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6
/ 2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研究与应用

李梣萌

淮阴师范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2006班

摘要: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研究了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和应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大单元教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并探讨了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大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应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初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往往是孤立的,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成为一个重要课题。而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

1大单元教学的概念和特点

1.1大单元教学的定义和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指将数学课程按照一定的主题或内容进行整合和组织,形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进行教学。它强调整体性、综合性和深入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整体结构,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本质。

1.2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大单元教学通过整合不同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提高数学的实际运用能力。大单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和证明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单元教学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大单元教学的设计原则

3.1 整体性原则:

在大单元教学中,整体性原则强调将各个知识点和概念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结构。教学活动应该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数学的整体框架和思维方式。通过整体性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关联和应用,避免将知识点孤立地看待。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共同点,帮助他们形成更深入的理解。例如,在教授代数的大单元中,教师可以将不同的代数概念(如方程、函数、变量等)进行整合,通过实际问题和情境,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学生可以通过综合性的任务和案例分析,将各个概念和技能整合起来,解决复杂的代数问题。

3.2 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要求大单元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地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教学活动应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难度和深度。通过渐进性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逐步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扎实理解和应用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逐步引导他们拓展和深化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几何的大单元中,教师可以从简单的几何形状开始,逐步引入更复杂的概念和定理。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践和推理,逐步理解和运用不同的几何概念,从简单的图形关系到复杂的证明过程。

3.3 学生中心原则:

学生中心原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差异化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学生中心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深入地参与学习过程,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任务,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责任感。例如,在教授统计学的大单元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调查和数据收集,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的数据分析和解释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合作讨论和数据展示,积极参与统计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判断能力。学生中心的教学还可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培养他们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开展学生展示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启发。

3大单元教学的实施策略

3.1 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关键的步骤。教师需要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确保它们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水平相匹配。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层面的目标,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认知层面,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数学思维过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些目标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知识点、技能要求和解决问题的情境来实现。在技能层面,教学目标可以涉及学生数学运算、推理和证明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逐步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包括计算准确性、逻辑推理能力和证明方法的运用。在情感层面,教学目标可以关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投入和积极性。

3.2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教师应以大单元主题为线索,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机组织和安排,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习脉络。

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和发现。通过引入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将不同的概念和技能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数学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应该从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先前知识和经验,逐步引导他们扩展和深化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挑战,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3.3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运用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讲授中可以融入互动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教师还可以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倾听他人的见解,扩展自己的思维和理解。此外,教师可以运用实验法和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探索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观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数学概念和原理,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探索精神。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通过阅读、研究和实践,深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这样的拓展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提升他们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和补充,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3.4 学生评价的方式和标准:

大单元教学的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超越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教师可以采用项目评价的方式,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的项目或任务,评价他们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这样的评价可以考察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作品展示是另一种评价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解题过程或解决方案,展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质量、深度和创意程度进行评价。此外,小组合作评价也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式。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或项目,评价可以基于小组的合作效果、贡献程度和沟通协作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结合定量和定性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质量、参与度、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发展情况,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提升空间,促进个体化的学习进步。通过综合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评价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我反思和目标制定的依据,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成长。

4结论:

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单元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更多地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然而,大单元教学的实施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效果与评价,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晓明,李娟娟,王小明. (2020). 大单元教学中的整体性原则研究. 数学教育研究,(2),45-52.
  2. 张伟,刘芳. (2019). 渐进性原则在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参考,(4),28-33.
  3. 杨磊,王丽华. (2018). 学生中心原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教育评论,(1),67-73.
  4. 黄小红,李明. (2017). 大单元教学中整体性、渐进性和学生中心原则的综合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月刊,(6),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