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常见三大“元凶”如何识别?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01
/ 2

呼吸道感染常见三大“元凶”如何识别?

王姜琳 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201800)

呼吸道感染是秋冬季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由于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众多,导致呼吸道感染表现多样、临床诊断难、治疗用药难。如何快速识别诊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能够积极指导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本文笔者带领大家认识近两年常见的三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1.呼吸道感染类型

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寄生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它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有鼻炎、咽炎与喉炎,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有气管炎、支气管炎及肺炎。

2.呼吸道感染病原微生物

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种类多样,不同病原体引起呼吸道感染可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也可具有相同的临床症状,而同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临床表现也可以不相同。上呼吸道感染简称感冒,狭义上又称普通感冒,约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等,另有20%-30%由细菌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若治疗不及时会向下发展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主要为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近两年,在新冠病毒感染的热潮渐退后,甲乙型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又迎来了“新一春”,此外,细菌感染不甘错过这波“热闹”,也前来助阵。尤其今年9月起,各大医院呼吸科、发热门诊、儿科门急诊均人满为患,一波感染未平,一波感染又起的病患常常屡见不鲜。让人深感头痛的问题是这几类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临床症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导致临床诊断难、用药难,此时若能尽早识别呼吸道感染这三大“元凶”-细菌、甲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无疑为早期精准用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赢得了时间。

3.细菌

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常见的如细菌性咽-扁桃体炎,患者通常表现为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充血;细菌感染也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如细菌性气管炎、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咳痰;单纯细菌感染较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相对较易识别,其辅助检查血常规报告通常较为典型,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尤其是中性粒细胞和占比升高(俗称白分),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但是血常规检查缺乏一定的特异性,有时需结合症状、体征与其他辅助检查。细菌性感染治疗主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4.甲乙型流感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俗称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患者通常表现为起病急,发热(甚至可达39-40℃)、肌肉疼痛、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而咽痛、鼻塞、流涕等局部症状轻微。流感辅助检查血常规往往表现为123标准:即中性粒细胞占比升高(1高),淋巴细胞数与占比减低(2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血小板数正常(3正常),123标准也就是一高两低三正常,此标准可帮助辅助诊断流感,但不符合该标准的不能完全排除。目前流感最为快速的诊断方法为免疫胶体金检测鼻咽拭子甲、乙型流感病毒-IgM抗体,结果阳性提示流感,结果阴性亦不能完全排除。流感治疗主要使用针对性强的奥司他韦。

5.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感染常引起支原体肺炎,其发病形式多样,多数患者表现为低热、乏力,少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恶心、肌肉疼痛等全身症状,患者呼吸道症状以干咳最为突出,常持续4周以上,多伴有明显咽痛,偶有胸痛、痰中带血。肺炎支原体感染初期或轻症感染时血常规与CRP诊断价值较低;肺炎支原体培养是诊断支原体肺炎的金标准,但因为肺炎支原体营养要求苛刻,培养需要特殊的培养基才能生长,此外,其培养需要较高的培养技巧,因而长期以来,肺炎支原体的分离培养在国内是一个较大的难题;目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诊断方法为免疫胶体金法测定全血或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结果阳性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肺炎支原体感染,此法适合快速筛查,结果也可出现假阳性,结果需结合临床与影像学特征综合分析。 目前临床治疗支原体肺炎最常用的药物为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6.未病先防,让病原体无机可乘

无论哪类疾病均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对于秋冬高发的呼吸道感染我们更应从治未病的角度进行预防,以下笔者给出一些秋冬养护建议:(1)接种疫苗:接种相关疫苗如流感疫苗。(2)作息规律:每天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3)健康饮食:饮食要保证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每天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4)环境卫生:注意室内温湿度适宜,室内空调不能开得过高,保持室内新鲜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注意不能长时间在通风口,避免受凉。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如在人员密集的地方,需佩戴好口罩,减少交叉感染情况。(5)个人卫生:勤洗手,可采用七步洗手法,此外可每日使用淡盐水漱口与灌洗鼻部,以防止病原体黏附。(6)摄入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清除痰液和病原体,是维持呼吸道健康的重要因素。(7)适当锻炼:每天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自身体质。(8)不鼓励药物预防:如需药物进行干预,需由医生提出个性化的保健预防的措施。

【作者简介】王姜琳(1984.2-),女,汉族,上海市人,大学本科学历,上海嘉定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主管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