(1)食物选择:在吞咽障碍因素下食物需以流质位置,食物密度需维持在均匀状态,以易吞咽作为原则,食物中增加纤维素、蛋白质的配比,少量饮食中补充较多物质,喂养时需监测食物温度,适宜口腔即可。(2)喂养指导:在清醒状态下喂养,协助患者调整至半卧位,头部抬高幅度维持在40°, 保持微微前屈的姿势,若无法半卧,则取平卧位,头部需保持侧卧位,将汤匙送入舌前1/3的位置,并保持向后压的状态,促进舌运动,加快吞咽,适当补充白开水,进食后需休息0.5h,防止食物反流。

训练组:增加吞咽功能训练,(1)颊肌训练:维持坐位,两指保持指尖并拢的姿势,在患者脸颊位置予以刺激,让患者微笑,准备冰块,对患侧脸颊轻轻拍打。(2)味觉刺激:准备各种口味的食物,经棉签蘸取食物后送入患者舌尖、舌根等位置,对口腔各个位置实施刺激提升味觉敏感度。(3)触觉训练:准备棉签,让患者保持张口姿势,经棉签触及舌根咽后壁、软腭等位置,使各位置触觉敏感度得以提升。(4)冷刺激:准备棉签,对其实施冰冻处理,或蘸取冰水,放入到舌根咽后壁、软腭等位置,降低局部温度,达到冷刺激效果,同时保持空吞咽的状态,锻炼吞咽功能。(5)肌肉训练:①口腔吞咽肌训练:定位到甲状软骨后,经手对其上下摩擦,直至摩擦到下颌皮肤,推动舌肌前后运动,若有偏瘫情况,可在健侧舌根位置放入食物,经勺子背部对舌头轻轻按压,加快吞咽。②张口训练:多引导患者深呼吸,呼气时示范如何咳嗽,让患者咳嗽,可提升舌部闭锁能力,若有误吸情况,可将食物咳出。③舌运动训练:保持鼓腮姿势,双颊位置有较多气体后,轻轻吐气,吐气时舌头需向前方或者两侧伸直,准备干净的纱布,将舌头包裹住予以轻微牵拉,引导患者缩舌,并使舌尖对口腔各位置进行吮舔,提升舌肌功能。④口唇运动训练:准备镜子,面对镜子将嘴巴紧闭,若无法紧闭口唇,可予以辅助,锻炼口唇功能。

1.3观察指标

吞咽功能,参考方法为洼田饮水试验法,试验期间需准备30mL温水,如下:一次性将温水咽下,未呛咳,即1级;两次将温水饮下,未呛咳,即2级;一次将温水饮下,有呛咳,即3级;两次将温水饮下,有呛咳,即4级;无法咽下,呛咳严重,即5级。

营养状态,时间为干预前后,内容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上述指标检验均需通过肘静脉血实施。

有效率,(1)吞咽功能好转程度至少有90%,即显效。(2)吞咽功能好转程度达到50%-89%,即好转。(3)吞咽功能好转程度不足50%,即无效。

生活质量,参考方法为WHOQOL-100量表,评估期间需制定问卷,有环境、独立、社会、信仰等,还包括心理、生理等两个层面,均有100分,和吞咽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关系为正相关。

1.4统计学分析

SPSS26.0中,X²可检验吞咽功能等计数资料,t可检验营养状态等计量资料,前者以(n/%)表示,后者以()表示,P<0.05,有差异。

2.结果

2.1吞咽功能

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后,4-5级患者恢复到1-3级对比情况,训练组恢复到1级和2级吞咽率高于指导组,训练组恢复到3级率低于指导组,P<0.05。

表1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吞咽功能对比

组别(n=46)

1级(n/%)

2级(n/%)

3级(n/%)

训练组

9(19.57)

20(43.48)

17(36.96)

指导组

2(4.35)

8(17.39)

36(78.26)

5.0595

7.3929

16.0677

P

0.0245

0.0065

0.0000

2.2营养状态

干预前检测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两者在训练组、指导组间无差异,P>0.05。干预后检测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两者有差异,训练组高于指导组,P<0.05。

表2营养状态

组别(n=46)

白蛋白(g/L)

前白蛋白(g/L)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训练组

34.25±3.03

42.12±2.08

218.79±8.05

235.03±4.18

指导组

34.11±3.49

39.94±2.31

218.33±8.72

220.69±4.07

t

0.2054

4.7565

0.2629

16.6706

P

0.8377

0.0000

0.7932

0.0000

2.3有效率

有效率结果在训练组达到了95.65%,在指导组仅有78.26%,即训练组高,P<0.05。

表3有效率

组别(n=46)

无效(n/%)

好转(n/%)

显效(n/%)

有效率(n/%)

训练组

2(4.35)

19(41.30)

25(54.35)

44(95.65)

指导组

10(21.74)

17(36.96)

19(41.30)

36(78.26)

6.1333

P

0.0133

2.4生活质量

多维度评估生活质量后,结果在训练组高于指导组,有差异,P<0.05。

表4生活质量

组别(n=46)

环境(分)

独立(分)

社会(分)

信仰(分)

心理(分)

生理(分)

训练组

81.35±4.29

79.16±4.05

83.91±4.03

80.67±4.59

78.02±4.27

77.62±4.15

指导组

74.67±4.53

71.53±4.88

78.02±4.11

73.73±4.18

71.94±4.03

70.33±4.90

t

7.2617

8.1602

6.9401

7.5819

7.0232

7.699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脑卒中并发症多样,其中约有一半的群体会出现吞咽障碍,此类患者在摄食过程中无法从口腔将食物运动到胃部,有梗阻停滞的情况[6]。研究指出,脑卒中出现后会对舌下神经、舌咽神经等造成损伤和麻痹,有吞咽中枢系统损伤的情况,舌运动时间延迟,肌肉协调性下降即会造成吞咽障碍[7]。该疾病有饮食呛咳、吞咽困难等表现,其不良影响多样,导致吞咽障碍恢复质量欠佳。为改善吞咽功能,需为患者提供各项康复训练,既往多采用喂养指导,其内容有食物选择、喂养姿势、喂养注意事项等,在合适时机内为患者进食,可使吞咽难度大幅下降,咽喉位置也会受到一定刺激,吞咽反射机制下能改善吞咽功能[8-9]。但单纯喂养指导达到的效果欠佳,咽喉、舌头等位置的肌肉未受到足够的刺激,仍存在吞咽障碍。近年吞咽功能训练得到重视,经各项训练措施可提升肌肉功能,维持较高味觉敏感度,并能提升触觉功能,均能加快降低吞咽障碍程度,改善脑卒中预后[10]

在吞咽功能训练实施期间首先落实颊肌训练、味觉训练以及触觉训练等,上述内容可提升患者对味觉、触觉的感知能力,提升口腔系统敏感性,在接触到食物功能时能自动触发吞咽系统,加快食物的吞咽,纠正吞咽功能。冷刺激适应症广,经棉签予以口腔位置各肌肉冰刺激,可提升各肌肉的兴奋程度,维持较高协调性,推动舌肌吞咽[11-12]。经甲状软骨摩擦、勺子按压等措施可刺激到患者口腔吞咽肌,经张口训练可改善患者舌部闭锁能力,舌运动以及口唇运动则能大幅提升舌肌、口唇功能,使患者在吞咽中发挥自主能力

[13]。相关训练可提升肌群兴奋程度,避免肌肉萎缩等情况,帮助患者重塑吞咽系统,改善中枢功能,推动侧枝芽生,提升吞咽系统灵活性,让患者吞咽功能得以恢复。将喂养指导作为基础,辅以吞咽功能训练,可减少进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升肌群功能和协调性,使患者在进食期间高度配合,能推动吞咽障碍的恢复[14-15]

综上,喂养指导+吞咽功能训练有多重作用,可改善吞咽功能,纠正营养水平,提升生活质量,维持高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桂敏,余乐华. 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 当代临床医刊,2022,35(3):25-26.

[2] 林倩清,陈灵,何东梅,等. 本体感觉训练在早产儿功能性吞咽障碍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5):87-90.

[3] 潘维花,胡薇薇,宋裕如. 纤维鼻咽喉镜吞咽功能检查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摄食训练的指导价值[J]. 中国内镜杂志,2023,29(2):41-48.

[4] 郑丽云,张葳,张艳. 舌压抗阻反馈训练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肌力量及吞咽功能康复的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0):1829-1833.

[5] 杨顾思.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应用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8):86-88.

[6] 朵银莉,马玉荣. 间歇性鼻饲联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169-171.

[7] 赵芹. 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6):40-42.

[8] 邹艳贤,冯娜娜,朱贤旬,等. 自制冰棉签口腔护理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22,28(3):157-159.

[9] 彭莉群,甘璐,廖超华. 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构音障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J]. 中国民间疗法,2022,30(12):46-48.

[10] 王鸿雁,李偲,陈佳. 超低频rTMS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舌喉复合体移动度及吞咽功能的影响[J]. 中国医师杂志,2023,25(1):134-136.

[11] 窦智,肖凯龙,杨世喜,等.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治疗中肌电生物反馈训练联合呼吸肌训练对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2021,42(2):288-290.

[12] 李申. 吞咽镜像视频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真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23,39(12):2054-2057.

[13] 孙宜文,李冻冻,汤双双,等. 呼吸训练配合吞咽功能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1,29(17):76-79.

[14] 薛东霞,李瑾. 摄食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J]. 临床研究,2021,29(10):152-154.

[15] 吴霞. 腹式呼吸训练联合"肺功能深呼吸训练器"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21,12(14):11-13.



作者简介:李琴(1990年3月)女,汉族,籍贯:湖南岳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神经内科各疾病的护理,职务:护士长,科室: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