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多元”支架,点亮“活动”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3

搭建“多元”支架,点亮“活动”课堂

余嘉烨

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贵玉小学 浙江省宁波市 321000

【摘要】如何立足儿童生活,用好法治专册,在课堂上令有机融合,是当前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难题。笔者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为例,借鉴深度学习的核心思想,无边界学习为支点为课堂教学搭建多元支架,实现课前的深度到课堂的深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深度学习 法治思维

一、缘起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是非常关键的。

六年级上册是一套法治教育专册,法治专册的出现和使用,一方面使孩子们有了系统接触并提高法治素养的路径,然而也给予了一线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巨大的挑战。当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往往存在浅层学习的问题,容易走入案例堆砌、偏离学生生活实际、照本宣科等误区,这与统编《道德与法治》高年级教材中,强调的弘扬法治精神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其次法治专册中设计了许多的法律专业知识与条文,有时我们往往会侧重于法律条文的讲解而遗漏了德性的落实,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青年教师,我们如何用好法治专册,在课堂上令“法”与“德”有机融合,将法的理念、精神贯穿到儿童日常生活中去,是当前法治教育专册教学中迫在眉睫的难题。

二、三思而后行:深度思考,寻找“支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师需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理清头绪,为有效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寻找“支架”,为落实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的课程目标做好深度思考。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新要求,“深度学习”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借鉴深度学习的概念与特点,我们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为例,做了如下思考:

(一)一思:学生已有的认知

有时候我们常常觉得上法治专册很难,一方面是内容,另一方面是气氛。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觉得内容难,对于老师的提问来不及反应,怕说错;好面子,羞表达,怕冷场。如何让孩子愿意说,敢于说?这是需要“支架”的。因此,我们以预学单为“支架”,抓准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孩子搭建起有“备”而说,有话“敢”说的脚手架。基于六年级孩子的学情,设计如下预学单:

图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第一课时预学单 

由以上预学单,经统计后发现,学生虽然在之前的学习中,对法律知识有一些了解,但对法律的概念和认识是比较片面和零散的,接触过的法律只能写出1—2条,很多学生听说过法律名称,但并不能将生活中的事件将法律联系在一起,更不具有法治意识,其实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二思:教材编排的方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摈弃了“道理+故事+行动要求”的机械原则,站在方便教学的立场,发挥生活事件的多样功能,力图使生活事件与教学活动设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但即使是精心编制的案例,也不完全适用于不同学校班级的具体真实生活。因此,我们应该思考教材编排的目的,从班级同学鲜活的实际生活入手,从学生角度来解读教材。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是《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法律是什么》是本课的第一个话题,通过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了解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与义务、体会纪律、道德和法律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2]教材在编排上,通过出游、就医等生活场景告诉我们,我们是生活在法律中的。因此笔者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了解法律就在我们儿童的身边,我们的生活时时、事事、处处都与法律有关。如何落实通过引导孩子去拍一拍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场景,为孩子搭建起教材与生活的“支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具体生活中发现法律。

(三)三思:教学素材的选择

《“接上童气”》一书中指出,我们应站在儿童立场,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教学,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和思考。[3]因此,从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我们应站在儿童立场上,多用贴近儿童生活内容的素材,多选取儿童感兴趣的真实生活案例。笔者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最后一环节中,通过“拍案说法”的情境,选择同学间打闹这样的常见校园事件为素材,以“拍案说法”的情境为支架,搭建起学生对话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从必须做转变为我愿意做。

三、谋定而后动:无边界学习,助力课堂

立足儿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扎根之处,营养之源。如何做到使德育与法治教育相融合,并最终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法治意识的形成,就要求教师改变学教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

“无边界学习”是指一种突破教材、课堂等既有局限,将课内外、校内外、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等加以有效统一,融为一体的学习。无边界视角下的思政课堂,通过模糊边界,柔化边界,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空间和平台的学习方式。联系课堂内外等的一切资源,为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架,架起从我要学到我想学,我爱学的桥梁。

(一):模糊边界,让学生动起来

陶行知主张把课程、学校放入到生活中、社会中,突破了学校、课程边界。但我们的无边界却不是完全打破课堂,而是根据某一话题,链接生活,模糊化生活与课堂的边界,不是没有边界,营造轻松平等的师生对话场域,通过趣味化形式,让学生“动”起来。

1.营造氛围,以玩促趣。

玩是儿童天性,游戏是让学生有效融入课堂的手段之一。由于学生对于法律印象通常比较严肃和遥远的,笔者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谈话节,便设计通过猜字活动,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孩子主动学习探究的“游乐园”,拉近法律和学生的距离,让学生的思考“动”起来。

第一步:汉字的前世今生,打开学生的话匣。

教师:这些字你认识吗?猜猜它们代表的是现在的什么字?

教师:出示“法”的古体字,说说和现在的法字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借说法,感受法律公正权威的形象。

教师:法”字中国古代写作“灋”。其中的“廌”是传说中远古时代的一种独角神兽,它生性正直,有着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你知道为什么要将独角兽设计进这所以法学为重点学科的大学吗?

小结:是的,自古以来,法律就代表着公正与权威。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法律。

2.唤醒表达,以奖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努力营造轻松、民主的的学习氛围,使用奖励机制是诱发学生表达兴趣的方法之一。笔者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的第一环节,便设计通过奖励徽章的活动,调动孩子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心“动”起来。

第一步:猜图导入,调动兴趣。

教师:你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照片,你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看这幅图。

教师:这就是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徽,这所以法学为重点学科的大学,曾经也是老师小时候梦想的学校,很多从那儿毕业的学生,都以曾经挂上校徽为荣。

第二步:对比照片,了解内涵

教师:其实这个校徽里还暗藏玄机,你看这两张图,你能发现他们之间的秘密吗?是的,西南政法大学的校徽,正是根据我们讲到的这个独角兽设计的。

第三步:徽章诱惑,激发欲望

    教师:老师也为大家私人订制了卡通版的“廌”,想得到吗?今天上课表现好的人,将跟老师共同分享。

(二):柔化边界,让课堂活起来

传统的学习方式通常是孩子们在教室里,听课、探究、练习,在柔化学习边界的无边界学识视角下,我们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多元。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时时、处处可以学习,学习突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柔化了学习边界。首先在课前预习单的完成上,笔者通过问卷星app进行针对性的学习与调查,并利用互联网后台生成统计大数据,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其次我们不仅仅是将学习的场所局限于课本,更可以是教室文化,例如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之前,教师早早以法律是什么为主题,让孩子们进行自主布置,这个过程也是学习,感悟的过程;另外还通过微信朋友圈这些交流平台,让孩子们秀一秀拍到的与法律有关的照片,并以时间线为线索,制作了《法律相伴我一生》的微课。

1.对话生活,内化意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生活为镜,可以纠谬误。因此,笔者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时,以“疫苗本”为话题,打通课堂与生活对接的通道,鹏鹏的一天也是他们的一天,通过与学生贴近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自信地走进课堂。“你们有像鹏鹏那样的疫苗接种本吗?仔细看看这一页,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指定时间,到指定的地点接种指定的疫苗?”让学生与生活对话,与教师对话,从中,教师抓住学生的困惑或矛盾进行指导,通过小博士引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帮助学生理解即便是疫苗接种这类看似普通的小事,也和法律息息相关,国家用法律的形式保护我们的权利,也规定着我们的义务。为下面的学习提供支点。

2.课堂演绎,深化思维

当儿童的认知已经建立,我们还需关注儿童未来的生活。自觉践行是道德与法治课,深化教学的要求和落脚点。通过柔化边界的方式,将课堂变为“拍案说法”栏目的拍摄现场,以真实的校园案例,引出教学话题。通过对同一话题的立体多维的探讨,从而达成培育具有遵法自觉意识的公民的实质目标。笔者在执教《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最后一个环节时,便设计通过“拍案说法”的活动,让孩子对校园打闹事件有了从接纳法治理念到愿意践行法治生活的行动上的转变。

第一步:话题讨论,了解法律的特殊性。

过渡:[出示打闹情境视频]。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完成比较单,想一想,说一说法律、纪律和道德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第二步:现身说法,感受法律与道德背后的精神共通点,培植法治意识

教师:其实,这件事可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我们学校的真实案例,我们采访了学生发展中心的姚老师,去看看这桩案件最终如何处理。

第三步:回望生活,学会用法治思维看待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其实这些小事在我们身边也并不少见,我们课前做过一份预学单,经过统计,我们班也存在着这些打打闹闹的行为,(基于课前app数据统计,班级有82%的同学都或多或少存在打闹行为)看饼图,提取信息。

教师:现在你对打闹的行为有什么新认识了吗?

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和探究不同的社会规则,理解法律的特殊性,六年级的学生能够对纪律、法律、道德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但比较模糊,他们欠缺的正是自我思辨的契机,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以“小明和小刚的纠纷”为切入点,本着让法律为学生服务的原则,让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生活事件中产生思考,进行辩论,融入法治思维,同时关注法治背后的道德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学科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走进儿童的生活,在课堂上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把握教材特点,活用生活素材,探索更优化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立足深度学习的理念,借助无边界学习视野,打破教材、课堂的局限,为学生搭建起“多元”的支架,让学习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双敏.《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深度学习研究综述》[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05/06):157

〔2〕人民教育出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德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用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接上童气: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研究/高德胜,章乐,唐燕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