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审美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城市再塑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2-24
/ 2

城市文化审美与公共艺术设计的城市再塑性

宁静

烟台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城市文化审美是关于城市环境与空间中,美学价值的追求与体现,它凝聚了城市精神面貌、历史积淀与生活方式。在城市发展中,这种审美不仅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而且通过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强了市民的归属感与自豪感,进而促进了社会和谐及经济繁荣。公共艺术设计将艺术作品融入公共空间,不仅为市民日常生活增添美学享受,还能催化社区互动,激发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思考。其在城市再塑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桥梁,助力城市空间转型与文化再生。本文研究目标在于深入分析城市文化审美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以及公共艺术设计如何作为促进城市再塑性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城市文化审美;公共艺术设计;城市再塑性

一、城市文化审美

城市是多样化文化表现的熔炉,它们以各自独特的面貌展现出地域、历史与社会进程的印记。城市个性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上,而且彰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户外空间的文化审美中。城市文化审美的演变不单是艺术和设计的美学追求,更是一个地区文化表征与社会身份的体现,它与城市个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作用。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文化基因,这些元素如同一幅活生生的画卷,绘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例如,巴黎的浪漫、纽约的现代、京都的传统等标签,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一个注解,也是一种复杂多样文化审美的体现。城市个性与文化审美的相互作用在于,一方面,城市个性通过艺术作品、建筑设计和市政规划等形态具体化,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审美。另一方面,不断演进的文化审美反过来又细化并提升了城市个性。这两者在相互影响中共同进步,一起定义了城市的面貌和形象。城市户外空间作为公民活动的舞台,是文化审美趋势变化的直接体现。近年来,环保、可持续性、居民参与性已成为城市户外空间规划的重要考量标准。我们见证了更多以可回收材料为特色的艺术装置,以及充满活力的公共艺术项目和街头艺术兴起。这些都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美感,也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此外,户外空间的多功能性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比如将广场改造成可举办音乐会、市集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二、公共艺术设计分析

1、公共艺术在城市环境中的设计原则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视觉效果,更是城市文化和集体身份的重要标示。一件成功的公共艺术作品应该遵循以下设计原则,使其真正融入公众生活,成为城市的脉动所在。首先,公共性原则要求公共艺术要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普遍性,它应服务于所有人,不分年龄、性别、种族或社会背景。艺术不应只为特定群体服务,而应促进不同群体在艺术体验中的交流与理解。例如,一个城市广场上的喷泉雕塑,既是儿童戏水的乐园,也可能是老年人休憩的场所,其公共性凸显在它为不同人群提供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他们共同的话题和记忆。其次是可达性原则,它关注公众如何接触、参与艺术。设施或作品应当兼顾身体障碍者的共享需求,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完善。而在心理层面上,艺术作品的主题和展现手法要足够生动和引人入胜,以引起市民的主动探索和参与兴趣。当代性原则强调公共艺术设计需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映当前社会的文化背景,更要触及时下热点和民众关切。借助当代科技,如使用增强现实(AR)技术,能够让传统雕塑活起来,提供交互式体验;或利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艺术品,体现环保意识,使现代文化价值观在作品中体现出来。整合性原则要求公共艺术设计要与城市环境整体协调,它应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历史文脉相结合。艺术作品的风格和色彩要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形成一道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比如,将某城市历史建筑的元素融入现代雕塑作品中,能够使观者在新颖中感受历史的回响。持久性原则则关注作品长久的生命周期管理。公共艺术设计应选用耐候、易维护的材料,以适应户外环境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同时,设计应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更新能力,以适应城市及其居民需求的演变。互动性原则鼓励设计鼓励公众参与、互动,通过设置可参与的项目或艺术活动,如临时互动装置、公共艺术节等,增加公众的互动乐趣。像是通过投影与触摸技术让市民参与创作光影墙画,或者是社区壁画项目,让居民亲自握笔涂鸦,使艺术成为连接个人与社区的纽带。

2、公共艺术项目对城市再塑性的贡献

公共艺术,不单是城市风景线上的陪衬,它是城市再塑的重要媒介,用视觉的冲击力加速社区的再生。这些作品超越传统的装饰功能,成为了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其空前的影响力改善公共空间,振兴社区氛围。在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公共艺术项目充当了新的城市语言,促成了城市面貌与公共空间用途的转变。公共艺术涌现的关键驱动力源自其能力,去刺激和引导社会对公共空间新使用方式的探索。它是经济再生的触媒,被有意识地安置于摩天大楼的阴影下,或是落寞街角的闲置空地上,以此唤醒市民对周遭环境的新认知。造园式的艺术装置和街头互动式雕塑,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它们邀请人们停留、互动甚至是进行创作,从而将静态的空间转换为充满活力的社交现场。举例来说,许多城市通过兴修艺术街区,将废弃厂房改造为艺术工作室、展示空间或活动现场,这种更新利用不但保留了城市记忆,也创造了新的文化核心和创意经济。在艺术的牵引下,这些区域变得更具活力,吸引游客,鼓励居民回流,催生了新的经济与文化繁荣。艺术不仅重塑了物理空间,还参与了社会精神面貌的塑造。公共艺术以它特有的视角和表现手法,丰富了城市的文化语汇,激发了公众对城市生活更深层次的思考。某些作品对社会议题的回应甚至能够刺激公众讨论,提升市民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城市再塑性探讨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一直在不断演变和重塑自身的文化面貌。其中,公共艺术作为影响城市文化和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改变城市气质、引导文化转型上发挥着日益凸显的作用。这篇文章将探讨公共艺术如何影响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和社区再生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艺术与城市空间互动的可持续性。首先,公共艺术作为引导城市文化转型的催化剂,透过其直观的视觉语言传递文化信息和价值观,提供公众共鸣和思考的平台。艺术在公共空间的出现,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商业广告和政府标语的沟通方式,它以更自由、更富创造力的形式与市民互动,塑造着城市文化的新面貌。举例来说,如果一座城市欲推动绿色生活理念,那么一些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共艺术装置,如利用太阳能或再生材料制作的艺术灯光展览,便能有效地唤起公众对于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思考。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和社区再生中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城市规划中,借助公共艺术项目的实施,原本荒废和边缘化的区域可被转化为集休闲、娱乐、社交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新空间。这些艺术项目通常与社区居民的参与紧密结合,有时是由居民共同策划和实施,如街区墙绘项目等,这样的过程不仅美化了环境,更加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培养了居民的归属感。经过艺术再生的区域,其经济活力也因吸引了游客和新业态而得到提升。然而,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互动关系的可持续性无疑是挑战之一。要保证公共艺术的持续影响,不仅要考虑艺术本身的耐久性,还要确保艺术作品能够在不断演变的城市环境中保持其相关性和吸引力。艺术不应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城市以及居民的需求和反馈适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例如,某些动态装置艺术可根据季节或特殊事件更换主题表现,保持艺术的生机和时效。此外,艺术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需要城市规划者的长远眼光和投资,以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支持。艺术项目的落地不应仅从审美角度出发,更应关注其在社会文化维度上的价值,比如提升公共空间的可用性,以及激发社区经济的潜力。

参考文献:

[1] 现代性精神困境与生态审美救赎[J]. 李怡璇.昆明学院学报,2022(01)

[2]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性研究[J]. 蒋逸凡.普洱学院学报,2021(01)

作者简介:宁静(1995.8—),女,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职务:烟台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师,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