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塘镇中心卫生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探析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院内血常规检验人员100例,2023年1月-12月,电脑随机系统抽选下,对照组50例采取末梢血检验,研究组50例采取静脉血检验,对两组检验指标结果对比与分析。结果:研究组MCHC、PLT结果相对高于对照组,而WBC、RBC、HB、MCV结果则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与HCT结果对比,则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结论:临床中血常规检验,选择静脉血检验所具检出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一定支持。
关键词:血常规检验;静脉血检验;末梢血检验;检出结果
血液常规分析是一种关键的临床诊断工具。它通过定量和定性评估多项血液参数,包括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计数,以及红细胞形态学和分布,提供了关于患者健康状况和治疗效果的重要信息。因此,采用标准化的血液采集技术对于获得可靠的检测结果至关重要。在日常临床操作中,血液样本通常通过静脉抽血和末梢血液采样方法获得[1]。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院内血常规检验人员100例,2023年1月-12月,电脑随机系统抽选下;对照组50例,男性有27例,女性有23例,年龄(45.25±1.22)岁;研究组50例,男性有24例,女性有26例,年龄(42.31±1.09)岁;患者基础资料对比结果,具有可比性P> 0.05。患者提供相关研究文件。
1.2研究方法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共50名受试者进行了末梢血采集。具体操作为:受试者于早晨空腹状态下,从左手食指或无名指的侧内面进行血液采样,选择左手是出于其较低的使用频率,从而降低穿刺部位的感染概率。此外,采样部位选在手指侧面,以减少与外界物体接触的风险。每位受试者采集约40μL血液。相对地,研究组的50名受试者在相同条件下,通过肘部正中静脉进行静脉血采集,同样抽取40μL血液。采集后的血液样本被立即置入真空采血管,并添加稀释液以进行彻底稀释。接着,经稀释的血样被转移到抗凝管中,随后利用血液分析仪进行常规血液检验。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整个过程严格按照血液分析仪使用说明书进行,并由两名操作人员共同完成。
1.3研究指标
对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1.0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其中计数资料表示为(%),检验为x²计算;计量资料表示为(x±s),检验为t计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中,研究组MCHC、PLT结果相对高于对照组,而WBC、RBC、HB、MCV结果则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与HCT结果对比,则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表1两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情况调查表(x±s)
项目 | MCHC(g/L) | PLT(X1012/L) | WBC(X1012/L) | RBC(X1012/L) | HB(g/L) | MCV(fL) | MCH(pg) | HCT(%) |
研究组(n=50) | 321.254±33.12 | 257.45±70.35 | 4.78±2.23 | 3.57±1.12 | 95.56±14.23 | 81.45±5.12 | 26.25±8.45 | 0.51±0.21 |
对照组(n=50) | 275.46±20.12 | 219.21±70.19 | 6.82±2.46 | 4.89±0.92 | 112.52±14.13 | 88.52±7.12 | 27.45±8.13 | 0.53±0.19 |
t值 | 7.5628 | 3.0526 | 3.6692 | 5.2652 | 5.5682 | 5.4628 | 0.5152 | 0.06652 |
p值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P>0.05 |
3.讨论
通常,人体内在的再生能力可能掩盖了早期疾病的显著症状。血液学检验能够显现出细胞计数的变化,从而有助于早期发现如贫血、病毒性感染及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血液循环对于维持代谢平衡和生理稳态至关重要,血液参数的异常可能指示组织和器官功能的障碍,或者由这些障碍引起[3]。白细胞(WBC)是主要的免疫防御细胞,其计数(成人正常范围为(4-10)×10^9/L)能够反映免疫系统的活动状态。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明感染或免疫抑制,而高于正常范围则可能表示炎症或血液病变。血红蛋白(HGB)是评估贫血的关键参数,其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暗示贫血的存在,但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类别。血小板(PLT)在止血和维持血管完整性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为血管内皮细胞提供支持,低血小板计数可能暗示造血功能障碍[4]。红细胞(RBC)在体内氧气传输中扮演关键角色,其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对于贫血的诊断和严重程度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医疗技术和仪器的发展不断提升,血液分析的准确性仍受到采血技术及部位的影响。末梢血液采样,主要源自毛细血管,可能因采血点挤压导致与组织液混合,进而稀释血样并影响白细胞的完整性及计数。相较于静脉血,末梢血采集过程较长,增加了微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可能降低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相对来说,静脉血液检验的结果更接近于生理正常值,而末梢血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5]。例如,在低温环境下,身体为减少热量散失而使末梢毛细血管收缩,可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和出血难度增加。因此,末梢血检验可能无法全面反映血液循环的真实状态。与手臂其他部位相比,肘窝区皮肤敏感度较低,因此在此处采血时患者感受到的痛感较轻,对情绪影响较小。血液分析仪检测需要较大量的血液样本,末梢血采集可能需多次重复,增加病人的痛苦。而静脉血采集量较大,可一次完成采集,且准确性更高
[6]。结果显示,研究组MCHC、PLT结果相对高于对照组,而WBC、RBC、HB、MCV结果则相对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CH与HCT结果对比,则并无统计学差异存在(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血常规检验,选择静脉血检验所具检出价值较高,可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一定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永强.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比较分析[J]. 中外医疗, 2021, 40 (05): 187-189.
[2]邱双成, 黄少兴, 曾耀.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末梢血检验与静脉血检验的结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 (12): 92-94.
[3]龙泉. 静脉血与末梢血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J]. 名医, 2020, (03): 118.
[4]张丽君. 血常规检验中进行静脉血检验与末梢血检验的结果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 (30): 48-49.
[5]付淑华. 120例血常规静脉血与末梢血检验结果的对比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17 (26): 146-147.
[6]刘景珍. 分析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 2019, 11 (08): 50+52.