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7
/ 2

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的分析与研究

梁潭彬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深圳市

摘要:饮用水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加快,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生态环境问题,其中水源地保护问题尤为突出。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供水;水源地保护;对策措施

饮用水是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饮用水供应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许多地区,饮用水水源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加强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对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期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一、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现状

(一)保护意识薄弱

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的难题。尽管我们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地域差异、分布不均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等因素,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废水排放、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各种因素导致水环境质量恶化。尽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但仍面临着治理效果不明显、治理成本高、监管不力等问题。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薄弱

水源地是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对其进行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然而,一些地区并未建立起适当的水源地管理机构,导致水源地保护工作无法开展和协调。在这些地区,缺乏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水源地保护相关的政策制定、规划建设、环境监测和治理工作,造成水源地保护工作的滞后和不统一。另外,水源地保护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支持配套设施建设、环境监测和治理措施等。然而,一些地区由于财政预算有限或优先考虑其他领域的投入,导致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经费供给不足。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持,会直接影响到水源地保护的实施和运行,阻碍了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推进。

(三)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在饮用水水源保护方面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缺乏专门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立。这导致了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保护和管理,尚未形成严格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这样的情况给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为了保障城市饮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供应,应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加监督和执法力度,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二、城市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的路径分析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保障饮水安全

首先,对饮用水水源进行水质监测是及时掌握水源地水质状况的途径。通过定期监测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如溶解氧、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可以了解水质的变化趋势和其中存在的问题。如果监测结果显示水质超过了相关标准或存在潜在风险,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和修复,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其次,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也可为制定水源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科学评估水源地的污染状况和水环境质量,明确污染源的类型和分布,为制定相应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例如,根据监测结果,可以确定是否需要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或禁止特定的活动,以保护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最后,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还能够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信心。通过定期发布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向公众提供水质信息和保护措施的有效沟通渠道,增强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的认知和信任。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同时也促使相关部门和企业更加重视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二)加大饮用水源环境执法力度

首先,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依法查处违法排污、非法采矿、违规建设等行为。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经营活动,对于违法行为要严厉惩处,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和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其次,建立完善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应急预案。针对饮用水水源可能发生的各类污染事故,建立科学、全面、配套的应急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处置流程和应急措施,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这包括应急救援队伍的组建和培训,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的储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以及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等。同时,加强对应急设施和应急物资的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如应急供水设备、应急监测设备等,用于应对突发污染事件。最后,定期组织饮用水安全突发事件的演练。通过定期组织突发事件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演练应包括模拟各类污染事故的发生,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应急响应和处置,并进行评估和改进。

(三)加强对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管理

一方面,推进区域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对于位于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的污染企业,应加强环境监管,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和引导这些企业进行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同时,监测和评估这些企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确保搬迁和关闭后对水资源环境的恢复和改善。另一方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建立污水收集、传输和处理系统。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将周边地区产生的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和处理,避免对水源地造成污染。加强运营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水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保障城市饮用水安全。

参考文献:

[1]许家军,谢金凤,姚捷微,等.粤北地区农村饮用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创新探讨:以乐昌市沙坪镇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20(17):107-108.

[2]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方案的通知[J].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18):11-25.

作者简介:梁潭彬1993年8月,男,汉族,广东惠州,本科,工作人员,生态环境管理与咨询(论文可从饮用水源保护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